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繪
出品:洞察IPO
上交所
ShangHai
深交所
ShenZhen
新 股 上 市
12月2日-12月8日,上交所科創板有1家公司上市;深交所創業板有1家公司上市。
1. 佳馳科技:國內主要的電磁功能材料與結構(簡稱EMMS)提供商。上市首日收漲151.11%,截至12月9日收報64.75元/股,較發行價27.08元/股漲139.11%,市值約259億元。
1. 英思特:主要從事稀土永磁材料應用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上市首日收漲347.23%,截至12月9日收報76.18元/股,較發行價22.36元/股漲240.70%,市值約88億元。
通過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
12月2日-12月8日,上交所主板有1家公司過會;深交所無公司過會。
1. 天有爲:主要從事汽車儀表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服務,主要產品包括電子式組合儀表、全液晶組合儀表、雙聯屏儀表及其他汽車電子產品與服務。
遞交上市申請
12月2日-12月8日,上交所、深交所均無公司遞交上市申請。
終止上市審覈
12月2日-12月8日,上交所科創板有2家公司終止上市審覈;深交所創業板有3家公司終止上市審覈。
1. 飛仕得:主營業務爲功率系統核心部件及功率半導體檢測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並提供相關技術服務,其中,功率系統核心部件產品包括功率器件驅動器、功率模組,功率半導體檢測設備產品包括功率半導體實驗室檢測設備等。
2. 長光衛星:專注於商業航天領域,是國內第一家集衛星研發製造、運營管理和遙感信息服務於一體的全產業鏈商業遙感衛星公司。
1. 海譜潤斯:主要從事於OLED蒸鍍材料技術研發、生產、銷售和提純服務。產品和服務包括有機材料業務,爲光提取材料和功能材料(電子功能材料、空穴功能材料、發光功能材料)的銷售,以及對客戶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機蒸鍍回收料進行提純服務;及無機材料業務,包括陰極蒸鍍材料和晶體封裝材料的銷售。
2. 筠誠和瑞:服務三農環保領域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主營業務包括環保工程、環保裝備研發與製造、環保項目運營以及有機肥生產與銷售,綜合服務於農牧業生產與農村生活廢棄物的無害化、減量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3. 科峯股份:以有機硅應用材料爲主業,專業從事紡織印染助劑、納米液體分散染料及其他有機硅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產品主要包括嵌段硅油、氨基硅油等後整理助劑、前處理助劑、染色印花助劑、納米液體分散染料和六甲基二硅氧烷等。
港交所
Hong Kong
新 股 上 市
12月2日-12月8日,港交所有2家公司上市。
1. 重塑能源:氫能科技企業,專注於氫燃料電池系統、氫能裝備及相關零部件的設計、開發、製造和銷售,並提供滿足客戶需求的氫燃料電池工程開發服務。上市首日收漲0.07%,截至12月9日收報142.00港元/股,較發行價147.00港元/股跌3.40%,市值約122億港元。
2. 多點數智:爲本地零售業提供基於雲端的一站式端到端的數字零售SaaS平臺。上市首日收跌54.32%,截至12月9日收報7.60港元/股,較發行價30.21港元/股跌74.84%,市值約67億港元。
新 股 招 股
12月2日-12月8日,港交所有1家新股招股。
1. 毛戈平:中國高端美妝集團,旗下有兩大美妝品牌:旗艦品牌MAOGEPING和至愛終生。
通過上市聆訊
12月2日-12月8日,港交所有3家公司通過聆訊。
1. 草姬控股:立足香港的多元化保健品及美容與護膚品供應商。於最後可行日期,合共經營八個自有品牌,分別爲草姬(Herbs);ZINO;正統(Classic);梅屋(Umeya);男補(Energie);男極(Men’s INFiNiTY);綠康營(Regal Green);恩寵(Herbs Pet)。
2. 小菜園:中國大衆便民中式餐飲市場直營連鎖餐廳。
3. 佑駕創新:中國智能駕駛及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爲駕駛體驗的關鍵環節提供包括領航、泊車和艙內功能在內的解決方案。
遞交上市申請
12月2日-12月8日,港交所有5家公司遞交上市申請。
1. 撥康視雲:臨牀階段眼科生物科技公司。
2. 銀諾醫藥:亞洲第一家及全球第三家將原研人源長效胰高血糖素樣肽-1 (GLP-1)受體激動劑推進到註冊審批階段的公司。
3. 賽目科技:專注於智能網聯汽車(ICV)仿真測試技術的科技公司,主要從事ICV仿真測試產品的設計及研發並提供相關測試、驗證和評價解決方案。
4. 泰德醫藥:提供從早期發現、臨牀前研究及臨牀開發以至商業化生產的全週期服務。
5. 布魯可:中國最大及領先的拼搭角色類玩具企業。
撥康視雲於12月2日披露招股書
擬登陸港交所主板
