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記者梁佳彤
1月16日晚間,弘業期貨(001236/03678)發佈公告稱,公司大股東弘蘇實業因司法強制執行,在2025年1月3日至1月15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被動減少公司股份1260萬股,減持比例爲1.2505%。
公告顯示,本次減持後,弘蘇實業持有的股份從6415萬股減少至5155萬股,佔總股本比例由6.3658%降至5.1153%。本次被動減持與此前已披露的減持意向、承諾及減持計劃一致,且減持數量在減持計劃範圍內,目前減持計劃尚未全部實施完畢。
弘業期貨剛於1月3日披露,弘蘇實業因司法強制執行,被動減持公司股份1059萬股,佔總股本的1.0506%。權益變動發生在2024年10月9日至2025年1月2日之間。
據天眼查APP,弘蘇實業目前爲公司第四大股東,而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時,弘蘇實業還是公司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爲13.35%。
弘業期貨表示,弘蘇實業不是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本次減持計劃實施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亦不會對公司治理結構及持續經營產生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弘蘇實業此前因被動減持6%股份未披露收深交所監管函。
2024年11月19日,弘蘇實業收到的監管函指出,江蘇弘蘇實業有限公司因司法強制執行,在2023年12月25日至2024年8月19日期間,通過大宗交易和集中競價交易方式被動減持弘業期貨股票共計6046.67萬股,佔總股本的6%。
減持後,江蘇弘蘇持股比例由14.24%降至8.24%。期間,弘蘇實業在持股變動達到1%時履行了信息披露義務,但在變動達到5%時未停止交易並未披露相關信息,違反了相關規定,遭到深圳證券交易所監管。
公開資料顯示,弘業期貨成立於1995年,註冊資本10.08億元,隸屬於江蘇省國資委全資擁有的國有企業江蘇省蘇豪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15年12月,弘業期貨(03678.HK)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022年8月5日,公司登陸深交所主板。
記者查詢發現,自2022年8月弘業期貨在A股上市以來,公司及其員工共被江蘇證監局處罰四次。其中,公司的資產管理業務被“點名”兩次,原因是公司“未切實履行主動管理責任”。
今年9月,因弘業期貨長沙營業部存在員工違規爲客戶的期貨配資活動提供便利並獲取報酬的情形,湖南證監局對該營業部採取責令改正監管措施,對該營業部員工康橋和採取出具警示函監管措施。
財務方面,弘業期貨上市業績就“變臉”,連續兩年度淨利下滑。2022年至2023年,該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減少84.56%、37.07%。
2024年前三季度,弘業期貨業績有所回升,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88億元,同比增長82.17%;歸母淨利潤爲1642.00萬元,同比增長1702.66%;扣非歸母淨利潤爲1390.42萬元,同比增長2338.26%;基本每股收益0.02元。
二級市場上,截至17日13點10分,弘業期貨跌2.88%報10.13元/股,最新市值102.09億元。
(文章來源:深圳商報·讀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