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電影春節檔自1月19日上午開啓預售後,便連續刷新歷史紀錄。據貓眼專業版數據,當日12點48分,春節檔預售首日成績超2024年,14點41分,春節檔新片預售總票房破億元,僅用時5小時41分鐘,刷新中國影史春節檔預售最快破億元紀錄;1月20日9點16分,春節檔預售總票房破2億元,刷新中國影史春節檔預售最快破2億元紀錄;1月21日18點50分,春節檔預售總票房破3億元,繼續刷新中國影史春節檔預售最快破3億元的紀錄。
截止到1月25日0時許,2025年電影春節檔的預售總票房已接近5億元。“現在離大年初一還有四五天的時間,照此速度,最終的預售成績有望超過10億元。”一位影院管理公司的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說道。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計劃在2025年春節檔上映的6部新片中,出品方數量也較此前動輒七八家甚至十餘家的情況有了顯著減少。如《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的出品方爲4家;《哪吒之魔童鬧海》的出品方有5家,但其中4家爲光線傳媒及其關聯公司;此外,《蛟龍行動》有4家;《唐探1900》爲6家;《熊出沒:重啓未來》與《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均爲7家。
“出品方數量越少,說明項目的主控方對影片的信心越強,他們希望能佔有更多的份額。從中也可以看出上游公司對今年春節檔的信心。”上述人士說。
預售票房持續火熱
“今年預售首日就已刷新了中國影史春節檔最快破億、最高票房的紀錄,我們有理由相信蛇年春節將會掀起舉國上下的觀影熱潮,歷史上春節檔的票房紀錄是2024年春節檔80.16億元,單日最高票房由2021年春節檔創下,爲16.92億元,非常期待今年能夠看到更多紀錄被打破,也期待今年看到一個史上最高口碑的春節檔。”參與2025年春節檔某部影片宣發的金程(化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
讓他如此看好2025年春節檔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影片對觀衆的吸引力明顯增強。春節檔開啓預售當天,大盤累計預售1.85億元,這個成績也刷新了影史春節檔預售開啓首日最高票房紀錄,要比2024年同期的成績高出1倍多。從購票人羣畫像來看,預售開啓首日,三人及以上結伴觀影的觀衆比例超過四分之一,相較2024年同期提升5%,說明2025年春節檔影片對合家觀影更具吸引力,觀衆更願意和自己的家人、孩子、朋友一起走進影院觀影。
二是雖然影片時長創下新高,且多爲工業化視效大片,但從預售的電影票價來看,卻沒有顯著變化。
記者瞭解到,2025年春節檔影片平均時長超過137分鐘,刷新中國影史春節檔片長最長紀錄,但有多部視效大片製作精良,且最低票價與2024年保持一致,加上在國家電影局的指導下,各地政府、電影局以及片方、購票平臺的消費補貼和平臺票補,當前觀衆購票價格非常實惠,部分影院出現多部影片可以19.9元購入,可以說是“加量不加價”。
貓眼娛樂市場分析師賴力表示:“今年春節檔被業界稱爲近幾年綜合實力最強的一屆,待映的6部影片每一部都來頭不小。《哪吒之魔童鬧海》是2019年暑期檔以及年度票房冠軍《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續作,前作票房累計超50億元,位列中國影史票房榜的第四名,口碑票房雙豐收。《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是2023年暑期檔電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的續作,前作在當年也收穫了超過26億元的票房,引發熱烈討論。《唐探1900》是”唐人街探案“這個IP再次定檔春節的全新力作,前三部《唐人街探案》電影累計票房超過了87億元,在下沉市場具備較高的熱度。《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是徐克導演的武俠新作,改編自金庸先生家喻戶曉的同名小說,演員陣容強大,熱度更是一路領跑。《蛟龍行動》是2018年春節檔影片《紅海行動》的續作,後者在當年春節檔憑藉強大的後勁最終成爲春節檔乃至年度冠軍,總票房超36億元。《熊出沒·重啓未來》實力同樣不容小視,作爲春節檔的常駐系列,‘熊出沒’系列大電影在過去多年已經累計超過了77億元票房,2024年春節檔,上一部《熊出沒·逆轉時空》的最終票房更是接近20億元。因此,可見今年春節檔的所有影片,基本都有強大的IP基礎,受衆羣體廣泛,市場潛力巨大。而從類型上看,今年春節檔涉及喜劇、動畫、動作、劇情、戰爭、武俠、神話、懸疑等多個類型,題材豐富,同樣令人備受期待。有強大的IP打底,如若這批影片的口碑同樣出衆的話,我們也期待今年春節檔的最終票房能夠再創新高。”
博納欲翻身光線志在必得
讓業界欣喜的還有上游公司對2025年春節檔的信心。這直接體現在影片出品方的數量上。
