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野馬財經
基金投資是一項“長期事業”。
居民養老投資又有新選擇了。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五部門印發《關於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明確,自2024年12月15日起,在中國境內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均可以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
根據《通知》要求,證監會及時更新《個人養老基金投資目錄》,85只權益類指數基金增設Y份額(即在原基金產品基礎上開設的專門面向個人養老的份額)。
事實上,我國的個人養老金制度,早在2022年11月已經啓動,這次屬於擴容。擴容之前,個人養老想要購買基金Y份額,只能選擇養老FOF產品。擴容之後,可選擇購買Y份額的產品,又增加了三類:指數基金、指數增強基金、ETF聯接基金,覆蓋的指數不僅有滬深300等寬基,還包括紅利低波等細分指數。
這次擴容,投資者在關注哪些指數基金被納入目錄的同時,對於已經在養老領域試水多時的養老FOF產品,也再次熱議了起來。一些在過去收益不錯的產品,成爲居民加入個人養老金制度後的重點關注對象。
養老FOF“翻紅”?
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全面施行,是我國養老保障體系的重要里程碑,爲居民養老投資提供了更多選擇。
相比於其他投資理財方式,個人養老金制度下,除了個人可以依據自身能力、風險偏好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外,更重要的是,個人賬戶制,資金專款專用、封閉運行,在更大程度上保障了養老金產品運營過程中的安全穩定。另外,個人養老金制度還配套稅收優惠,爲居民帶來更直接和快速的“回報”,也成爲吸引居民參與的一大“賣點”。
目前來看,個人養老金制度實施完全積累,個人購買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達到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或其他特定條件(如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定居)時,選擇按月、分次或一次性領取。這樣的養老金制度,爲人們面對突發事件,以及晚年生活,顯然提供了更爲切實的保障。
從2022年11月啓動至今,我國個人養老金制度試行已經兩週年,並來到全面施行的新階段。從基金產品來看,過去2年時間,已有約200只養老FOF產品被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名錄。運行期間,部分養老FOF產品差強人意甚至清盤,但今年以來,隨着市場回暖,一些從曾經出現回撤的養老FOF產品陸續回本,這也增強了許多人繼續投資養老FOF的信心,以至於市場上有聲音認爲,養老FOF出現了“翻紅”。
從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案例來看,截至2024年12月19日,比如廣發養老2050五年持有混合發起式(FOF)Y(017403)成立以來收益率-0.44%,但在近一年的收益率達到11.9%,最新單位淨值1.1657元;鵬華養老2045三年持有混合發起式(FOF)Y(017381)成立以來收益率1.46%,近一年收益率12.48%,最新單位淨值1.0146元;中歐預見養老2025一年持有(FOF)Y(017318)成立以來收益率8.12%,近1年收益率7.14%,最新單位淨值1.1469元。此外,還有一些以前回撤較大的養老FOF產品,單位淨值也在陸續迴歸。
行業人士指出,一方面,養老FOF的產品形式,本身就具備底層資產更加分散、產品波動性較低的特徵,更容易在市場回暖時實現業績快速回升;另一方面,個人養老金賬戶每年1.2萬元的抵稅額度,相當於提前獲取了一部分收益,培養投資者行成“定投”習慣後,拉長時間維度,更容易讓投資者獲取“長期收益”。
均衡配置資產,長期穩健增值
目前,個人養老保險主要有三大支柱,分別是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業年金以及個人養老金。基本養老保險是普惠型,由政府主導;企業/職業年金作爲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由企業主導,而個人養老保險,則在政策支持下,遵循市場化的原則,由居民自願參加。
在個人養老金出現之前,養老儲蓄賬戶成爲家庭資產配置的一塊“壓艙石”,包括現在有一些年輕人熱衷於“攢黃金”,也是爲了能夠自己老年以後的生活有更充分的物質保障。而在個人養老金政策出臺後,兼顧了均衡配置、費率優勢和稅收優惠三大強項的養老FOF的Y份額,成爲養老投資的新選項。
FOF基金,是基金中的基金。基金本身就是一種投資於多種標的的資產,對風險進行了分散。而FOF基金,更是從多個基金中優選其中的佼佼者來組成投資組合,進一步優化資產配置。也因此,通過FOF的形式運作,養老基金也更有利於達成“長期穩健增值”的目標。
興證全球基金的報告指出,規模方面,在市場表現不佳的情況下,養老FOF-Y份額的規模卻逆勢增長,截至2024年9月30日,個人養老金賬戶中的養老FOF-Y份額合計規模達到73.4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2%;截至2024年中,個人養老金基金持有人戶數達103.05萬戶,較2023年中增長24%。
除了規模上的增長,對於備受市場關注的Y份額成立以來的整體表現,興證全球基金的報告指出,積極型養老Y份額自2022年11月第一批產品推出以來,整體持續跑贏偏股基金。平衡型養老Y份額同樣跑贏平衡混合型基金。穩健型養老Y份額指數(規模加權)與偏債混合型基金指數的業績走勢對比,差異不大。雖然之前大家都擔心FOF產品存在“雙重收費”的問題,但是從結果上看,這並沒有形成對FOF業績的拖累,反而FOF在費後相對底層子基金還有一定的超額。
從具體的基金產品來看,比如成立於2022年12月30日的中歐預見積極養老目標五年持有混合發起(FOF),其於2023年10月26日增設個人養老金Y份額。
該產品2024年三季報顯示,其基金投資金額佔比達到88.89%,前十大重倉基金佔基金資產淨值比例超過60%,其中有5支創業板ETF基金,2支滬深300ETF基金,1支滬深300ETF發起式基金,還有1只國泰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1支中歐新趨勢混合(LOF)A。在保障收益穩健增長的同時,也兼具一定的靈活性,謀求更高收益。
天天基金網信息顯示,截至2024年12月19日,該基金產品Y份額成立以來收益14.53%;今年以來收益率14.9%,同類排名5/214;近半年收益率16.28%,同類排名5/224,最新單位淨值1.0529元,大幅跑贏同類平均水平。
圖源:天天基金網
該基金的基金經理鄧達,是一員FOF實力干將。其曾在中國人壽、平安人壽擔任投資經理多年,2018年6月加入中歐基金以來,憑藉着其在養老領域豐富的投資經驗,成爲中歐基金旗下多隻養老FOF的基金經理,並一直擔任中歐預見積極養老首任基金經理至今。基金經理成熟的經驗,加上中歐基金強大投研團隊的支持,助力中歐預見積極養老在一衆養老FOF基金中脫穎而出。
如今,隨着個人養老金制度全面施行,可供居民養老選擇的基金產品進一步擴容,養老FOF不再成爲唯一選擇。不過,經過過去兩年時間的檢驗,大浪淘沙,養老FOF中一些表現優秀的產品“翻紅”,也預示着其在將來的個人養老金投資中仍將發揮着重要作用。基金投資是一項“長期事業”,且待時間來檢驗一切。
個人養老金制度全面施行,你有準備配置哪些資產嗎?
責任編輯:楊紅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