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 潔 方凌晨
近段時間,金融資產投資公司(以下簡稱“AIC”)股權投資基金在天津、南京、深圳等多地相繼落地。作爲國有商業銀行體系內持牌開展股權投資的金融機構,AIC爲銀行資金參與股權投資市場、支持科技創新提供了重要渠道。
自2024年9月24日AIC股權投資試點擴圍以來,各地AIC股權投資基金“跑步”進場,意向性基金規模已超3400億元。
在受訪人士看來,作爲國有大行股權投資的“新打法”,AIC佈局股權投資基金能夠實現“一舉多得”的效果。這不僅爲AIC自身帶來了新的展業機遇,還爲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發展引入源頭活水,也有利於撬動更多社會資金支持科技創新。不過,AIC大規模參與股權投資仍面臨着一定的挑戰,如何發揮好國有大行資源優勢助力股權投資,或成爲下階段AIC角力的重點。
千億元級增量資金
馳援市場
目前,我國共有工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銀投資”)、農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中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銀資產”)、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信投資”)和交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5家AIC,分別由5家國有大行全資設立。
上述5家AIC均成立於2017年,成立之初主要是爲了化解金融風險,專門從事市場債轉股及配套支持業務,解決銀行不良資產和企業槓桿率較高的問題。2020年,原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陸續批准5家AIC通過其附屬機構,在上海開展不以債轉股爲目的的股權投資,AIC股權投資業務快速發展。
2024年9月24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相關政策,明確將AIC股權投資試點範圍由上海擴大至北京、天津、重慶、南京等18個大中型城市,同時放寬股權投資金額和比例限制。
新政出臺之後,AIC紛紛積極推進股權投資擴大試點工作,支持科技創新。記者瞭解到,前期AIC密切對接政府引導基金、國有企業、市場化母基金、金融機構等合作方,逐一溝通基金合作方案。例如,截至2024年底,中銀資產已完成北京、蘇州、杭州、南京、廈門等城市8支股權投資試點基金的工商設立;建信投資則成立工作專班,聯動試點城市建行分支機構,已在北京、蘇州、合肥等城市設立首支AIC股權投資基金。
近期,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召開2025年監管工作會議時提到,AIC股權投資試點擴圍至18個城市,簽約意向性基金規模超過3400億元。
這也爲AIC發展帶來了多重機遇。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團隊認爲,AIC股權投資試點範圍擴大有利於AIC豐富業務佈局、改善客戶結構、提高盈利能力。
具體來看,AIC股權投資試點擴容後,業務進一步豐富,且政策保留了未來試點地區進一步擴容的可能,股權投資有望成爲AIC的又一支柱業務。股權投資試點擴容也將助力AIC提高盈利能力,AIC此前的淨營業收入主要來自債轉股項目投資收益,面臨資產收益率低、退出週期長等困難,股權投資試點擴容將助力改善這一情況。
撬動更多資本
佈局新興產業
國有大行旗下AIC加速佈局股權市場,不僅有望爲私募股權投資行業帶來新的活力,也將爲戰略性新興產業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此次擴大試點,也適當放寬了股權投資金額和比例限制。將AIC表內資金進行股權投資的金額佔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比例由原來的4%提高到10%,投資單隻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金額佔該基金髮行規模的比例由原來的20%提高到30%。
在業內人士看來,AIC試點政策爲股權投資行業特別是爲GP(普通合夥人)在募資端和投資端打開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AIC股權投資試點擴大以及AIC股權投資基金的密集落地,對整個股權投資市場而言是利好消息,對於創業創新活動以及創業者自身來說,也具有非常積極的影響。因爲AIC股權投資基金規模比較大,資金屬性也是目前行業所看重的耐心資本。”北京清控水木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母基金研究中心創始人唐勁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在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團隊看來,試點範圍擴大有利於AIC撬動更多社會資金加強對科技創新企業的融資支持。憑藉專業知識和相關經驗,AIC可參與被投資企業的公司治理工作,幫助科技創新類企業實現價值。
一家大型商業銀行相關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推進股權投資試點工作的過程中,項目主要來自於AIC自身的客戶或一些國資平臺,以及AIC過去業務的積累。AIC的母行集團也會推薦符合AIC偏好的客戶。AIC也會擴大區域,通過與母行以外的銀行合作等方式主動挖掘項目。”
從項目具體投向來看,AIC將目光投向了科技創新領域,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例如,工銀投資目前已儲備對接百餘個優質科創項目,重點覆蓋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截至2024年末,中銀資產已儲備優質科創企業項目超過100個,重點覆蓋商業航天、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裝備等新興賽道,並完成多個項目的立項和投資審批。
發揮國有大行
資源優勢
一直以來,業界呼籲更多銀行、保險資金作爲耐心資本流入股權投資市場。隨着國有大行旗下AIC股權投資試點範圍擴大,更多資金有望入局。
根據執中數據科技(蘇州)有限責任公司數據,2024年金融機構LP(有限合夥人)共出資274筆,合計2141.13億元,出資結構以銀行業和保險業機構爲主。其中,銀行業機構出資1100億元,佔比爲51.39%;保險業機構出資722.68億元,佔比爲33.75%。2024年銀行業機構出資規模大幅增長,較2023年提升94%,反超保險業機構出資規模,這離不開政策對AIC出資的鼓勵。
不過,作爲銀保類基金,AIC股權投資基金大規模落地目前仍面臨一定的挑戰。熙誠致遠私募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事許峻銘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坦言:“銀保類資金有着不同於股權類投資的屬性特點和合規要求,偏‘債’性資金如何支持高風險的股權項目需要系統性、全盤性考慮。”
另有銀行人士提到,股權投資業務的回報週期更長、風險更高,如何設計合理的激勵機制,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也是AIC普遍面臨的問題。
業界人士也對行業發展的痛點難點給出了有關建議,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團隊認爲,AIC可從優化績效考覈體系、建立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等方面發力。例如,根據市場變化和公司發展需要,及時調整考覈標準和方法;對潛在的投資項目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並強化投後管理,定期對投資項目的進展情況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投資策略。
許峻銘表示:“銀行、保險資金也各有所不同,保險資金具有更高的收益訴求、更長的期限限制以及更廣的配置要求,相比之下銀行存款餘額約300萬億元,即便有很少比例的短期資金可以轉換爲權益類長期資金,也能發揮乘數效應。”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團隊認爲,母行資源優勢能夠轉化爲AIC的重要競爭優勢。商業銀行集團方面可強化支持,例如,積極支持AIC的資本補充,確保其有足夠的資金進行股權投資,併爲其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和管理建議,協助AIC加強投後管理。母行也可利用自身客戶資源和網絡優勢,爲AIC提供市場拓展和業務合作機會,併爲客戶提供包括股權和債權在內的綜合金融服務。
責任編輯:張文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