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司登羽絨褲爭議背後:高端化轉型遇挑戰 創始人鉅額減持

南方都市報
2024-12-26

  近日,知名羽絨服品牌波司登陷入質量爭議,一款標價700餘元的羽絨褲被曝充絨量僅3克,引發消費者廣泛關注。

  自2018年推行高端化戰略以來,波司登產品價格持續攀升,公司營收、淨利潤呈增長趨勢,但業績增長背後也存在隱憂。12月26日,南都·灣財社記者向波司登發送採訪函,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覆。

  700多元羽絨褲充絨量僅3克

  波司登客服回應:絨跟絨之間不一樣

  據媒體報道,有消費者在社交媒體發文展示自己與波司登某專賣店客服的對話,其中提到該品牌一條售價700多元的羽絨褲,充絨量只有3克。而該店鋪客服人員向媒體表示,“絨跟絨之間不一樣,我們用的絨朵,沒有雜質的,在克數上會輕。”

  12月25日,針對“羽絨褲的充絨量只有3克”一事,波司登官方旗艦店客服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您反饋的問題,我們已經做記錄並反饋,目前正在做覈實中。”

  對於爲何如此低的充絨量能夠支撐起700多元的售價,波司登方面暫時未給出明確的解釋。12月26日,南都·灣財社記者向波司登發送採訪函,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覆。

  此外,記者搜索波司登官方旗艦店發現,該店鋪內提供的羽絨褲款式超過20款,價格方面,在享受優惠券後,除兒童款外,這些羽絨褲的售價區間爲339元至1137元。其中,一款標價爲339元的“冬季新款男士加厚外穿羽絨褲”,其充絨量根據尺碼大小從25克至38克不等;而標價高達1137元的“冬季男士時尚鵝絨運動雙板滑雪羽絨褲”,充絨量則根據尺碼從50克至64克逐漸增多。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關波司登的投訴量已經超過了3400條,主要涉及虛假宣傳、產品質量、退貨退款等消費者反饋問題。

  羽絨服漲價引爭議

  5年廣告營銷費高達248億

  公開資料顯示,波司登成立於1976年,以代工業務起家後向自主品牌轉型,爲國內羽絨服行業龍頭。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品牌羽絨服、貼牌加工、女裝及多元化服裝業務四大板塊。2007年,波司登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成爲“中國羽絨服第一股”。

  事實上,2013財年至2016財年,波司登營收曾呈現出連續的下滑趨勢,分別爲93.25億元、82.38億元、62.93億元以及57.87億。淨利潤從2013財年的10.79億元,一直暴跌至2015財年的1.32億元。

  2018年,波司登開啓高端化轉型步伐,通過品牌重塑、價格上漲、推出高端系列等一系列舉措,試圖重新搶佔市場高地。國金證券研報顯示,2018年波司登主品牌提價幅度高達30%-40%,單價1000-1800元的羽絨服佔比由47.6%提升至63.8%,1800元以上的羽絨服由4.8%提升至24.1%。

  據公開報道,2019年以來,波司登曾高調推出多款高端系列產品,包括售價在2699-5990元不等的風衣羽絨服系列產品,以及售價在11800-14900元的登峯系列產品,跨入羽絨服行業的“萬元俱樂部”。

  此後,關於波司登羽絨服價格的爭議不斷,有不少網友稱其“喫相太難看”,還有網友稱“只是感覺不值,眼看價格越來越高”。

  從財報數據來看,波司登的業績在近年來確實取得了顯著增長。2019財年至2023財年,波司登營收分別爲103.83億元、121.91億元、135.17億元、162.14億元、167.74億元;淨利潤則分別爲9.81億元、12.03億元、17.10億元、20.62億元、21.39億元。

  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波司登營收同比增長17.8%達88.04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23%達11.30億元。

  與此同時,自2018年戰略轉型升級以來,波司登銷售及分銷開支連續攀升。數據顯示,2013財年至2016財年,波司登包含廣告宣傳費用等營銷開支水漲船高,從34.4億元上漲到61.25億元,5個財年度的廣告營銷開支高達248億。2024/25上半財年,波司登分銷開支約達22.7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2.1%。

  波司登的分銷開支主要包括廣告和宣傳費用、使用權資產折舊費、或有租金以及銷售僱員開支等。近年來,波司登與多個知名設計師合作,推出聯名系列產品,並邀請易烊千璽、谷愛凌、楊紫等明星爲其產品代言,今年9月,其又簽下了於適爲品牌代言人。

