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月15日訊(編輯 趙昊)據媒體報道,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將擴大對鋰生產的投資,以建立這項關鍵金屬的供應鏈。
三位接近沙特阿美的人士透露,這家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預計將於日內晚些時候宣佈這一決定,這也是沙特阿美成爲礦業中心和實現石油以外業務多元化舉措的一部分。
先前,沙特工業和礦產資源大臣班達爾·胡拉耶夫(Bandar Alkhorayef)告訴媒體,該國的目標是在三到五年內開發出對這種金屬進行商業化加工的設施,並計劃進行精煉和出口。
胡拉耶夫說:“沙特在加工領域佔據非常有利的地位,因爲我們擁有多種優勢,包括能源競爭力、工業城市、港口等基礎設施。”
媒體分析稱,由於供應過剩導致鋰價近期低迷,令一些西方公司覺得無利可圖,但擁有強勁金融實力和化學專業知識的沙特,有能力打入這個具有巨大回報潛力的市場。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淨零情景預測,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需求將會把2040年全球鋰需求推高至當前的7倍。
值得一提的是,沙特正在紅海沿岸的阿卜杜拉國王經濟城(KAEC)建設電動汽車製造中心,該國提出了到2030年生產30萬輛汽車,並出口到周邊國家的產業雄心。
2023年的時候,沙特主權財富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IF)多數控股的美國電動汽車製造商Lucid就宣佈在沙特開設工廠。同時,PIF還計劃推出自己的電動汽車品牌。
自“2030願景”提出以來,沙特已採取一系列舉措,大力發展非石油經濟。2023年,沙特非石油產業佔GDP達50%,創歷史最高水平。
上個月,沙特阿美、沙特初創企業Lihytech和沙特礦業公司(Ma‘aden)宣佈,該國首次從油田的鹽水樣本中提取出鋰,並計劃很快啓動一項直接提取鋰的商業試點項目。
不過,媒體分析指出,“直接鋰提取”(DLE)工藝仍處於起步階段,尚未在商業規模上得到證明。
英國電池原材料諮詢公司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的價格主管Daisy Jennings-Gray指出,“到目前爲止,我們還沒有看到沙特在電池原材料或鋰領域發揮很大作用。”
Jennings-Gray認爲,新的鋰項目面臨的挑戰是“需要垂直整合”,即生產商要對原材料、分銷和銷售擁有控制權,才能具有經濟可行性。
責任編輯:王許寧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