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叫好的《我是刑警》,如何“硬”控觀眾與金主?

藍鯨財經
2024-12-10

作者|溫度紀 何惜金 

“服裝是灰舊的,鏡頭是手搖的,我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這麼硬核的刑偵劇了。”厭倦了千篇一律的調色濾鏡,00後丁辰劇荒已久,最近卻被《我是刑警》硬控,熬夜一口氣炫了前四集。

叔圈頂流於和偉、富大龍主演,劇集故事取材於全國各地三十多年來發生的諸多重大案件,丁辰順勢安利給了父母,沒想到爸媽追得比自己還上頭。

而社交媒體平臺上,各個年齡層的觀衆也對劇情發展討論得熱火朝天。從第一個大案“西山礦搶劫殺人案”到被戲稱爲“打地道偷黃豆“的鶴崗盜糧案,案件節奏緊湊,嚴絲合縫,羣像式刻畫,即便配角也能讓觀衆共情。

劇情播至中段,愛奇藝站內熱度值破萬,這也是愛奇藝首部熱度破萬的刑偵劇。社交媒體上,《我是刑警》口碑和數據持續走高,微博開分9.1,豆瓣開分7.8,全網熱搜超過850個。這部難得一見的“粗糙”質感的刑偵大劇成了年底的破圈之作。觀衆全員上桌,vivo、度小滿、戰馬、飛鶴,還有赫力昂、廣藥、健民等藥企,茅臺、毛鋪等酒企踊躍投放。

誰說年輕人只愛小甜水,中老年只能靠《重案六組》懷舊?來源於現實的生命力,擊穿年齡層,直透每一個觀衆心底。有質感的好劇,吸引着觀衆和金主爸爸雙向奔赴。

細膩打磨的粗顆粒質感,拯救濾鏡受害者

90後花穗是個深度刑偵劇迷,從《重案六組》《案發現場》再到美劇《識骨尋蹤》系列,她都刷過N遍。

“已經很久沒有看到有生活感的電視劇了。”質感粗糲的《我是刑警》讓花穗找回了蹲在電視機前看《重案六組》的感覺。

硬控觀衆的關鍵,在於夠真。

破案過程寫實,24k的硬核刑偵。沒有福爾摩斯式的偵探,在監控、指紋、DNA技術都不完善的90年代,破案靠的是法醫、痕檢、刑警的集體智慧。

案件陷入僵局怎麼辦?只有一次次回到案發現場,鎖定關鍵證據。痕檢專家尋找蛛絲馬跡,從彈道痕跡,作出推斷,驗證猜想;法醫專家給屍體“洗澡”,刮開焦皮,發現線索;一線刑警挨家挨戶,摸排勘察。反覆交叉比對,才終於確定真兇。嚴謹細緻,紮紮實實,甚至連卷尺進行彈道模擬的細節都進行了真實考究。劇集製作的誠意和認真不言而喻。

而這種真實感的觀劇體驗,靠的就是淋漓盡致的細節。手持搖鏡的紀錄片跟拍方式,讓這部劇乍一看很糙,但仔細咂摸回味,就會發現到處都是驚喜。

和以往刑偵劇的類型敘事傾向不同,《我是刑警》平鋪直敘,沒有任何炫技。

紮根在現實之中,角色自然長出了豐滿的血肉。羣像式刻畫,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獨特魅力。

愣頭青秦川敢想敢幹,正義熱血,一路探案一路成長,職場老油條胡兵,刀子嘴豆腐心,看似保守,實際顧全大局。起初觀衆恨得牙癢癢,可看到他也會爲抓罪犯拼命時,還是會溼了眼眶。

多樣立體的人物,共同構成基層民警的真實面貌,劇集所傳遞的正義的信念和堅守,自然隨人物命運的起起伏伏,深入人心,產生共鳴。

觀衆喜歡品質好劇,對能融入劇集場景的廣告,自然也會愛屋及烏。追劇上頭,甚至還會主動在彈幕上打出“此處該有廣子”。比如,看到民警們爲了搜尋職業罪犯的蹤跡,整夜翻看城市監控視頻時,觀衆心疼壞了,積極地在彈幕上呼喚眼藥水品牌“海露”。

可見,自然地將產品融入場景,品牌一樣能收穫觀衆的歡心,在劇迷們的“牽線搭橋”下,海露執行力非常之高,不到兩天就敲定了合作,甚至有熱心的劇迷結合案件走向,爲海露提供了定製的廣告詞。