  原材料成本上漲

  高端化轉型遇挑戰

  然而,隨着羽絨服原材料成本的上漲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波司登的高端化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其面臨的潛在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

  今年,各類羽絨的價格接連攀升。據羽絨金網的數據統計,95%含量的白鵝絨11月7日的價格較上年同期上漲45.35%,至130多萬元/噸。隨着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波司登在成本控制方面面臨着巨大壓力。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波司登的存貨規模同比增長53.36%至59.39億元,其中原材料存貨同比增長73%至20.81億元,在製品同比增長108.6%至3444.2萬元,製成品同比增長44%至38.24億元;庫存週轉天數同比增加29天至189天。

  福建華策品牌定位諮詢創始人詹軍豪在接受南都·灣財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波司登存貨規模的顯著增長可能反映出公司在庫存管理和銷售預測方面存在一定的挑戰。過高的庫存水平可能導致資金佔用、倉儲成本增加以及潛在的貶值風險。

  庫存規模的擴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其毛利率產生了影響。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9月底,波司登的整體毛利率爲49.9%,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

  此外,波司登高端化轉型之路上還面臨着市場競爭的挑戰。隨着國際高端羽絨服品牌如加拿大鵝、北面等在中國市場的滲透率持續提升,國內羽絨服市場的競爭格局愈發激烈。

  全球商品戰略高級顧問總監潘俊向南都·灣財社記者表示,波司登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品牌價值認知、產品品質和創新能力的競爭。儘管波司登近年來在高端化轉型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部分消費者心目中,其品牌價值仍與國際一線品牌存在差距。

  潘俊進一步指出,產品品質和創新能力也是競爭的關鍵點,波司登需要不斷提升產品保暖性能、時尚設計、科技含量、品牌影響力等以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羽絨服的需求。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表示,國際大品牌在價格方面通常具有較高的定價權,而波司登在價格競爭方面可能面臨更大的壓力。如何在保持合理利潤空間的同時,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價格,是波司登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創始人鉅額減持

  股價暴跌近16%

  2024年7月3日,波司登發佈公告稱,公司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及控股股東高德康設立的信託,通過全資子公司盈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與配售代理簽訂大宗交易協議,以每股4.31港元的價格向買方配售公司4億股股份,佔公司已發行總股本的3.67%。

  公告顯示,此次配售是爲了優化本公司股本結構、釋放公司股份市場流動性並引入更多優質境內外投資者,此次配售事項所得款項將主要用於賣方資金需求及慈善事業發展等。

  受此消息影響,波司登股價應聲大跌,開盤後一度跌逾17%,截至當日收盤跌幅15.93%,報收4.01港元/股,市值441億港元。

  據瞭解,這並非波司登首次進行大規模減持。2022年9月1日,盈新國際與配售代理簽訂大宗交易協議,以每股3.94港元的價格出售2.3億股波司登股份,佔波司登當時已發行股份總數的2.12%。

  相關

  以“絲”代“絨”亂象頻生!

  中國羽絨工業協會:要避低價陷阱

  值得一提的是,羽絨服行業的造假亂象早已不是個別現象。近日,央視《財經調查》欄目曝光了不法商家以“絲”代“絨”的羽絨製品造假亂象。據報道,一些商家爲了降低成本,使用“飛絲”等劣質填充物代替羽絨,從而欺騙消費者。

  對此,中國羽絨工業協會於11月26日發佈羽絨製品消費提示,在選購羽絨製品時,要選擇正規渠道,並且要避低價陷阱,“按今年原料價格水平,羽絨服裝標準90%白鴨絨的價格約爲420-550元/kg,羽絨寢具標準95%白鵝絨價格約爲1000-1400元/kg,低於成本價的產品,質量難以保障。”

  中國羽絨工業協會表示,在產品細節方面,產品名稱必須是羽絨服、羽絨被,其他如羽絲棉、羽絨棉等都不是羽絨產品,同時還要查看產品吊牌是否清晰標明執行標準、製造商名稱、地址等重點信息。

  在產品種類方面,冬季用羽絨被一般填充800-1500g羽絨,填充飛絲或粉碎毛的劣質產品,爲了獲得與正品相似的蓬鬆效果,填充量會增至“5-8斤”,區別明顯。

  同時,中國羽絨工業協會還提示消費者要識別銷售術語,稱長期利用“清倉”“孤品”“瑕疵”“尾單”等噱頭進行甩賣,甚至通過主播發誓等誇張方式銷售的羽絨產品,假冒現象高發。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