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程茜
編輯 | 心緣
半年狂攬1800億人民幣,大模型企業殺瘋了。
2024年——大模型創企正與鉅額融資深度綁定。僅在2024年最後一個月,就有xAI拿下60億美元、階躍星辰的數億美元、Perplexity AI的5億美元、智譜AI 30億元、Liquid AI的2.5億美元……
據智東西統計,全球大模型相關產業鏈中,2024年下半年,7月1日至12月25日共有94起融資,超過億元的達到56起,總融資額超1800億人民幣。今年上半年全球圍繞大模型產業鏈關鍵環節展開的超億元融資達到超112起,融資總額粗略估計超2300億元。
今年7月,智東西統計了上半年大模型相關產業鏈企業的融資情況(大模型熱錢洶湧:半年百個億級融資,最高超500億元)。截至2024年12月24日,全球圍繞大模型產業鏈關鍵環節展開的超億元融資達到168起,融資總額超4000億元。相比之下,下半年融資事件數量更少,但融資金額更高,OpenAI、Anthropic、xAI拿下百億融資一舉拉高了融資水平,緊隨其後的就是國內位列創業“六小虎”的智譜AI、零一萬物、百川智能、階躍星辰等。
下半年融資金額排行榜中,全球賽場OpenAI、xAI、Anthropic憑藉81億美元、60億美元、40億美元斬獲前三,國內位列前四的是百川智能、智譜AI、零一萬物、階躍星辰,其中百川智能、智譜AI各拿下50億、超40億人民幣融資,零一萬物、階躍星辰均爲數億美元。
縱觀全年,大模型相關產業鏈企業的吸金能力前三仍被OpenAI、Anthropic、xAI佔據,但座次稍有不同,xAI憑藉120億美元總融資額摘得桂冠,OpenAI總融資額81億美元,Anthropic總融資額80億美元。
▲2024年獲鉅額融資大模型相關產業鏈企業排名(7月1日~12月25日)
從國內的整體情況可以看出,下半年鉅額融資青睞的企業是通用大模型、AI Infra、大模型應用領域,呈現出幾大明顯趨勢:通用大模型頂尖創企吸走鉅額融資、大模型應用創企扎堆、具身智能創企蓄勢待發。具身智能賽道較爲突出的是清華系具身智能創企銀河通用、星動紀元分別拿下5億元、3億元大額融資。
總體來看,下半年大模型相關產業鏈產業的整體融資進展仍然火熱,披露節奏穩定且密集,投資方不乏英偉達、美團、阿里、螞蟻、小米、聯想、微軟、亞馬遜等知名科技巨頭的身影。
融資統計表:
▲2024下半年全球大模型相關產業鏈融資情況統計(7月1日-12月25日)
一、半年融超1800億,去年成立公司是主力
2024年下半年,大模型相關產業鏈賽道的融資事件共計94起,其中超億元融資達到56起,佔比近60%,總融資額超過1800億元。
與上半年的融資情況相比,超億元融資事件的數量從115起變爲56起,融資金額從2200億元變爲1800億元,可以看出雖然融資事件數量不到上半年的一半,但融資總金額達到了上半年的80%。
整體來看,下半年獲得融資企業的地域分佈也發生了較大變化,上半年美國和中國分別爲57起和31起,下半年中國爲34起,美國爲21起。
國內獲超億元融資的大模型相關產業鏈企業成立地點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其中20家成立於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別有4家。這或許與北京大模型相關政策發佈,在人才儲備、算力資源等方面都更具優勢。
▲2024年下半年國內獲融資大模型相關產業鏈企業成立地點統計(截至12月25日)
下半年的大模型相關產業鏈企業投資方中,仍出現了不少知名的身影。
14家企業的投資方中有國資入股,其中北京、上海、深圳、武漢正在重點佈局,包括合肥產投、上海國投、北京市AI產業投資基金、北京信息產業發展投資基金、武漢創新投、上海AI產業基金、深創投、北京機器人產業基金、中關村科學城等。
超80%的企業投資方陣容裏都有頭部企業,如英偉達、騰訊、螞蟻集團、三星、亞馬遜、AMD、Salesforce、阿里巴巴、聯想、微軟、商湯、小米、科大訊飛、智譜AI等。
