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之王”泡泡瑪特,把銀飾賣出了黃金價? | BUG

新浪財經
02-04

  文|新浪財經 閆妍

  作爲年輕人玩出的“千億巨頭”,泡泡瑪特再次錨定新發展方向——珠寶江湖。

  1月中旬,泡泡瑪特不僅官宣推出“一個爲點亮生活樂趣而生”的全新珠寶品牌“POPOP”,還同期宣佈了1月15日—2月14日期間兩場位於上海和深圳的品牌快閃活動,並迅速成爲了春節期間年輕人的熱門打卡地之一。

  在介紹頁面來看,POPOP的首飾大多采用的是S925銀、合成立方鋯、水晶等材料,最大的特色在於所有飾品的設計都基於泡泡瑪特的大熱IP,包括Molly、小野、Skullpanada、Labubu等5個系列,一經推出迅速吸引了大量潮玩粉絲的關注和搶購。

  但在社交媒體上,POPOP珠寶也因價格問題遭到了不少吐槽。一位泡泡瑪特粉絲告訴新浪財經,“最便宜的吊墜要249元,一條串珠賣699元,限量款項鍊要2699元。”她評價,“純割粉絲韭菜。”

  從幾十塊錢的盲盒快樂,到動輒上千元的珠寶首飾,在IP賦能方向無往不利的泡泡瑪特,這次的新生意消費者會繼續買單嗎?

  銀飾賣出黃金價,被粉絲吐槽“割韭菜”

  盲盒之王泡泡瑪特涉足珠寶,吸金能力仍然不可小覷。

  得知泡泡瑪特新推出的飾品品牌POPOP快閃店落地上海,深度潮玩愛好者笑笑(化名)迫不及待去打卡,“設計超級精緻,我去那天很多人在試戴詢價,還是好賣的,第一天Labubu部分款式就斷貨了,店員說會不斷補貨。”

  讓她“快速掏錢”的另一個原因,還在於這批飾品具備着“稀缺性”。“目前POPOP的飾品只能在快閃店內可以購買,沒有線上購買的渠道,這意味着快閃結束就沒有其他渠道可以購買了,說不定會成限量款。”

  在閒魚上,已經有“黃牛”做起了泡泡瑪特飾品的代購服務,每單收取50元錢代購費用。目前POPOP飾品的溢價能力還比較有限,並沒有出現如Monster Zimomo 3代等大爆款在二手平臺上幾倍、幾十倍價格被轉賣的盛況。

  還有人喊出了“原價代購”,買方只需支付郵費和平臺手續費,一位代購告訴新浪財經,“這麼做就是爲了賺點積分。”據瞭解,泡泡瑪特會員可以通過積分,兌換限定款盲盒、周邊及現金券。

  但並不是所有粉絲都欣然買賬。Molly的粉絲小娟則拒絕爲這些IP首飾的溢價買單,“幾十塊錢的潮玩我可以爲情緒價值去買單,但珠寶還是要看材質和保值,用買金子的價格買925銀,個人覺得這個韭菜我就不當了,哪怕是18K金這個價格我可能還會心動。”

  事實上,這並不是泡泡瑪特第一次向更高附加值的珠寶品類發力。

  根據歐睿數據,2010—2024年,中國珠寶市場規模整體呈增長態勢。2010年珠寶市場規模約爲3000億元,此後呈逐年上行態勢。

  此前,泡泡瑪特靠着與周生生品牌的聯名合作,已經在珠寶界積累了一定口碑。2023年5月,泡泡瑪特與周生生推出聯名黃金飾品;2024年12月,又以“周遊奇夢”爲主題,推出六大主題足金吊墜及Charme串珠系列,相關聯名產品銷量都十分火爆。

  2024年6月,泡泡瑪特旗下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變更了經營範圍,新增了珠寶首飾零售等業務。在POPOP珠寶品牌正式面世前,泡泡瑪特的飾品偶爾會以快閃的方式出現。譬如今年1月初的北京MEGA COLLECTION 三里屯快閃店,就有泡泡瑪特相關IP飾品的身影。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泡泡瑪特進軍珠寶市場,是希望進一步提升IP的商業化空間,將粉絲對於喜愛IP的情感投射從幾十元的盲盒,轉化到更高價位的消費,吸引更高消費能力的羣體,進而完成從“潮玩玩具”到“輕奢消費”的跨越。

