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兒網未説明韓國轉機需要簽證導致未成年人無法登機,客服:無法賠償,投訴幾次都一樣

5D調查
2024-12-03

  近日,《5D調查》在黑貓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戶端】發現,有消費者投訴去哪兒網存在售後服務欠缺問題。

  瀋陽的韓先生投訴稱,他通過去哪兒網給自己孩子(15歲未成年學生)購買11月30惠靈頓-奧克蘭-首爾-瀋陽的機票。惠靈頓-奧克蘭-首爾的行程航司爲新西蘭航空公司,首爾-瀋陽的機票航司爲南方航空公司。在抵達奧克蘭機場時,孩子卻被告知需聯程機票或韓國有效簽證,否則無法登機。韓先生表示,孩子有合法新西蘭簽證,之前也有過從國內去往奧克蘭在首爾轉機的經歷,同時在購買機票的時候,去哪兒網曾提示不需要過境籤,並且奧克蘭當地機場稱此機票也不是聯程機票。

  在孩子無法登機後,與去哪兒網客服通了電話,建議客服與航司工作人員交涉,客服以不懂英文爲由沒有與航司人員第一時間溝通,稱懂英文的人今天沒上班。韓先生稱,“那時候本想着懂英文的客服上班之後跟新西蘭航司這邊交涉,但是拖到飛機起飛也沒人聯繫我。孩子一個人在機場,情緒非常不好,家長很着急。”

  隨後,去哪兒網客服建議韓先生給孩子買時間最近的航班回國,稱後續查明如果是去哪兒網的責任,平臺會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韓先生又花費9461元給孩子買了全價奧克蘭-廣州-瀋陽的機票。

  據韓先生反映,去哪兒網客服開始態度也挺好,但是後來回覆表示按他們瞭解的情況,孩子可以登機,不是機票的問題,無法考證無法登機原因。“拋開後續9000多塊錢的機票問題,前面的機票也沒給出說法。這要是成年人在外面住兩天也沒問題,但是孩子獨立在外面家長都擔心。去哪兒也沒第一時間給說法,後續也沒有積極溝通,都是我在主動溝通。孩子要是能登機我爲啥非得花高價買其他機票回國,還讓孩子在機場滯留十幾個小時。”

  後續韓先生搜索發現,類似投訴有很多,並且這個機票現在也還在賣。“我在溝通中也建議去哪兒網別賣這個機票了,但是他們也不理睬。這麼無視消費者,我不理解爲啥要這樣做生意,太坑人了。”

  對此,《5D調查》致去哪兒網客服了解情況。客服在瞭解情況後回覆稱,“對於韓先生反饋的情況,我們也做了很大爭取,但是沒有相應的補償方案,因爲這不是屬於我們平臺的原因。就算乘機人多次反饋,但是處理方案是一致的,並不會因爲多次聯繫和投訴就有不同的處理結果。”

  同時,去哪兒網客服表示,惠靈頓-奧克蘭-首爾是聯程機票,在同一個訂單中,而首爾-瀋陽是另外的訂單,不屬於聯程,屬於國內機票。

  那麼,聯程機票爲何被拒載?客服回答稱,拒載的原因需要根據當地機場的規則,並且拒載可以要求提供拒載證明。並且客服也曾聯繫過大使館,詢問乘機人有新西蘭永久簽證,韓國轉機是否需要過境籤?三段航程不是同一家航空公司是否有影響?大使館說跟機票沒有關係,具體原因要看拒載證明。客服進一步表示,有了拒載證明平臺就可以去和代理方做爭取,具體退多少以代理審覈爲準。沒有證明想退票就要按照銷售規則退票,規則規定航後時間不可退票不可退稅。

  針對拒載證明,韓先生表示,去哪兒網確實曾經要求提供拒載證明,但是孩子登機牌都沒領到是事實,如果能正常登機爲什麼要高價購買轉機廣州回國的機票呢。

  此外,被問及是否提供英文溝通,去哪兒網客服表示,平臺無法和當地機場進行聯繫,只能和航空公司工作人員或者第三方代理進行溝通,處理訂單事件僅能聯繫到第三方合作方渠道。“如果客人已經在機場,電話已經和去哪兒網的工作人員聯繫上了,請求幫助,我們也可以協助進行英文交涉。”

  針對韓先生反饋“會英文的工作人員當天不上班”的情況,客服解釋道,“一線工作人員不會英文,英文溝通需要轉入特殊節點,懂英文的有另外一個小組。電話接通時無法及時轉接,需要進行業務分配根據排序進行處理,再回電給航司進行溝通。”

  《5D調查》搜索黑貓投訴發現,有不少和韓先生孩子有類似經歷的消費者。4月9日,有消費者投訴自己在去哪兒網所購買的大阪-北京機票需經首爾轉機,購買過程中未標註需要韓國過境簽證,導致出行當日無法正常登機,只能自費重新購票。後續溝通中去哪兒網客服明確去哪兒網承擔全部責任,但就賠償方案未能達成一致。

  還有消費者2023年5月7日投訴表示,自己在去哪兒APP購買的墨西哥城-上海的聯程航班,沒有需要過境籤的說明。但是在值機時被機場人員告知無韓國簽證無法登機,去哪兒網客服稱可以先幫忙退票,消費者自行重新買其他航班回國並可承擔相應的賠償。但在消費者回國後聯繫去哪兒網客服,客服卻推諉扯皮不承擔責任。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昂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