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F業績首尾相差超30個百分點。
隨着權益資產回報提升,FOF產品業績持續回暖。對於已經連續虧損兩年之久的FOF類型產品,逐漸走出業績沉淪泥潭,迎來曙光。
“經歷長達兩年之久的至暗時刻,國內FOF投資漸入佳境,除了業績表現企穩之外,投研團隊逐漸成熟、穩定,投資策略不斷豐富、完善。”近日,多位FOF基金經理及基金研究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FOF產品年內業績首尾相差超30個百分點,業績墊底的FOF產品年內虧損超12%。梳理背後原因,在FOF投資中,投資管理人仍需警惕極端持倉和頻繁調倉造成的業績波動。
FOF投資漸入佳境
FOF投資走出至暗時刻,迎來曙光。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6日,全市場500只FOF基金的年內平均回報爲3.98%,年內盈利基金產品佔比超九成,超半數基金產品自成立以來已實現正收益。
一些FOF產品展現出較強業績彈性,年內業績表現突出,如鵬華易誠積極3個月持有A、申萬菱信養老目標日期2045五年持有、中歐匯選A年內收益分別爲20.08%、17.01%和15.35%。
年內收益超10%的FOF產品數量也達到了24只。拉長週期看,興全安泰平衡養老(FOF)A、前海開源裕源、南方養老2035三年A、鵬華養老2045三年A、南方合順多資產A和中歐預見養老2035三年A6只FOF產品近5年累計收益均超30%。
FOF一向有基金專業買手的美譽,在國內處於發展初期。受2022年、2023年整體權益基金業績表現不佳影響,FOF規模持續萎縮,業績表現低迷,以及投研團隊專業度不高、投資策略水土不服等諸多因素共同導致行業口碑受到影響。國內FOF產品較其他類型基金也並未體現出明顯優勢。國內FOF業務發展停滯不前。
截至最新數據,今年以來已有19只FOF進行了清盤。近九成FOF產品三年業績仍處於虧損狀態。
與FOF在9月底之前經歷的至暗時刻相比,當下FOF投資漸入佳境。
“經歷長達兩年之久的至暗時刻,國內FOF投資漸入佳境,除了業績表現企穩之外,投研團隊逐漸成熟、穩定,投資策略不斷豐富、完善。”近日,多位FOF基金經理及基金研究人士向記者表示。
極端持倉和頻繁調倉成業績虧損主因
不過,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儘管9月底的A股反彈行情讓大多數FOF產品逆轉年內虧損局面,但是仍有一成FOF產品處於虧損局面。這也導致FOF年內業績首尾相差超30個百分點,呈現出顯著分化。
今年業績墊底的FOF產品年內虧損超12%,不僅大幅跑輸比較基準還跑輸同類型基金業績。該基金基金經理旗下5只基金年內虧損幅度均超6%,在同類型基金中業績排名墊底。除此之外,還有多隻FOF產品年內業績處於虧損狀態。
梳理產品持倉,不難發現,極端一致的持倉風格和頻繁調倉是上述基金業績表現拉胯的主要原因。
以年內業績墊底的FOF爲例,該基金連續多個季度業績跑輸比較基準。該基金一季度扎堆持有小市值風格基金,二季度該基金進行了大幅調倉,持有基金風格從小市值風格切向大市值風格,三季度又將重倉基金調整爲港股主題基金,同時降低了權益基金倉位。因此,在9月底的市場反彈中,由於市場反彈速度過快,該基金加倉的力度沒有跟上市場波動,因此在市場反彈過程中,組合整體反彈幅度不理想,直接踏空9月底的反彈行情。
另一隻年內業績排名靠後的FOF連續2個季度對持倉進行了大面積調整,持有基金風格在成長與價值之間搖擺。該基金曾堅持多年重倉持有權益類ETF,其最新持倉因基金經理發生變更而又重新迴歸主動權益基金產品。
滬上一位基金評價人士指出,FOF對基金經理的資產配置意識和資產配置能力要求較高,國內很多FOF基金經理喜歡做輪動策略,頻繁調倉,尤其喜歡追逐熱門基金,而缺乏獨立的宏觀判斷和配置,這或許也是導致FOF業績表現總是跑輸業績基準的重要原因。該人士還指出,一些FOF持有基金風格過於集中一致,往往波動較大,這類FOF產品應該引起持有人警惕和迴避。
配置ETF漸成最優解
值得注意的是,配置ETF幾乎成爲每一個FOF基金經理的必要選擇。成也ETF敗也ETF,無論是業績墊底FOF產品還是業績排名前列的FOF產品,ETF的表現對基金淨值產生了較大影響。
2022年以來,市場歷經波動,不過一些結構性機會仍層出不窮。隨着ETF的蓬勃發展和細化,ETF主題鮮明、風格穩定、持倉透明的特徵對FOF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有FOF研究者發現,2022年以來,機構投資者對ETF的增配趨勢愈加明顯,這一現象不侷限於公募FOF,也包括私募、銀行理財子、險資等機構投資者。幾年前,ETF在這些機構投資者的持倉裏佔比還較低。
截至三季度末,FOF重倉基金中,持有基金數排名前十的基金中有6只產品爲ETF,覆蓋了黃金ETF、寬基ETF、港股主題ETF和債券類ETF。而在一年之前,FOF重倉持有基金數排名前十的基金中僅有2只ETF。
以鵬華易誠積極3個月持有A爲例,該FOF今年以來不斷增加ETF配置比例,截至三季度末,十大重倉基金中已有6只基金爲ETF,重倉ETF數量爲該FOF成立以來最多。該FOF重倉持有的工銀國證港股通科技ETF、易方達滬深300非銀ETF、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第三季度漲幅均超30%,成爲該FOF淨值大幅反彈的重要貢獻者。
ETF天然的低成本和高流動性優勢,逐漸讓其成爲今年市場的主流投資工具。對於FOF而言,ETF調倉更靈活、手續費更低、股票倉位較高,也可以避免風格漂移等因素,使其相對主動權益基金有着較高的配置價值,尤其是行業主題型ETF最受歡迎。
華南一位基金研究者告訴記者,ETF高倉位運作,不受主動權益基金經理策略影響,可以增加FOF基金經理對底層資產的掌控,也不用擔心所投資的基金是 “盲盒基金”。
ETF工具逐漸豐富,爲FOF實現真正的大類資產配置提供可能。目前,不少FOF產品在倉位中配置了黃金類ETF,權益基金層面,還可配置QDII類ETF,債券型基金方面,也有一些債券ETF在FOF重倉基金中浮現。近期,多隻FOF產品調整業績比較基準,增加了境外權益投資、商品資產指數的業績比較基準。
除了大類資產配置層面,對資產風格也可以通過配置ETF實現,如申萬菱信養老目標日期2045五年持有基金,重點配置了中證2000、中證1000類ETF,這類基金具有顯著的小市值風格特徵,成爲小市值基金的重要替代者。
ETF漸成FOF產品的重要配置工具,這也對FOF基金經理提出新的挑戰。盈米基金認爲,FOF基金經理需要拓展自身能力圈,深耕商品、REITs、海外權益、固收等多資產研究,同時也要看到這些資產的風險和投資工具的侷限性。
責任編輯:韋子蓉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