  德邦證券表示,泡泡瑪特開創新品牌popop、進入飾品行業,重點推出molly、skullpanda及小野三大IP,體現品牌設計感。產品定價在249-2699元之間,採用S925銀、14K金、納米石、合成立方氧化鋯、黑瑪瑙等材質,並在常規飾品的基礎上,通過串珠、可開合磁吸兩種佩戴打造產品創新。我們認爲,此次快閃店是公司新業務的又一嘗試,持續完善IP商業化。

  盲盒經濟遇冷,急尋第二增長點

  泡泡瑪特盲盒的賺錢能力,令衆多傳統行業望塵莫及。

  2017年,泡泡瑪特的總營收只有1.58億元,但到2023年,這一數字已經飆升至63.01億元,增長了近40倍。2020年至2023年,泡泡瑪特的毛利率分別爲63.42%、61.43%、57.49%和61.32%。2024年中報顯示,泡泡瑪特的淨利潤達到9.64億,增速高達61.98%。其毛利率更是達到63%左右。

  泡泡瑪特不僅在國內市場佔據領先地位,還在海外市場取得了顯著的突破。2024年第三季度,泡泡瑪特的海外收益同比增長440%~445%,顯示出其強大的市場拓展能力。

  但在風頭無兩的背後,泡泡瑪特生意模式背後的隱憂也越發顯現。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盲盒產品的收入一度佔公司總營收的84.2%。雖然近年來該公司在IP運營、主題樂園和海外市場方面有所佈局,但盲盒依然是其最核心的收入來源。

  這兩年,國內潮玩市場和盲盒經濟的熱度已經大不如前。據灼識諮詢統計,2023年中國潮玩市場增速降至29%,遠低於2021年的97%。

  潮玩市場競爭白熱化瘋狂內卷,推低價產品、拓展海外市場、豐富IP內容成了潮玩品牌搶佔市場的組合拳,國內年輕人對潮玩去魅且有了更多選擇,市場情緒也從狂熱到自嘲“韭菜盒子”。隨着國內市場的熱度逐漸降溫,曾經一盒難求的盲盒,現在卻常常滯銷,市場已逐漸顯露出了疲態。

  泡泡瑪特超高的會員復購率一直是其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但據財報顯示,泡泡瑪特會員復購率在持續下降,從2019年的58%下降到2023年的50%,2024年上半年降至43.9%,較去年底下降6.1個百分點。

  這也意味着,泡泡瑪特急需降低對盲盒單一商業模式的依賴,尋找到第二增長引擎,構建更深層次的IP生態系統。

  近年來,泡泡瑪特一直在拓展其IP的邊界和想象力。除了飾品,泡泡瑪特還將觸角伸到了毛絨玩具、積木、卡牌等領域,以及文具、家居用品、服裝等衍生品,以求在年輕消費羣體中保持熱度。

  與此同時,泡泡瑪特也在主題樂園、影視、手遊等多方面做出嘗試。泡泡瑪特CEO王寧曾表示,IP產業最大的優點是它的延展性較高,它可以鏈接的產業也比較多,而泡泡瑪特真正的價值在於IP的產業價值。

  時至今日,泡泡瑪特的野心早已不止於潮玩,而是一個“娛樂王國”。

  1月15日,王寧在“爲中國經濟點贊——企業家之夜”上表示,“以前總說我們想要去學習迪士尼這樣一家IP的企業,能夠成爲中國的迪士尼。但是慢慢地我們也希望我們不再說要成爲中國的迪士尼,希望有一天我們能成爲世界的泡泡瑪特。”

  但在泡泡瑪特的宏大布局中,目前這些多元化之舉,距離成爲替代潮玩的新增長點還有不小的差距。此次轉型珠寶江湖,能否爲泡泡瑪特找到一個新的發展確定性,尚需時間的檢驗。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尉旖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