12月2日,Cloudbreak Pharma Inc.(以下簡稱“撥康視雲”)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主板IPO上市,瑞銀集團、建銀國際、華泰國際爲其聯席保薦人。
撥康視雲是一家臨牀階段眼科生物科技公司,致力於開發各種療法。撥康視雲的管線包括兩款核心產品(CBT-001及CBT-009),均爲自主開發。
核心產品CBT-001適用於治療翼狀胬肉(一種良性增生性眼表疾病),撥康視雲分別於2022年6月及2023年9月在美國及中國啓動第3期多地區臨牀試驗。核心產品CBT-009用於治療青少年近視(5至19歲兒童及青少年近視),於2023年1月完成第1/2期臨牀試驗,並於2024年7月向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提交研究新藥申請。
撥康視雲擁有其他兩個臨牀階段候選藥物CBT-006及CBT-004,及四款臨牀前階段候選藥物CBT-007、CBT-199、CBT-145以及CBT-011。
招股書顯示,本次發行募集的資金撥康視雲將用於核心產品CBT-001的持續臨牀研發活動(包括研發人員及研發活動的成本及開支),以及註冊備案及獲批後研究所需資金;持續臨牀研發活動,包括研發人員及研發活動的成本及開支,以及核心產品CBT-009的註冊備案的所需資金;生產設施及商業化活動所需資金;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具體募資金額未披露。
財務數據方面,撥康視雲僅於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分別產生其他收入68.8萬美元、47.1萬美元及88.0萬美元;2021年-2023年及2024年1-6月淨利潤分別爲-3539.8萬美元、-6683.8萬美元、-1.29億美元及-5211.1萬美元。
撥康視雲在招股書中披露的風險因素主要包括:候選藥物不利的臨牀試驗結果、延遲或未能取得監管批准或未能成功商業化可能會延遲或以其他方式損害公司產生收益的能力及嚴重損害公司前景;公司自成立以來及於整個往績記錄期產生淨虧損,可能於不久將來繼續產生虧損,且可能無法實現或維持盈利能力;於整個往績記錄期,公司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爲負數,可能需要大量額外資金用於藥物開發計劃及商業化工作,而該等資金可能無法以可接受條款獲得或根公司於往績記錄期錄得流動負債淨額,使公司面臨流動資金風險,且該狀況可能於發行後持續或再次出現;候選藥物的市場機會可能小於公司預期,原因包括現有多種預防方法及治療方案,可能導致若干候選藥物即使商業化最終亦無法獲取利潤等。
撥康視雲曾於2023年11月30日、2024年5月31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目前均已失效。
銀諾醫藥於12月3日披露招股書
擬登陸港交所主板
12月3日,廣州銀諾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諾醫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主板IPO上市,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爲其聯席保薦人。
銀諾醫藥是亞洲第一家及全球第三家將原研人源長效胰高血糖素樣肽-1 (GLP-1)受體激動劑推進到註冊審批階段的公司。核心產品依蘇帕格魯肽α(商品名:怡諾輕)即將進入商業化階段。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研究及開發治療糖尿病和其他代謝性疾病的創新療法。
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銀諾醫藥已建立一條管線,包括依蘇帕格魯肽α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T2D)的單藥療法及與二甲雙胍的聯合用藥,其BLA均已獲NMPA受理;依蘇帕格魯肽α用於治療肥胖和超重,公司正在中國就此進行IIa期臨牀試驗並預期於2024年底取得主要終點結果;依蘇帕格魯肽α用於治療代謝功能障礙相關性脂肪性肝炎(MASH),公司已就此獲得FDA IND批准以展開IIa期試驗,並將在美國及中國啓動一項MASH多中心臨牀試驗;及五款具有前景或處於臨牀前階段且進入IND待啓動階段的候選藥物。
招股書顯示,本次發行募集的資金銀諾醫藥將用於正在進行及計劃中的臨牀試驗以及核心產品依蘇帕格魯肽α的計劃商業上市和生產;爲其他選定候選藥物的臨牀前及計劃中的早期臨牀研究提供資金;補充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具體募資金額未披露。
財務數據方面,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6月,銀諾醫藥分別產生其他收入2262.0萬元、1684.9萬元及1210.4萬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爲-3.01億元、-7.33億元及-7527.5萬元。