金主爸爸追捧,悄悄和觀衆走心

作爲觀衆,唐鈺厭煩的並非廣告,而是生硬植入破壞了追劇體驗。“有時劇情進展到了關鍵時刻,突然插入了一段和整部劇畫風完全不搭的廣告,讓人瞬間出戲。”

聰明的金主爸爸們,格局打開,學會和觀衆一起玩。品牌結合劇情和人物,定製創意十足的中插廣告。

《我是刑警》的演員趙陽,此前在《沉默的真相》《警察榮譽》中扮演的警察形象,破圈火上熱搜。熱血形象深入人心,也與度小滿對建立品牌安全、值得信賴的形象訴求一致。原生感十足的廣告,觀衆在共情劇中角色時,很容易移情品牌,產生認同,悄悄被“偷心”,“資金週轉,就找度小滿。”已經魔性入腦。

《我是刑警》開篇就是春節,熱鬧溫馨的家族聚會場景,一下子喚醒了觀衆的集體記憶。彈幕上,有人忍不住回憶“我們小時候就這樣”,也有人懷念起這個氛圍,忍不住期待“好想過年”、“馬上就要過年了”。

藉助這個場景,“五糧春”這類白酒品牌走入消費者的視野,無聲地提醒着消費者“選我”。就這樣,在不打擾觀看體驗的情況下,將自己與溫馨聚餐、歡樂過節聯繫在一起,完成了對心智的佔領。

藉助劇中場景,除了能自然地爲節慶營銷預熱,品牌主也一樣能完成對品牌形象的塑造。比如,當主角辦案陷入困境,需要應酬協調時,“毛鋪酒”的定製溫馨提示,成了觀衆的嘴替。一句“多尋線索早破案,少喝一點爲健康”,說出觀衆心聲,狠狠拉了一波好感度。

情緒濃度越高,品牌記憶度就越高,全情投入,更容易佔領消費者心智。而作爲用戶的唐鈺,之所以喜歡叔圈演員,就是希望演技派能夠出圈。追捧優質劇集的金主爸爸,讓創作者們獲得回報,繼續優質內容再生產,實現正向循環。

手握稀缺、多元大劇的愛奇藝:觀衆長情,品牌長銷

對於降本增效的大環境來說,營銷界的普遍問題是,究竟選擇怎樣的內容投放,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投放費用花得夠值。

出圈大劇是首選。因爲出圈意味着更多的曝光度和話題度,品牌在合作共創方面也有了更多玩法與可能。同樣,劇集的長尾效應,能夠爲品牌帶去更持久的曝光和轉化,讓品牌長銷。

然而一部長劇如何才能夠出圈?回望歷年的破圈作品,不難發現:一是題材稀缺、內容有厚度、能喚醒大衆共情;二是受衆足夠廣泛。

2024年清華大學發佈的《中國劇集創新發展與審美多元化研究報告》顯示,社會性、現實感、共情力、向善向美、詩意表達和電影感,已經成爲平臺和觀衆的新共識。

無論是之前的《人世間》《狂飆》,還是今年的《南來北往》和《追風者》,這些都是取材現實,有溫度和厚度的作品。《我是刑警》紮根於現實,演繹三十五年刑偵工作的發展和變遷。聽上去題材宏大、氣勢磅礴,但選擇的視角卻是普通基層刑警。他們的悲歡離合,最能夠讓觀衆有代入感,各個年齡層的觀衆都能夠找到共鳴。

作爲一部紀實刑偵大劇,它不僅吸引了年輕的懸疑劇受衆,同時還吸引了從80、90年代走過來的中老年。跨越年齡圈層,不同品牌都能在這裏找到適合自己的受衆。比如,在投放《我是刑警》的酒類品牌中,推出“0糖”啤酒的哈爾濱啤酒,既能尋求到與品牌調性一致的大劇,又能擊中全年齡“飲友”,將健康觀念輸送人心。

“每個案子有每個案子的氣味”,每個平臺也都有每個平臺的風格。

現實主義和懸疑劇集一直以來都是愛奇藝的王牌,歷來成績不俗,底氣十足。愛奇藝規模上億的付費用戶羣體,也爲優質劇集通過口碑發酵、迅速出圈,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環境。

稀缺題材真實質感,上億付費用戶底盤,《我是刑警》自然破圈吸睛,也形成了金主熱血集結一部劇拼創意的名場面,商業與內容共生,期待影視行業推出更多貼近生活、充滿時代感的作品,爲觀衆帶來優質的內容體驗。

注:本文人物均爲化名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