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經濟”升溫,播客能否持續破圈前行?

中國金融信息網
2024-12-12

轉自:新華社

新華財經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12日從上海喜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獲悉,今年以來喜馬拉雅平臺播客收聽量持續保持30%的增速,是其增長最快的賽道之一。

一段時間以來,隨着互聯網媒介的多元發展,播客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中國網絡視聽協會音頻工委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文播客節目數量比2021年增長6倍。隨着“耳朵經濟”升溫,原本小衆的播客正逐步走向大衆。

播客產業有什麼特點?行業面臨哪些機遇挑戰?未來能否持續破圈前行?

用戶數量增加 播客從小衆走向大衆

播客,指的是一種通過互聯網傳播的分集數字音頻作品。打開喜馬拉雅、荔枝等音頻平臺,人們可以看到人文科技、商業財經、奇聞軼事等多種類型的播客內容,任何願意分享知識和經驗的人都可以在網上發佈播客內容,成爲主播。

“播客就像是‘耳朵裏的朋友’,陪伴性很強。”26歲的孫先生是北京的一名上班族,幾乎每天都會在上下班的地鐵上花三四十分鐘聽播客,“自我成長”“行業信息分享”是他主要收聽的內容。

《菠蘿油子》是一檔專注於動漫領域的知識陪伴型播客節目,已更新超200期,全網粉絲累計達30萬。該節目主播黃先生說,播客的核心優勢在於能夠深入探討話題,聽衆黏性強,往往會與節目產生共鳴,並願意與主播建立更緊密的聯繫。

中國網絡視聽協會數據顯示,播客聽衆以一線城市及新一線城市人羣爲主,在職員工和學生是主力。

今年1月喜馬拉雅發佈的《2023喜馬拉雅中文播客生態報告》數據顯示,喜馬拉雅平臺中文播客聽衆數超過2.2億。

荔枝App業務負責人賀景說,2024年,荔枝App播客品類主播入駐人數提升30%,用戶對單個主播的內容復購率達到80%,用戶的互動率提高20%以上。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播客的完播率很高,有超過四成聽衆把播客作爲背景音,主打陪伴功能。”中國網絡視聽協會音頻工委會祕書長許金波說。

播客內容多元,創作者類型豐富,正在加速商業化。“付費播客、播客廣告、品牌播客等成爲主要的商業化路徑。根據我們的調查,2024年有近百個品牌與播客平臺進行商務合作,投放近千檔播客節目,品牌對播客內容的投放增長達74%。”許金波說。

行業多元發展 機遇與挑戰並存

“耳朵經濟”的發展,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也爲內容創作者和相關企業提供了新的機會。

許金波說,音頻平臺加大對播客的扶持力度,舉辦活動、提供流量扶持和現金激勵等,吸引了更多創作者加入播客生態,同時一些非音頻平臺也開放音頻功能,擴大了播客的影響力和覆蓋面。

近幾年,隨着行業的多元化發展,播客行業的盈利模式也變得更加多樣化。賀景表示,講故事類播客主要通過故事內容來獲得收入,訪談類播客則可以加入口播廣告和定製廣告節目,知識類播客主要通過建立知識付費社羣創收。

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成爲播客行業新的發展方向。中國傳媒大學人工智能系副教授陶竹林介紹,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幫助創作者更精準地進行個性化內容生成,一些音頻平臺也引入了AI模型,能夠通過優化算法讓播客內容更精準觸達播客用戶。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目前仍存在一些制約播客行業發展的因素。

業內人士表示,播客的內容付費模式還不夠成熟,一方面是品牌投放的積極性可進一步挖掘,另一方面是用戶的付費習慣仍需培育。上海喜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屠琤說,提高用戶的付費意願,根本在於洞悉用戶的真正需求,爲用戶提供真正有價值的優質內容。

同時,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也給播客領域的版權保護帶來挑戰。“播客平臺、創作者和技術提供商之間,可以基於相關法律和行業標準,通過緊密合作實現版權的合理使用。”陶竹林說。

持續破圈前行 呼喚內容創新和商業拓展

受訪者建議探索更多元的商業化路徑,讓播客創作者通過優質內容獲得收入。許金波認爲,要鼓勵創作者不斷創新和優化內容,推出更多具有個性化、差異化的播客節目,進一步完善和推廣播客的內容付費模式,探索更多的商業化路徑。

“未來,荔枝的主要發展方向是扶持通俗內容,並推出更多適合廣泛用戶羣體的內容。”賀景表示,荔枝將持續拓展用戶圈層,推廣大衆化內容,以吸引更多用戶。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史安斌表示,播客覆蓋羣體和市場規模應進一步擴大。抓住播客的上升趨勢,打造“爆款”出圈,通過多種敘事形態播客的創新嘗試,推動多主體入局,鞏固聽衆羣體,打造聽衆社區。

一些從業者認爲,推動跨平臺合作是播客的未來發展方向之一。加強與其他平臺的合作,如社交媒體、視頻平臺等,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有助於擴大播客的影響力和覆蓋面。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視聽傳播系主任高貴武說,播客爲聽衆帶來的不只是陪伴,也構築着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未來,在聲音景觀、聲音療愈等各個應用場景方面應該還有很大的空間。

編輯:幸驪莎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