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迄今爲止歐洲最大的電力出口國,法國的政治困境可能演變成歐洲能源市場的危機。
根據路透社專欄作家Gavin Maguire的說法,法國政府週三垮臺可能對歐洲能源市場產生深遠影響,並導致該地區電力成本飆升。以下爲他的分析。
能源數據服務機構energy-charts.info的數據顯示,法國是迄今爲止歐洲最大的電力出口國,約佔2024年淨電力出口的60%。
法國是迄今爲止歐洲最大的電力出口國
今年創紀錄的法國電力出口爲鄰國提供了關鍵的廉價清潔電力供應,而該地區仍然受到高能源成本、經濟增長疲軟和政治混亂的困擾。
但法國自身的政治動盪現在讓人質疑該國是否能夠維持其高水平的電力生產和出口。
法國電力集團(EDF)與該國的政治體系密切相關,該公司在負債約100億美元后於2022年被政府接管。
EDF運營着該國的核電機組,供應法國約70%的電力,因此被視爲對該國至關重要。
然而,該公司的鉅額債務只會增加政府自身不斷增長的債務負擔,這是政府崩潰背後的一個主要因素。
作爲一家國有實體,EDF可以以優惠利率獲得資金,就在上個月,政府還計劃向EDF提供無息貸款,以支付新反應堆的建設成本。
另一方面,能源部門也被視爲政府資金的潛在來源,即將卸任的總理米歇爾·巴尼耶(Michel Barnier)在被罷免前幾天不得不放棄對電力供應徵收新稅的提案。
由此產生的電力真空現在給整個能源生產和分配行業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因爲EDF仍然需要定期和大規模的投資,以維持該國老化的核電站和電網。
法國核能發電的成本相對較低,使該國的電價遠低於鄰國,並有機會將剩餘電力出口到相互關聯的市場。
根據LSEG的數據,2024年迄今爲止,法國的批發電價平均比德國和荷蘭低25%左右,比意大利低45%。
歐洲主要國家的批發電價
這種成本差異促使法國電力貿易商以可觀的利潤出口過剩的供應。
然而,任何與預算紛爭相關的發電量被迫削減,都可能導致法國電力出口迅速減少。
沒有其他國家能夠以如此低的成本取代法國的電力供應。
根據energy-charts.info的數據,在2024年的前11個月,法國向鄰國出口了近84太瓦時(TWh)的電力。
這一出口總額比2023年同期增長85%,是自2015年以來同期的最高記錄。
根據LSEG的數據,法國龐大的核電站(歐洲最大的核電站)一直是這些出口的主要驅動力,其核能發電量從2023年的水平攀升了約12%,到2024年達到三年高點。
同時水力發電量躍升31%至十多年來的最高水平,這也爲法國的發電和出口提供了動力。
法國的核電和水電產量在2024年創下多年新高
然而,該國的核能和水力發電都已經接近歷史產出水平的上限,因此曠日持久的政治僵局或資金削減都將使其面臨減少的風險。
德國和意大利是歐洲最大的兩個電力進口國,如果法國電力供應減少,德國和意大利將受到最顯著的影響。
這兩個國家都有大型天然氣發電廠網絡,自2022年以來,這些網絡一直受到俄羅斯天然氣供應下降的沉重打擊。
近年來,德國和意大利加大了液化天然氣(LNG)的進口,以試圖恢復國內能源生產。
但與管道供應相比,進口液化天然氣的成本急劇上升,這意味着依賴天然氣發電或作爲原料的行業成本飆升。
這些飆升的成本推動了能源消耗電氣化的加速,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增加了電力進口。
到目前爲止,法國已經能夠提供大部分國家所需的電力,並幫助控制了該地區的電力成本。
但是,如果法國的電力系統因即將到來的政治衝突而失去動力,其他國家的電力進口商可能會面臨可用供應下降和電力成本飆升的問題,這可能會引發新的區域能源危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