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生物安全法案》首次提出,國內以藥明係爲代表的CXO企業的海外業務不確定性增強,股價整體波動較大。
美國部分議員試圖利用NDAA快速通道,讓《生物安全法案》在NDAA的框架下快速成爲美國法律。
然而,12月7日美國參衆兩院軍事委員會公佈的2025財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最終協議文本顯示,生物安全法案未被列入其中。
美國生物安全法稱,美國立法者正在考慮對法案進行更改,妥協版內容包括增加對相關公司行政審查環節,而非自動禁止生物製藥公司與中國公司合作。
受此消息提振,藥明系整體高開,藥明生物一度大漲13%,藥明康德一度漲12%,CRO板塊集體上漲。
摩根士丹利對此表示,NDAA沒有生物安全法案或任何藥明系的名字,對藥明系和其他具有海外收入敞口的中國CRO/CDMO公司來說是一個積極的進展。法案預計將在未來數週內進行最終投票。鑑於年底前生物安全法案以任何方式通過的窗口很窄,相信其成爲法案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大摩指出,至於訂單趨勢和2025財年的指引,將是板塊接下來需要關注的催化劑。
民生證券也指出,生物安全法未納入美國剎那醫院2025NDAA,夾帶立法途徑失效,單獨立法方面H.R.8333將進入參議院程序,2024年參議院工作日僅剩6周,後續需關注參議院排期和投票進程。
醫療戰略諮詢公司LatitudeHealth創始人趙衡表示,“《生物安全法案》單獨立法陷入停滯,主要還是美國生物醫藥產業界的反對聲音太大,加入祖父條款(增加豁免期),以及近期提出的‘引入對相關公司的行政審查環節’都說明美國兩黨對具體內容和路徑存在分歧。”
“但毋庸置疑的是,美國國會對於立法的目標是一致的,明年《生物安全法案》大概率會捲土重來。”趙衡補充道。
傑富瑞表示,考慮到估值吸引力和投資者的低倉位,目前是重新審視中國CDMO公司的關鍵節點,該機構重申藥明生物爲“首選買入”。
信達證券認爲,在美國生物安全法案未被列入NDAA的事件催化下,CXO板塊有望迎來新一輪的估值修復。此外,2025年醫藥板塊整體有望迎來業績修復,一方面得益於醫保支付端存在邊際改善趨勢,另一方面是因爲2024年醫藥板塊的低基數效應。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