記者瞭解到,在過去十年裏,中國電影市場的影片出品方數量呈現逐年增多的趨勢。在2024年的北京國際電影節上,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就曾表示:“出品方的數量多到甚至一張紙上都放不下了。”
在這背後,一方面是國內部分影視公司自身在資源、資金等方面實力不足,需要與其他公司合作;另一方面則是影視項目風險較大,參與者越多,能儘可能多地分散風險。
在2024年春節檔,票房冠軍《熱辣滾燙》的出品方有8家,聯合出品方有16家;票房亞軍《飛馳人生2》的出品方有9家,聯合出品方也有9家;票房排第三的《第二十條》的出品方數量則多達18家;排第四的《熊出沒:逆轉時空》的出品方有7家,聯合出品方則有16家。
對比前文列出的2025年春節檔影片的出品方數量,可明顯看出上游影視公司對2025年春節檔資源投入力度之大以及信心之足。
具體從每部影片來看,預售成績排在第一的《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的出品方有4家,其中2家是中國電影(600977.SH)及其關聯公司,另外2家則是橫店影視(603103.SH)與聯瑞影業。中國電影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爲30.16億元,同比減少28.38%,淨利潤1.98億元,同比減少60.75%;橫店影視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16.16億元,同比減少17.27%,淨利潤爲1738.7萬元,同比減少92.63%,而根據橫店影視於1月18日發佈的2024年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2000萬元至-9000萬元,將出現虧損。
《哪吒之魔童鬧海》背後的主要出品方爲光線傳媒。該公司是2024年前三季度國內影視行業屈指可數的實現營收與淨利潤雙增長的公司之一。但若從季度環比來看,第一季度營收10.7億元,淨利潤4.25億元;第二季度營收2.64億元,淨利潤0.48億元;第三季度營收1.08億元,淨利潤-0.12億元。環比呈現巨大的下滑幅度。
《唐探1900》的出品方中,上市公司包括萬達電影(002739.SZ)、貓眼娛樂(01896.HK)、中國電影、中國儒意(00136.HK)。其中,萬達電影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98.47億元,同比減少13.23%,淨利潤1.77億元,同比減少84.32%,根據該公司2025年1月18日發佈的業績預告,2024年全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預計爲8.5億元—9.5億元,而2023年則是盈利9.12億元;貓眼娛樂2024年上半年收入21.71億元,同比減少1.19%,淨利潤2.85億元,同比減少29.96%;中國儒意2024年上半年收入18.4億元,同比增長128.15%,淨虧損1.15億元,但同比收窄56.28%。
《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的出品方中,上市公司主要有北京文化(000802.SZ)、阿里影業(01060.HK)。北京文化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9936.67萬元,同比減少28.06%,淨虧損3991.2萬元,同比收窄72.35%,另據該公司2025年1月24日晚公佈的業績預告,全年預計虧損1.33億—1.96億元。阿里影業在2024年4月1日至9月30日收入爲30.5億元,同比增長17%,歸屬公司所有者的利潤爲3.36億元,同比減少27%。
《蛟龍行動》則是博納影業(001330.SZ)籌備數年的重點項目,也是該片的主要出品方和發行方。博納影業在2024年推出的《傳說》與《紅樓夢之金玉良緣》,市場表現均不理想,兩部影片的豆瓣評分均不到5分,合計票房甚至不足1億元,受市場行情以及主控影片表現不佳的影響,博納影業預計2024年將虧損6.37億—8.81億元。
《熊出沒:重啓未來》的出品方中,上市公司主要有橫店影視、中國電影、萬達電影、中國儒意,2024年前三季度或上半年的業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而從預售情況來看,中國電影、萬達電影、中國儒意、橫店影視均參與了兩部影片的出品,收入來源也將更多元。光線傳媒佔有大部分份額的《哪吒之魔童鬧海》預售票房排第二名,如果該片票房大賣,那麼光線傳媒無疑將成爲春節檔的最大贏家之一。
而博納影業此番押寶的《蛟龍行動》“初戰”不利,預售票房約2900萬元,在全部六部影片中排第五位,不及第四名《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的一半。“《蛟龍行動》的前作《紅海行動》在2018年的春節檔,預售以及上映前幾日的票房也排名不高,但是憑藉高口碑,最終實現對其他影片的反超,成爲票房冠軍。如果《蛟龍行動》的口碑好,從長線表現來看,也是有可能重現前作的反超走勢的。”上述影院管理公司的人士說。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