銀諾醫藥在招股書中披露的風險因素主要包括:公司未來幾年的業務、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及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依蘇帕格魯肽α的成功批准及商業化;公司或無法按計劃充分實現依蘇帕格魯肽α及實現對其他治療領域的臨牀開發;公司可能無法發現或開發新的候選藥物,或爲候選藥物發現更多的治療機會;公司在推出及營銷候選藥物方面的經驗有限;公司並無大規模商業化生產生物製藥產品的經驗;自成立以來,公司蒙受了重大經營虧損,於未來幾年預計將會繼續產生經營虧損等。
賽目科技於12月4日披露招股書
擬登陸港交所主板
12月4日,北京賽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目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主板IPO上市,光銀國際爲其獨家保薦人。
賽目科技是一家專注於智能網聯汽車(ICV)仿真測試技術的科技公司,主要從事ICV仿真測試產品的設計及研發並提供相關測試、驗證和評價解決方案。ICV指配備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制動器及其他裝置,整合先進的通信及網絡技術。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3年的收入計,賽目科技是中國ICV測試、驗證和評價解決方案行業的最大市場參與者,市場份額約爲5.3%,而按2023年的收入計,是中國ICV仿真測試軟件及平臺市場的最大市場參與者,市場份額約爲5.9%。
於2018年,賽目科技自主研發並商業化推出ICV仿真測試、驗證和評價工具鏈Sim Pro。於2021年6月,Sim Pro通過國際標準ISO 26262項下的ASIL D功能安全認證。於2021年,其自主研發用於ICV的FuSa及SOTIF分析工具Safety Pro,Safety Pro於2023年7月獲得ISO 26262 TCL 2認證。
招股書顯示,本次發行募集的資金賽目科技將用於持續研發投資,以提升技術能力及提升關鍵技術的競爭力;地域擴張及營銷產品及服務;一般企業用途及補充營運資金,具體募資金額未披露。
財務數據方面,2021年-2023年,賽目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07億元、1.45億元、1.76億元,2022年、2023年營收增幅分別爲35.99%、20.85%;淨利潤分別爲3757.1萬元、4868.6萬元、5343.1萬元,2022年、2023年淨利增幅分別爲29.58%、9.75%。
2024年1-6月,賽目科技的營業收入爲5556.0萬元,營收同比增加156.90%;淨利潤爲-459.9萬元。
賽目科技在招股書中披露的風險因素主要包括:ICV行業以及ICV測試、驗證和評價解決方案行業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且可能會出現無法預見的變化及不確定性;公司通常按項目及非經常性基準向客戶提供產品及服務,因此不時面臨業務不確定性及收入及毛利率波動的風險;公司面臨與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相關的信貸風險;公司的項目的招投標程序可能不會成功,公司的業務和財務狀況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於往績記錄期間,公司的大部分收入來自數量有限的客戶,且可能於往績記錄期間後繼續面臨客戶集中風險等。
賽目科技曾於2022年12月30日、2023年10月31日、2024年5月29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目前均已失效。
泰德醫藥於12月6日披露招股書
擬登陸港交所主板
12月6日,泰德醫藥(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德醫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主板IPO上市,摩根士丹利、中信證券爲其聯席保薦人。
泰德醫藥提供從早期發現、臨牀前研究及臨牀開發以至商業化生產的全週期服務。主要提供CRO服務,即多肽NCE發現合成;及CDMO,即多肽CMC開發以及商業化生產。公司服務主要專注於向客戶提供API,而非藥品。然後,公司的客戶會將API與輔料混合,形成藥品的最終劑型,並確定適當的劑型、給藥途徑及配方,然後將最終藥品用於其臨牀試驗或商業銷售。
泰德醫藥已在超過50個國家建立穩定的客戶關係和服務足跡,其中包括中國、美國、日本、歐洲、韓國及澳大利亞等主要市場。爲客戶提供符合全球主要市場監管規定的多肽類藥物開發、生產、CMC申報支持服務。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就2023年銷售收入而言,泰德醫藥是全球第三大專注於多肽的CRDMO,佔1.5%的市場份額。
