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歐佩克在其對2026年的首次詳細評估中預測,在印度和中國市場的推動下,石油需求將繼續穩步增長。該組織週三在一份月度報告中稱,到2026年,全球石油消費量將“強勁”增長140萬桶/日,與今年的預期增速持平,且超過供應增長預期。
從理論上講,這應該允許沙特阿拉伯及其歐佩克+合作伙伴恢復停產,最終在未來兩年內恢復每天約200萬桶的產量。然而,部分市場經濟增長放緩的跡象,以及該組織去年未能準確預測需求,削弱了該組織的樂觀前景。
在週三早些時候,國際能源署(IEA)也在發佈的月度報告中表示,由於需求走強和供應面臨新的風險,今年全球石油市場面臨的過剩程度低於此前預期。該機構表示,2025年全球石油庫存將增加72.5萬桶/日,而不是之前預測的95萬桶/日,並略微提高了2024年和2025年的全球消費預測。
歐佩克祕書處在2024年年初的預測要比業內其他機構高得多,在連續六個月的下調中,歐佩克被迫將其預期下調47%。歐佩克成員國對祕書處的樂觀評估幾乎沒有信心,一再選擇推遲重啓停產的計劃。
過去幾年,歐佩克+一直在暫停供應以支撐油價。該聯盟目前計劃從4月開始逐步增加產量,每月增加12萬桶/日,但可能會在3月初評估是否繼續執行該計劃。如果歐佩克+按計劃從第二季度開始逐步恢復生產,今年的全球供應過剩可能會比預期更嚴重。
國際能源署、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團等市場觀察人士預計,即使歐佩克+放棄增產計劃,今年全球石油供應仍將出現過剩。
儘管如此,美國對俄羅斯的全面新制裁以及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對伊朗實施新限制的前景可能會顛覆這一前景。國際能源署在週三早些時候提到,拜登政府上週宣佈的全面新制裁可能“嚴重擾亂俄羅斯的石油供應和分銷鏈”,如果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兌現更強硬立場的承諾,伊朗的石油出口也可能受到限制。
該機構補充說,現在預測潛在損失的具體規模還爲時過早,但如果損失足夠大,這可能會讓歐佩克+的其他成員國繼續實施恢復產量的計劃。
組成歐佩克+聯合部長級監督委員會的主要成員國將於2月3日舉行在線會議以審查市場,然後在隨後幾周內敲定第二季度的計劃。
歐佩克的報告預測,2026年中國的石油消費量將增加27萬桶/日,增幅爲1.6%。印度也將增加27萬桶/日,即4.7%。然而,去年中國的原油進口量再次下降,行業官員推測,隨着中國轉向電動汽車,其石油需求可能很快就會停止增長。
美國政府的能源情報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週二在其對2026年的首次展望中預計,石油盈餘將擴大。由於歐佩克+重啓生產的同時美國、加拿大和圭亞那產量也在增加,明年全球市場預計供應將超出需求80萬桶/日。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