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郵政快遞報
“隨着歐洲通貨膨脹的緩解和利率下降,以及多個大型資產組合即將進入市場,2025年歐洲的物流市場前景樂觀。”最近,全球投資公司Brookfield的歐洲物流投資組合管理主管Ben Segelman對歐洲物流業發展進行了分析。他表示,近幾個月來,物流投資市場活躍度提升,企業尤其重視供應鏈的優化和穩定,重視自動化、數字化和可持續發展。
越來越多的企業將供應鏈視爲一種戰略資產。具有戰略意義的物流地產愈加搶手,加之人工智能需求的增長推動了數據中心的蓬勃發展,對“互聯土地”的競爭將異常激烈。
對“互聯土地”的爭奪將推高物流地產租金價格,因此,前瞻性規劃變得至關重要,企業決策應考慮未來10至20年的影響。靈活的物流戰略將是駕馭未來業務的關鍵。
歐洲因通脹導致成本高企而擱置的物流項目今年或將重啓,如“近岸外包”將迎來機遇。爲應對物流市場的復甦,企業應優化從採購到履單的整個供應鏈關鍵解決方案。
隨着物流地產需求的變化和獲取土地的挑戰越來越大,地產業主的角色也需要轉變。Ben Segelman表示,業主不僅要把土地租出去,而且要在土地收購、開發和運營過程中成爲有價值的戰略合作伙伴,使得租賃企業能夠利用地產管理公司的本土化知識來獲取土地儲備,更好地實施物流戰略。
在選擇智能物流基礎設施時,選址是至關重要的。擁有高效、低碳的運輸路線是許多企業的首要考慮因素。而位於高速公路、機場和水路等交通便利的配送路線附近的地塊越來越少。此外,擁有良好通勤連接和便利設施的物流地塊也是吸引和留住員工的關鍵。因此,多用途的物流園區成爲解決問題和滿足需求的戰略地塊。多家企業可以在園區內共享基礎設施和設備,也可以共享能源網、電動汽車充電站和太陽能電池板等資源,從而符合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
2025年,“按需建造”項目也將是歐洲物流企業的重點。現有建築很難按照新的市場需求改造,而量身定製的樓宇和倉儲空間使企業能夠將自動化、數字化和可持續發展等增長動力融入其運營和基礎設施。
Ben Segelman稱,“前瞻性思維”影響着企業未來戰略。企業應注重通過與當地夥伴合作來建立穩健而富有彈性的供應鏈。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