▲2024年下半年國內國資入股大模型相關產業鏈企業統計(截至12月25日)
2022年底ChatGPT問世,讓業界看到了大模型的巨大潛力,諸多大牛選擇創業,這些創始人均有大廠背景、明星技術團隊,也成爲投資人青睞的對象。因此,從獲融資企業成立時間來看,去年成立的企業佔大頭,達到21家。
▲2024年下半年全球獲融資大模型相關產業鏈企業成立時間統計(截至12月25日)
從融資輪次來看,獲得融資的大模型相關產業鏈創企中有15家完成A輪融資,佔比最高。企業走到A輪融資階段,意味着其已度過創業初期的產品開發和市場初步探索階段,商業模式得到驗證,擁有初步用戶基礎和市場反饋。
▲2024年下半年全球獲融資大模型相關產業鏈企業融資輪次統計(截至12月25日)
二、國外xAI、OpenAI、Anthropic一騎絕塵,國內六小虎緊隨其後
大模型相關產業鏈企業的融資情況呈現出一個明顯趨勢:鉅額融資都流向了知名創企。
全球吸金排行榜中,OpenAI、Anthropic、xAI三家企業一騎絕塵,下半年,OpenAI拿下81億美元融資、xAI 66億美元、Anthropic 40億美元,佔據了下半年全球總融資額超過70%,投資方陣容有亞馬遜、英偉達、微軟加盟。
▲2024年下半年國外獲融資大模型相關產業鏈企業統計(截至12月25日)
三方的競爭態勢也逐漸激烈。臨近年底,OpenAI在“連續12日聖誕發佈”中連甩多個大招,發佈了o1滿血版、視頻生成模型Sora、最強推理模型o3等;馬斯克xAI也不甘示弱,10月推出允許客戶將Grok構建到第三方應用、平臺和服務中的API,並傳出正測試獨立Grok iOS應用;被視爲OpenAI最有力競爭對手的Anthropic,Claude 3.5 Sonnet迎來重大更新,能像人一樣操控電腦。
除此以外,國外大模型相關產業鏈企業中融資金額過5億美元的企業還包括AI搜索、AI安全、AI Agent、AI Infra相關。
緊隨上述三家之後的就是安全超級智能(Safe Superintelligence,SSI),其聯合創始人包括OpenAI前首席科學家Ilya Sutskever、曾領導蘋果AI項目的Daniel Gross。在9月披露10億美元融資之際,SSI尚未公佈研究進展,公司僅擁有10名員工。
融資金融在5~7億美元之間的企業包括爲企業定製大模型的Cohere,AI搜索創企Perplexity AI、以及兩家AI芯片創企Tenstorrent、Groq。
這些創企的創始人無一例外都有大廠背景的光環加身。Cohere的創始人是曾在谷歌任職的Transformer論文合著者之一艾丹·戈麥斯;Tenstorrent創始人Ljubisa Bajic曾在英偉達芯片製造部門擔任高級架構師、在AMD擔任IC設計師和架構師,這家創企還有蘋果和特斯拉前高管吉姆·凱勒(Jim Keller)加盟;Perplexity AI創始人是OpenAI前研究科學家Aravind Srinivas;Groq創始人Jonathan Ross是谷歌TPU(張量處理器)的發明者之一。
國內大模型相關產業鏈的企業同樣不容小覷,國產大模型創業頭部梯隊“六小虎”中,智譜AI、百川智能、零一萬物、階躍星辰是下半年國內融資的中心。目前,智譜AI、百川智能的估值已經超過200億元,零一萬物、階躍星辰超過100億元。
▲2024年下半年國內獲融資大模型相關產業鏈企業統計(截至12月25日)
百川智能2023年4月成立,由前搜狗公司CEO王小川創辦,已經發布了數十款大模型。其投資方既有阿里、小米、騰訊、亞投資本、中金等頭部大廠和市場化投資機構,又包括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上海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深創投等國資背景產業投資基金。
