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鍋圈收購逮蝦記41%股權 業績連降靠供應鏈能否破“寒冬”

財中社
2024-12-26

  在餐飲連鎖品牌業績普遍承壓的2024年,鍋圈(02517)正在嘗試通過佈局上游供應鏈尋找突圍之路。12月24日,鍋圈宣佈以2.5億元完成收購北海逮蝦記食品有限公司(下稱“逮蝦記”)41%股權。

  鍋圈此前9月的公告稱,收購逮蝦記價款將通過本公司內部資金以及部分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撥付。收購完成後,鍋圈累計持有逮蝦記51%股權。2024上半年,公司賬上現金及銀行存款爲20.5億元。

  鍋圈於2023年11月在港交所上市,募資淨額約4.5億港元,主要用於“興建、投資或收購工廠”、“現有廠房及生產線的升級及擴建”、“開設及經營自營店”、“建設產品研發中心及升級和購買相關設備”及“補充流動資金和公司一般用途”分別爲1.1億港元、6730萬港元、1.8億港元、4490萬港元、4490萬港元。截至2024年上半年,僅使用補充流動資金和一般公司用途1980萬港元。

  公告顯示,收購逮蝦記可以增強公司在“單品單廠”戰略下對大單品上游供應鏈的控制力,深化公司在上游供應鏈的市場佈局,進一步提升本集團的整體盈利能力。

  被收購方逮蝦記主要從事蝦滑等滑類食品的生產、研發及銷售業務。而鍋圈則是火鍋食材超市,提供即食、即熱、即煮和即配預製菜食材,並專注於在家火鍋和燒烤產品。

  預製菜企業對上游生產的把控能力至關重要。除逮蝦記外,鍋圈在供應鏈上游佈局四個食材生產商,即生產牛肉產品的和一工廠、生產肉丸的丸來丸去、生產火鍋底料的澄明工廠及生產水產類產品的歡歡工廠。上游供應鏈能保證公司產品優質、安全及成本優勢。

  上游供應鏈確保鍋圈產品供應並快速流通。據鍋圈半年報,鍋圈的供應鏈數字化使公司能對從採購端到門店端到供需動能進行監控,並監控公司存貨水平,提前與上游供應商溝通,從而實現對整個供應鏈的高效管理。

  然而,《財中社》發現,赴港上市後,鍋圈營收和利潤都在下滑。2024上半年公司營收降低3.5%至26.7億元,股東應占溢利也降低20.2%至8598萬元。2023年公司營收同比下滑15%至60.9億元,終止了前幾年的增勢。

  業績不佳的同時,鍋圈的門店數量在下降。截至2024年上半年,鍋圈總門店9660家,其中99.9%爲加盟店,加盟店數爲9650家,低於上年同期的9910家,降幅爲2.7%,自營門店由上年同期的5家增加到10家。據招股書,近年來鍋圈門店數飛速增長,門店從2020年年末的1441家增長至2023年4月30日的9838家,而截至2023年年末,鍋圈門店數達10307家,首次破萬。

  鍋圈的主要營收來源是向加盟商銷售火鍋食材原材料。2024年上半年主營業務中,“銷售在家喫飯餐食產品及相關產品”的收入佔比爲97.3%,其中,銷售予加盟商佔比爲90.4%,營收爲23.4億元;其他銷售渠道佔比9.6%,營收爲2.5億元。營收下滑主要由於加盟門店向消費者銷售的金額減少。

  業績下滑,但2024年上半年,鍋圈毛利率從上年同期的20.9%改善至22.8%。鍋圈解釋主要由於規模優勢所帶來更好的成本控制能力。鍋圈的毛利率一直在提升,在2021-2023年毛利率分別爲9%、17.4%、22.2%。

  鍋圈是否能通過加強供應鏈建設,應對連鎖食品行業的“寒冬”呢?

(文章來源:財中社)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