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物業134億存款追討終局

市場資訊
01-13
熱點欄目 自選股 數據中心 行情中心 資金流向 模擬交易
客戶端

  來源:財聯社

  自從三年前曝光134億存款消失事件之後,恒大物業這些年就進入了低調潛水的狀態。

  除了業績報告、股東周年大會以及公司股份變動月報表等常規事項外,公司少有披露其他動態,似乎是在刻意降低在大衆視野中的存在感。

  但最近恒大物業的一紙訴訟判決公告,將其再次拉到了聚光燈下。

  1月10日晚間,恒大物業公告指出,公司此前就約134億元的存款質押被相關銀行強制執行,以及就追償事宜向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目前,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已作出相關判決。

  根據判決,相關責任方應向恒大物業旗下各附屬公司償還合計約134億元的款項,以及需要負擔合計約7271.54萬元的案件受理費。

  失蹤的134億

  恒大物業這筆不翼而飛的134億可以回溯到2022年。

  那一年的3月22日,恒大物業發佈了一則公告,表示在審覈財報過程中發現134億元存款,爲第三方提供的質押保證金,已被銀行強制執行。

  對於這筆失蹤的鉅額存款,整個恒大集團都尤爲重視,恒大物業成立了獨立調查委員會,及委聘專家對該質押保證進行調查。中國恒大也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進行相關調查,由恒大獨立非執行董事周承炎及何琦和非執行董事梁森林組成。

  在調查結果出來之前,關於這134億存款的去向市場上衆說紛紜,其中不少猜測認爲是被中國恒大私自挪用了,只是當時誰也不敢打包票。

  根據中國恒大7月22日披露的初步獨立調查結果顯示,恒大物業約134億元的存款,爲第三方提供質押保證金,被相關銀行強制執行。該質押具體涉及20億元的存單質押擔保、87億元的存單質押擔保及27億元的存單質押擔保,相關的貸款透過第三方(扣除費用後)劃轉回流至恒大集團,用作一般營運。

  公告還指出,上述資金的“迴流”發生於2020年12月至2021年8月期間,是基於當時恒大集團的資金需求,在有關高管的授意下安排通過第三方向中國恒大提供了資金。也就是說,在恒大物業上市伊始,就已經開始被關聯方暗中“吸血”了。

  這一結果出來後,參與相關質押擔保安排的中國恒大執行董事、行政總裁夏海鈞,執行董事、首席財務官潘大榮,恒大集團執行總裁柯鵬,以及恒大物業執行董事甄立濤、趙長龍及安麗紅均已辭職。

  此外於8月份,香港財務彙報局也開始介入這一事件,並表示要對其展開賬目查訊。

  根據財匯局公告稱,根據中國恒大和恒大物業於2022年7月22日分別發佈的公告,財匯局識別了賬目中有關受限制銀行存款和其他貸款分類、質押擔保的計量以及關聯交易披露的問題,以及審計的相關問題。

  恒大物業受到的影響不止於此,公司在2022年3月21日就開始陷入了漫長的停牌時光。

  根據港交所最初給出的指引,公司需滿足以下條件方可復牌:公佈所有未公佈的財務業績,並解決任何審計保留意見的事項;完成134億質押擔保的獨立調查;管理層或對恒大物業管理及運營有重大影響的任何人的誠信需證明沒有合理的監管質疑;需證明已制定足夠的內部監控及程序等。

  停牌近一年半之後,恒大物業於2023年8月3日成功復牌。

  利空出清?

  早在2022年12月,恒大物業曾就這筆134億元的質押款項,與中國恒大集團商討償還方案。彼時雙方定下方案是主要透過中國恒大集團轉讓資產予該集團抵銷相關款項。

  然而這一方案並沒有得到執行,無它,只因恒大的債主不止一個,因此即便是“以資抵債”這條路,恒大物業也走不通。

  無奈之下,恒大物業在2024年1月26日選擇通過法律途徑維權,而廣州中院也於今年1月下達了判決。

  判決內容具體包括,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深圳啓航金屬材料、貴州廣聚源地產、恒大地產集團貴陽置業、恒大地產集團及中國恒大集團應向金碧物業償還19.96億元及利息損失,同時還需負擔案件受理費1078.37萬元;

  廣州智洛勝、廣州晨熙宇、廣州芬芳莓甜、深圳瑞易達實業、恒大地產及中國恒大應向恒大恆康物業(恒大物業全資附屬公司)償還17億元及利息損失,同時相關責任方還需負擔案件受理費926.11萬元;

  廣州麥彩美瑞生物科技、廣東璟琪實業、恒大地產及中國恒大應向廣州金碧恆盈物業(恒大物業全資附屬公司)償還10億元及利息損失,同時相關責任方還需負擔案件受理費546.53萬元;

  廣州智洛勝、廣州麥彩美瑞生物科技、廣州千灃匯農業、廣州金穗農業、恒大地產及中國恒大應內向恒大恆康償還10億元及利息損失,同時還需負擔案件受理費542.22萬元;

  天津滬尚貿易、天津君圍實業、恒大地產及中國恒大應向北京金碧恆康物業(恒大物業全資附屬公司)償還約20億元及利息損失,同時還需負擔案件受理費1080.90萬元;

  深圳潤錦通、深圳盛佳澤貿易、恒大地產及中國恒大應向廣州金碧恆盈物業償還7億元及利息損失,同時還需負擔案件受理費380.93萬元;

  廣州同富裕農業、上海磐礱國際貿易、廣東民匯供應鏈管理、深圳博弘供應鏈、廣州聚泓農業、恒大地產及中國恒大應向廣州金碧華府物業(恒大物業全資附屬公司)償還約27億元及利息損失,還需負擔案件受理費1457.09萬元;

  廣州嘉誠之星商貿、浙江同信貿易、上海舟行國際貿易、大連九易春秋商貿、恒大地產及中國恒大應向廣州金碧世家物業(恒大物業全資附屬公司)償還23億元及利息損失,還需負擔案件受理費1241.39萬元。

  至此,恒大物業134億存款追回已明確了相關責任方,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如何追回這筆款項了。而且這份判決一出,也能夠讓恒大物業與恒大之間分割得更加徹底。

  另據媒體報道,中國恒大全資附屬CEG Holdings遭香港法院下令清盤。CEG Holdings爲恒大物業的控股股東,持有公司49.79%的股份,而CEG Holdings的實控人爲許家印。

  若該消息屬實,此次CEG Holdings的清盤,將成爲恒大物業徹底擺脫中國恒大控制的一個機會,公司未來有可能迎來一個“靠譜”的新股東。

  與恒大物業類似的物企還有佳源服務,可以說,兩者的遭遇極大地推動了物管行業的獨立化進程。

  其中,佳源服務已經在去年10月底時迎來了新的股東,其中便包括新浪和微博等。利空出盡之後,該公司也終於迎來複牌,一度飆升逾70%,得到了資本市場的高度認可。

  值得一提的是,佳源服務換了股東後,公司董事會也迎來大洗牌,這不禁讓人想起了那艘名爲忒修斯的船,在長久的海上航旅中,其身上的零件不斷被更換,直到某一刻再也沒有一個零件是來自最初的船體,那麼這還是當初的那艘船嗎?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