招股書顯示,本次發行募集的資金泰德醫藥將用於在美國及中國建設設施(包括羅克林園區、錢塘園區及醫藥港小鎮園區)以進一步擴大服務能力及產能;擴張中國的產能,除錢塘園區及醫藥港小鎮園區外,計劃於未來兩至三年內在中國建設或收購主要擬用作生產GLP-1的新生產園區;在歐洲更多地區建立銷售及售後服務網點,以豐富海外業務及擴大客戶羣;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具體募資金額未披露。
財務數據方面,2021年-2023年,泰德醫藥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82億元、3.51億元、3.37億元,2022年、2023年營收增幅分別爲24.35%、-4.01%;淨利潤分別爲8027.8萬元、5398.0萬元、4890.5萬元,2022年、2023年淨利增幅分別爲-32.76%、-9.40%。
2024年1-6月,泰德醫藥的營業收入爲1.97億元,營收同比增加21.23%;淨利潤爲5056.7萬元,同比增加110.43%。
泰德醫藥在招股書中披露的風險因素主要包括:客戶開支或需求減少可能對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及前景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公司可能無法成功開發、增強、適應或獲取新技術;公司可能無法有效開發及推銷新服務,這可能會損害公司的增長機會及前景;公司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並可能無法有效競爭,這可能導致價格下調壓力或對公司服務需求下降;持續增長的GLP-1市場吸引更多參與者進軍市場,CRDMO市場內GLP-1產品的競爭可能加劇;倘未能實施擴張計劃以按計劃提升產能或倘該計劃未能實現預期利益,公司的業務及前景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響等。
泰德醫藥曾於2024年5月31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目前已失效。
布魯可於12月8日披露招股書
擬登陸港交所主板
12月8日,布魯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布魯可”)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主板IPO上市,高盛、華泰國際爲其聯席保薦人。
布魯可是中國拼搭角色類玩具的領導者。通過500多個的專利佈局,原創IP能力,和與約50個知名IP的合作關係,聚焦爲消費者提供好而不貴的廣泛拼搭角色類玩具產品並取得了快速成長。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布魯可是中國最大及領先的拼搭角色類玩具企業,於2023年實現約人民幣18億元GMV。於2023年,按GMV計,布魯可在中國拼搭角色類玩具細分市場及中國拼搭類玩具市場的市場份額分別爲30.3%及7.4%。
招股書顯示,本次發行募集的資金布魯可將用於增強產品設計及開發相關的研發能力;投資核心生產資源和專注拼搭角色類玩具的自有規模化工廠;進一步豐富IP矩陣;銷售和營銷活動,尤其是內容驅動的營銷活動,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產品的受歡迎度;營運資金和其他一般企業用途,具體募資金額未披露。
財務數據方面,2021年-2023年,布魯可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30億元、3.26億元、8.77億元,2022年、2023年營收增幅分別爲-1.27%、169.27%;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爲-3.56億元、-2.25億元、7288.2萬元。
2024年1-6月,布魯可的營業收入爲10.46億元,營收同比增加237.55%;經調整淨利潤爲2.92億元。
布魯可在招股書中披露的風險因素主要包括:對公司產品的需求受到不斷變化的社會及經濟環境及日益變化的消費者偏好的影響,亦受到公司設計及開發滿足有關偏好產品的能力的影響;公司過往錄得淨虧損,且可能無法維持增長或實現盈利;公司IP矩陣中現有IP的受歡迎程度可能會降低,而公司可能無法成功獲取、開發或商業化新的IP;公司可能無法以有利條款獲得、維持或續約IP授權,公司的IP版權方或授權方可能無法維持及保護其IP;公司的競爭力部分取決於獲得、維持及保護關鍵知識產權的能力等。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及截至2024年1-6月,布魯可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基於奧特曼IP的產品銷售,分別佔收入的63.5%及57.4%。於2021年,布魯可與IP授權方訂立授權協議,以獲得開發及銷售奧特曼IP產品的權利,並自此一直維持良好關係。此可見在屆滿日期前,布魯可在中國的奧特曼IP授權獲延續至2027年。但公司無法保證公司將總能以有利條款續約授權,或根本無法續約有關授權。
布魯可曾於2024年5月17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目前已失效。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