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港股已有8只新股上市,合計募資約57.31億港元。最近一週(1月12日~1月18日),有3家公司上市,0家公司招股,1家公司聆訊,12家公司遞表。
賽目科技、新吉奧房車、宜賓銀行正式上市。智駕仿真測試龍頭賽目科技,首日上漲1.46%;“港股房車第一股”新吉奧房車,首日下跌但近日股價回升至發行價之上;宜賓最大及四川第二大城商行宜賓銀行,首日微漲0.77%。
古茗通過聆訊,或於春節後在港上市。古茗是中國最大的大衆現製茶飲店品牌,本月宣佈向於2024年12月31日名列其股東名稱的現有股東宣派17.4億元的股息。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其預計將在春節後開始接受投資者認購,此次IPO可能募資最多3億美元(約23.4億港元)。
均勝電子、容大合衆、三花智控、峯岹科技、奧克斯、印象大紅袍、東信營銷、海天味業、創新國際、高龍海洋、聚智科技、八馬茶業向港交所遞表。其中,海天味業、三花智控、均勝電子、峯岹科技4家A股公司密集遞表,赴港衝刺A+H。
據LiveReport大數據統計,自2024年以來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已有逾24家,其中3家已成功實現A+H兩地上市,12家已遞表(其中4家完成了境外上市備案),5家已發佈公告但尚未遞表,還有4家據稱也有意赴港。
此外,網塑科技、高龍海洋、迅策科技、石榴雲醫、寶綠特、宜蘭汽配獲境外上市備案通知書。
一、新股上市 (3家)
最近一週,3家公司掛牌上市。
1、賽目科技
1月15日,賽目科技(2571.HK)正式登陸港交所,獨家保薦人爲光銀國際。公司本次全球發售股份的發行比例爲25%,募資總額約4.33億港元,1家基石投資者(中國移動國際)參與,認購1.485億港元,約佔全球發售股份的34.3%。
上市首日,公司股價小幅高開2.39%,午盤一度拉漲近13%,但隨後漲勢又被壓回,最終只收漲1.46%,總市值17.57億港元,H股市值4.39億港元。全天成交772.04萬股,成交額約1.02億港元,首日換手率爲23.16%。
2、新吉奧房車
1月13日,新吉奧房車(0805.HK)正式上市,獨家保薦人爲華泰證券,TradeGo Markets則作爲其承銷商之一。公司本次全球發售股份的發行比例爲25.0%,募資總額約3.05億港元。
上市首日,公司股價以0.98港元低開22.83%,早盤一度回升至1.23港元,但最終力有不逮,未能翻紅;而後盤中股價再次回落至1.0港元附近,此後也無大反彈,新吉奧房車最終收跌22.83%,報0.98港元,最新市值9.41億港元。全天成交873.80萬股,成交金額約917.65萬港元。
3、宜賓銀行
1月13日,宜賓銀行(2596.HK)正式登陸港交所,聯席保薦人爲建銀國際、工銀國際,募資總額約17.83億港元,上次港股上市的銀行股還是2021年9月底的東莞農商銀行。
上市首日,宜賓銀行以2.59港元平開,盤中於發行價附近波動,臨近尾盤才略有波動,最終收漲0.77%,報2.61港元/股,全天成交量爲2568.95萬股,成交金額爲6643.13萬港元,實際換手率約3.73%,總市值119.76億港元。
二、招股 (0家)
最近一週,0家公司開啓招股。
三、通過聆訊 (1家)
最近一週,1家公司通過聆訊。
1、古茗
古茗於2025年1月12日通過港交所聆訊並更新聆訊後資料集,擬在香港主板上市,聯席保薦人爲高盛、瑞銀。公司是中國最大的大衆現製茶飲店品牌,2024年前9月收入64.4億元,淨利潤11.2億元,GMV達166億元。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古茗已開始評估投資者對其香港IPO的興趣,預計將在春節後開始接受認購,可能募資最多3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本月上市前夕,古茗通過董事會及股東決議,向於2024年12月31日名列其股東名稱的現有股東派息17.4億元。
四、遞表公司 (12家)
最近一週,12家公司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其中包括4家A股上市公司。
1、均勝電子
均勝電子於2025年1月16日首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聯席保薦人爲中金公司、瑞銀集團。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智能汽車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411.34億元,淨利潤12.63億元,毛利率15.6%。
公司於1993年12月登陸A股主板,代碼爲600699,迄今已上市超過30年,目前市值超過230億元人民幣。公司自2018年以來通過定增、配股、債券等方式合計再融資152.74億元,上市以來累計分紅約11.73億元。
2、容大合衆
容大合衆於2025年1月16日第2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獨家保薦人爲越秀融資。公司是中國第四大專用打印機供應商,2023年度收入約3.49億元,淨利約0.28億元,2024年前9月收入約2.53億元,淨利約爲0.22億元。
3、三花智控
三花智控於2025年1月15日首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聯席保薦人爲中金公司、華泰國際。公司是全球製冷與汽零領域的龍頭企業,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205.6億元,淨利潤23.2億元,淨利率達11.3%。
