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日報
當地時間1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一項行政令,指示官員制定計劃,解密美國歷史上的三大謎案——前總統約翰·肯尼迪遇刺、前司法部長羅伯特·肯尼迪遇刺以及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遇刺。特朗普並不是首位採取此類行動的美國總統,但相關行動往往“雷聲大、雨點小”。
“一切都會揭曉”
“這是一件大事。很多人已經等待了很長時間,幾年,幾十年。”特朗普在橢圓形辦公室簽署行政令時說,“一切都會揭曉。”
特朗普還對身邊人說:“把這支(簽字)筆給小羅伯特·肯尼迪吧。”
小羅伯特·肯尼迪是羅伯特·肯尼迪之子,約翰·肯尼迪的侄子。在去年美國大選中,小羅伯特·肯尼迪曾作爲獨立候選人,後來“投奔”特朗普,特朗普已提名其爲衛生與公衆服務部部長。長期以來,小羅伯特·肯尼迪一直對父親和伯父遇害的官方調查結果表示懷疑。
白宮表示,遇害者的家人和美國人民“應該得到透明真相”,儘快公佈相關文件“符合公衆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相關文件不會立即曝光。針對約翰·肯尼迪遇刺案,在行政令發佈之日起15天內,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和司法部長將與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和總統顧問協調,向總統提交一份計劃,“全面、完整地公佈相關記錄”。
對於羅伯特·肯尼迪遇刺案和馬丁·路德·金遇刺案,時間限制爲45天。
迷霧重重
這三大謎案都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分別是:
其一,1963年11月,美國時任總統約翰·肯尼迪在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市乘車經過達拉斯埃爾姆大街時遭槍擊身亡。
官方調查稱,兇手只有退役海軍陸戰隊士兵李·哈維·奧斯瓦爾德一人,但很多美國人認爲這只是個“煙幕彈”,與美國中央情報局(CIA)、黑手黨等有關的陰謀論甚多。此外,在約翰·肯尼迪遇刺兩天後,奧斯瓦爾德在警方嚴密戒備下當衆被傑克·魯比開槍擊斃,令案件更加撲朔迷離。
其二,1968年6月,約翰·肯尼迪的兄弟羅伯特·肯尼迪在加州競選總統時遇刺。官方調查稱,兇手是巴勒斯坦裔難民西爾漢,他被判一級謀殺罪,仍在獄中服刑。
但是,針對父親和伯父遇害,小羅伯特·肯尼迪曾將幕後黑手指向CIA。
其三,就在羅伯特·肯尼迪遇刺兩個月前,美國著名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市遇刺。官方調查稱,兇手是白人民族主義者詹姆斯·厄爾·雷。
但有馬丁·路德·金家族成員稱,這也不是一起“獨狼行動”,而是屬於一個更大的陰謀。詹姆斯·厄爾·雷曾承認謀殺馬丁·路德·金,但後來放棄認罪,直到1998年在獄中去世前都堅稱自己清白。
這三大謎案確實存在諸多疑點,美國政府對真相的遮掩爲各種陰謀論火上澆油。
在此背景下,美國時任總統老布什1992年簽署一項法案,要求與約翰·肯尼迪遇刺案相關的政府檔案須在25年內公開。但這項法律也給後來的總統留了一個“後門”:假如總統認爲這麼做會損害情報、執法、國防或外交關係安全,也可以選擇不公佈。
2017年,首次出任總統的特朗普以“可能損害國家安全”爲由,選擇暫不公開數百份檔案,未能充分兌現承諾。據稱特朗普當時受到CIA以及聯邦調查局(FBI)遊說。
過去四年,美國總統拜登下令公佈一些檔案,但有許多內容被塗黑。在總計數百萬份文件中,有數千份仍然部分或完全保密。據悉,其中許多來自CIA,保密理由之一是保護線人,他們可能仍在世。
2024年,特朗普在競選總統期間再次表示將解密相關檔案。可以說,這件事“輪到”了特朗普。
影響幾何
上任不久,特朗普便落實行動。
有觀點認爲,特朗普此次發佈行政令一方面作出書面承諾,另一方面,行政令的具體執行纔是關鍵,而這一過程纔剛剛開始,而且存在諸多未知數。
對於解密檔案的影響,輿論也從兩方面看待。一方面,以往經驗表明,解密過程不太可能爆出“猛料”、“實錘”,不太可能平息陰謀論。
另一方面,解密檔案仍有可能增進公衆對三大謎案的瞭解,一些細節可能點燃公衆興趣。
“總有可能會有什麼東西漏出來,那將是冰山一角,它將揭示真相。”弗吉尼亞大學政治中心主任、《肯尼迪半個世紀》一書作者拉里·薩巴托說。
責任編輯:王若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