智譜AI的成立時間相對較早爲2019年,由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知識工程實驗室的技術成果轉化而來,該公司下半年融資總額已經超過40億元,是國內估值率先超過200億的大模型創業企業。該公司C端產品智譜清言App擁有超過2500萬用戶,年化收入(ARR)超千萬,MaaS平臺涵蓋了70萬企業和開發者用戶。
2023年7月,零一萬物由創新工場董事長、前微軟全球副總裁李開復創立,今年5月,李開復曾對媒體透露,零一萬物已經接近盈利。目前零一萬物海外生產力應用總用戶接近千萬,營收今年預期超過1億元。
階躍星辰由前微軟全球副總裁、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知名專家姜大昕博士創辦,2023年4月成立,據《智能湧現》報道,2024年下半年,階躍星⾠多模態API的調⽤量增長了超45倍。
綜上可以看出,全球大模型相關產業鏈產業的融資都呈現出鉅額融資流向了知名度高創企的趨勢,其餘創企相對而言融資規模較小,且亟需更大的技術或者產品突破才能衝出重圍吸引到投資者。
三、大模型應用商扎堆吸金,具身智能創企蓄勢待發
從獲得融資全球大模型相關產業鏈企業的主營業務來看,主要有通用大模型、AI Infra、大模型應用、安全研究幾類。
下半年獲得融資的企業中,大模型應用相關的創企佔比達到70%,通用大模型次之爲20%,AI Infra排在第三位9%。
具體來看大模型應用領域,多模態內容生成平臺、行業大模型應用、具身智能是細分賽道中佔比最多的。
▲2024年下半年全球獲融資大模型相關產業鏈企業主營業務、大模型應用商細分賽道統計(截至12月25日)
多模態內容生成平臺主要集中於圖像、視頻和3D生成,行業大模型應用分佈在法律、生物、醫療、金融、營銷等諸多行業。值得一提的是,具身智能賽道中誕生了多家明星企業。(人形機器人融資,爆爆爆!)
具身智能賽道中融資金額最高的是銀河通用,其成立於2023年5月,今年6月拿下7億元最大天使輪融資,11月宣佈完成5億元戰略輪融資,僅成立一年多時間已完成超12億元融資,創下具身智能賽道最大融資額。今年6月,銀河通用首款具身大模型機器人Galbot(G1)正式公開亮相。
融資金額排在第二位的是成立於2023年8月的星動紀元,其創始人是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博導陳建宇,這是該公司自成立以來完成的第三輪融資。本週,星動紀元推出端到端原生機器人大模型ERA-42,能使五指靈巧手星動XHAND1熟練使用多種工具,完成超過100種複雜的操作任務。
▲2024年下半年獲融資具身智能企業統計(截至12月25日)
達到近5億元融資的創企還有AI Infra賽道的無問芯穹,無問芯穹於2023年5月在上海成立,由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系主任汪玉教授發起,成立1年4個月內,該公司已累計已完成近10億元融資。12月中旬,無問芯穹推出端側全模態理解的開源模型Megrez-3B-Omni,30億參數尺寸適合手機、平板等端側設備,具備圖片、音頻、文本三種模態數據處理能力。
從大模型相關產業鏈的企業業務分佈來看,有三大明顯趨勢:通用大模型頂尖創企吸走鉅額融資、大模型應用創企扎堆、具身智能創企蓄勢待發。
結語:大模型爆發期遠未結束
去年至今,大模型無疑是最爲火爆的行業之一,融資面的行業情況異常熱鬧。儘管相比於美國創企,國內創企的吸金能力有較大差距,但不論從融資數量還是金額來看,中國都僅次於美國在全球位列第二。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的大部分融資額被頭部創業公司拿走,超億元融資幾乎看不到不知名的企業,這無疑會加速大模型行業洗牌,能否形成商業閉環、能否實現技術彎道超車、能否找到商業化的有效路徑,或許會成爲未來大模型創企突出重圍的關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