公司於2005年6月登陸A股深交所主板,代碼爲002050,IPO募資約2.22億元,隨後20年間通過定增及可轉債累計再融資約111.62億元,累計分紅近74億元,目前市值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
4、峯岹科技
峯岹科技於2025年1月15日首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獨家保薦人爲中金公司。
公司是BLDC電機驅控芯片龍頭企業,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4.33億元,同比增長54%,淨利潤1.84億元,同比增長48%。公司於2022年4月登陸A股科創板,代碼爲688279,IPO募資約18.93億元,目前市值約173億元人民幣,上市兩年多股價已累漲130%。
5、奧克斯
奧克斯於2025年1月15日首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獨家保薦人爲中金。
公司是全球第五大空調提供商,2023年收入248.3億元,淨利潤爲24.9億元(同比增長72.49%),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242.8億元,淨利潤27.2億元。公司曾於2023年完成A股上市輔導。
6、印象大紅袍
印象大紅袍於2025年1月15日首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獨家保薦人爲興證國際。
公司是位於福建省武夷山的國有綜合文化旅遊服務企業,2023年收入1.44億元,淨利潤爲0.48億元(扭虧爲盈),2024年前9個月收入1.05億元,淨利0.34億元。
7、東信營銷
東信營銷於2025年1月15日第2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聯席保薦人爲海通國際及中銀國際。
公司是中國領先的AI營銷公司,以AI、大模型及大數據技術驅動發展。2024年前九個月收入爲20.05億元,同比增長66.41%;淨利潤爲-0.42億元,同比由盈轉虧。
8、海天味業
海天味業於2025年1月13日首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實現A+H上市,聯席保薦人爲中金、高盛、摩根士丹利。
公司是中國調味品龍頭企業,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204億元,淨利48.3億元,淨利率高達23.67%。公司於2014年2月登陸A股上交所主板,代碼爲603288,IPO募資約19.22億人民幣,目前市值高達2350億人民幣(約合2500億港元)。此前據媒體報道,公司本次赴港上市預計募資至少15億美元。
9、創新國際
創新國際於2025年1月13日首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聯席保薦人爲中金公司、華泰國際。
公司是電解鋁及氧化鋁生產商,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109.34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率爲233.35%至17.9億元,毛利率達27.65%。
10、高龍海洋
高龍海洋2025年1月12日第2次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獨家保薦人爲越秀融資。
公司是一家領先的飼料級及食品級魚油精煉及濃縮企業,2024財年上半年收入2.45億港元,同比增長14.76%,淨利潤0.1億港元,同比下滑65.2%。
11、聚智科技
聚智科技於2025年1月17日首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獨家保薦人爲新華匯富。
公司是一家母嬰電子產品製造商,2024年前九個月收入約3.49億元,淨利潤約0.72億元。
12、八馬茶業
八馬茶業於2025年1月17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聯合保薦人是華泰國際、農銀國際、天風國際。
公司是中國最大的高端茶葉供應商。2023年收入爲人民幣21.2億元,淨利潤2.1億元,2024年前9個月收入16.5億元,淨利2.1億元。公司曾在2015年11月24日新三板掛牌,2018年4月摘牌,曾在2021、2022年遞交A股上市申請。
五、境外上市備案
中國證監會發布公告,網塑科技、高龍海洋、迅策科技、石榴雲醫、寶綠特、宜蘭汽配通過證監會境外上市備案,拿到備案通知書。
六、近期港股IPO市場情況
據LiveReport大數據,近10家上市新股平均發行市值爲74.66億,最大市值爲英諾賽科,最小市值爲紐曼思;平均發行PE爲15.56倍,PE處於中位水平;平均申購人數爲18,981人,平均認購倍數爲616.96倍;平均基石佔比爲45.57%,基石平均比例區間波動;
近10只新股暗盤平均上漲3.17%,首日平均下跌2.59%;港股打新正式進入2025年,從近期上市新股表現來看,12月份的打新紅利漸漸消退,個別新股表現走差,如海螺材料科技、紐曼思及新吉奧房車;此外布魯可或是這個打新階段的小終點,接下來就要重新開始新的週期。
文章來源:活報告公衆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