11月15日,國元證券發佈公告:會議表決通過將國元元贏四個月定期開放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管理人變更爲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議案,該議案標誌着“國元元贏四個月定期開放債券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正式轉型爲“長盛元贏四個月定期開放型證券投資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該事項是市場首例債券型大集合產品變更管理人而來的公募基金產品,也是繼去年9月,方正證券變更參公大集合產品的管理人至旗下控股公募基金子公司方正富邦基金後,第二例大集合產品變更管理人的案例。有業內人士指出,該事項在當前券商參公大集合轉型的背景下,爲債券型產品到期後變更註冊提供了參考範例。
首例債券產品
11月15日,國元證券發佈了《國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國元元贏四個月定期開放債券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份額持有人大會表決結果暨決議生效的公告》。該公告稱,會議表決通過了將國元元贏四個月定期開放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管理人變更爲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盛基金”)的議案,標誌着“國元元贏四個月定期開放債券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正式轉型爲“長盛元贏四個月定期開放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長盛元贏四個月”)。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長盛元贏四個月的誕生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它不僅是市場首例債券型大集合產品變更管理人而來的公募基金產品,也成爲市場第二例大集合產品變更管理人的案例。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市場共有190只存量大集合產品,其中債券型大集合產品91只,佔比接近半數,國元元贏四個月成功完成管理人變更,爲後續其他債券型產品到期後變更註冊提供了參考範例。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產品合同,對於旗下無控股公募基金公司的證券公司而言,旗下大集合產品變更管理人需召開持有人會議審議通過,由持有人會議權益登記日集合計劃總份額的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以上集合計劃份額的持有人蔘加,並經參加持有人大會的集合計劃份額持有人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通過方可進行管理人變更。
根據公告,“參加本次集合計劃份額持有人大會表決的集合計劃份額持有人或其代理人所持有的集合計劃份額共計約4.66億份,佔權益登記日集合計劃總份額的67.72%,其中同意票所代表的集合計劃份額約爲4.40億份,佔參加本次大會表決的集合計劃份額持有人或其代理人所持集合計劃份額的94.30%”。
“新”產品做哪些調整?
在變更管理人之餘,長盛元贏四個月在投資策略上進行了優化調整,其主動投資信用債評級範圍由“AA及以上”提升爲“AA+及以上”,進一步提升了投資標的的安全性。產品基金經理擬由經驗豐富的張建擔任,同時,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也進行了調整,由“中債新綜合財富(1-3年)指數收益率*85%+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5%”調整爲“中債綜合指數(全價)收益率”。爲提升客戶體驗,產品管理費率將由“0.50%”調整至“0.30%”,託管費率由“0.15%”調整至“0.10%”,同時新增銷售服務費“0.15%”。
此外,長盛基金表示,爲保護投資者利益,長盛元贏四個月將在正式成立前安排不少於5個交易日的贖回選擇期,以供產品持有人做出選擇。
據海通證券和產品季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長盛元贏四個月前身國元元贏四個月定期開放債券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自成立以來回報爲12.36%,近兩年同類排名136/774(產品類型:準債債券型)。
將成參公大集合“轉型”主流路徑
“國元證券是長盛基金的股東之一,轉給旗下的基金公司在情理之中,據我所知有好幾家也要這樣做了。”某券商人士對記者表示。
2021年底,券商大集合產品全面開啓公募化改造。參公大集合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公募基金,僅是參考公募基金運作的公募化產品。按規定,參公大集合須在三年內轉爲公募基金,由有公募牌照的管理人運作。
根據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統計, 截至2024年9月30日,參公集合產品189只。管理基金資產淨值3553.02億元,管理份額規模3425.58億份。其中,股票基金34.16億元、混合基金240.08億元、債券基金827.89億元、貨幣市場基金2431.53億元、QDII基金3.24億元、基金中基金(FOF)16.12億元。
這些產品的合同期限原則上不超過3年。若產品到期後,券商或資管子公司仍未獲得公募基金牌照,需在延長存續期限、清盤或變更管理人中選擇其一。
去年9月,方正證券曾變更參公大集合產品的管理人至旗下控股公募基金子公司方正富邦基金,開闢了業內參公大集合產品變更管理人的先河。
今年的9月份,天風六個月滾動持有的存續期屆滿3年。天風資管決定,將該集合計劃改造爲私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符合私募資產管理計劃適當性要求的投資者可選擇將天風六個月滾動持有的集合計劃份額轉換爲私募資產管理計劃份額。
此外,多隻產品在面臨到期之時以延期處理,據Wind數據統計,僅11月內就有包括信達豐睿六個月持有期債券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在內的5只相關產品公告延期。
有公募人士表示,參公大集合產品集體延期是爲後續換管理人爭取更多的緩衝時間,根據合同約定,大多數大集合產品換管理人需要開持有人大會,週期較長。“延長產品的存續期限一方面能夠減輕管理壓力,保障相關轉型過渡的操作平穩進行;另一方面有助於避免產品清盤可能導致的客戶流失和資管規模大幅下降。”該人士表示,“更換管理人預計將成爲參公大集合產品轉型的主流路徑”。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