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觀察者網 阮佳琪
當地時間週二(14日),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任命的國家安全顧問邁克·沃爾茨,與現任拜登政府的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共同出席了美國和平研究所(USIP)的一場圓桌論壇。共議兩屆政府對國家安全的看法。
據港媒《南華早報》報道,在談及全球科技供應鏈時,即將就任的沃爾茨將美國對中國關鍵礦產的依賴,描述爲特朗普新一屆政府將面臨的最爲緊迫的國家安全挑戰之一。
而對於“斷供”可能,沃爾茨虛張聲勢道,中國生產的關鍵礦產需要美國市場,這一點可以視作美國手中的一個“籌碼”。
根據美媒C-SPAN發佈的會議實錄,沃爾茨說,“當選總統堅信,我們可以避免與中國方面發生衝突,因爲他們需要我們的市場,而我們將在力所能及之時,以符合我們國家安全的方式來利用這一優勢。”
據美媒介紹,中國是美國鎵和鍺等關鍵礦產的主要來源國,一直供應美國54%的鍺,53%的鎵。
不過,《南華早報》提到,去年12月初,爲反擊拜登政府對華新一輪芯片出口禁令,中國史無前例地首次直接回應,宣佈加強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管制。
去年11月,美國地質調查局在一份報告中警告,中國全面禁止鎵和鍺的出口可能會給美國經濟造成34億美元的直接損失,並引發供應鏈運行受阻的連帶效應。
《南華早報》報道稱,爲應對中國在關鍵礦產領域的主導地位,美國拜登政府採取了越來越多的措施以減少對中國供應的依賴,包括與印太地區國家和歐盟建立關鍵礦產安全夥伴關係。
沃爾茨表示,部分拜登政府時期的對華政策具有一定程度的延續性,比如繼續加強這些夥伴關係和聯盟。
他認爲,特朗普的新一屆政府應將美英澳“奧庫斯”(AUKUS)和美日印澳“四邊機制”(QUAD)等印太地區組織,以及與西半球的夥伴關係,納入美國應對中國技術供應鏈的戰略之中。
當着沙利文的面,沃爾茨還很給面子地捧場說,拜登政府任內推動的美日韓、美日菲三邊對話值得被稱讚。他聲稱,這些對話的促成,幫助相關國家和政府克服了歷史仇恨,實現了所謂“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共同願景”。
“因此,我認爲所有這些事情將延續到下一屆政府。”他補充說。
這個話簡直是說到沙利文心坎裏去了。畢竟就在前一天(13日),這位行將離任的拜登政府高官還將與盟國在關鍵礦產供應鏈上建立合作,視作一項斐然成就。
接受美國彭博社採訪時,沙利文聲稱,美國和歐洲應該在關鍵礦產上合作,這樣中國就不會“扼殺”供應。
他還不忘對特朗普政府耳提面令,稱這是應該要“真正努力的事情”,希望其新任政府能將這樣的合作延續下去。
只是,對於特朗普來說,沃爾茨的這番話恐怕就不那麼順耳了。
《南華早報》早前援引分析人士的話報道稱,在關鍵礦產方面,與拜登政府主張國際合作背道而馳的是,秉持“美國優先”外交政策的特朗普,可能更傾向於通過增加國內供應來應對中方限制措施。尤其是加快關鍵礦產的鑽井許可,同時鼓勵國內開採,這一直是特朗普的重要議程。
但報道指出,特朗普政府要增加美國關鍵礦產的開採和加工,面臨着諸多難題:一方面需要降低和消除美國環境保護方面的監管障礙;另一方面,由於中國在礦產精煉和加工能力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美國與之存在巨大差距,因此即使特朗普設法改變國內監管規定並快速推進採礦項目,美國國內的供應量也難以取代進口。
總部位於荷蘭的開源情報公司Datenna的總經理拉瑟(Martijn Rasser)直言,無論特朗普將採取何種措施加速國內生產,現實情況是,“美國很難在這樣的領域完全自力更生,不僅是在關鍵礦產方面,在整個技術政策領域都是如此。”
《南華早報》還提到,沃爾茲在論壇上宣稱,新一屆政府將確保向臺灣地區交付價值200億美元的積壓軍售物品,作爲對中國大陸的一種“威懾措施”。
這也是特朗普一再回避的問題之一。在2024年美國大選競選期間,他多次拒絕回答其領導的美國政府是否會“保護”臺灣,相反他要求臺灣向美國支付“防務費用”。
1月14日,中國商務部宣佈將7家美國實體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這7家美國實體爲參與對臺灣地區軍售的海岸間電子公司、系統研究與模擬公司、鐵山解決方案公司、應用技術集團、阿克西恩特公司、安杜里爾公司、海上戰術系統公司。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對此回應稱,近期,美國頻頻向中國臺灣地區出售武器,嚴重違反一箇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嚴重違反國際法,危害臺海和平穩定。美國海岸間電子公司等7家公司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參與對臺軍售,開展所謂軍事技術合作,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中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等法律,依據《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等相關規定,依法追究其不法責任。
發言人表示,中方一貫審慎處理不可靠實體清單問題,僅依法針對極少數危害我國家安全的外國實體,誠信守法的外國實體完全無需擔心。中國政府一如既往地歡迎世界各國企業來華投資興業,並致力於爲守法合規的外資企業在華經營提供穩定、公平和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來源|觀察者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