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清食品旗下方便麪也不好賣了!
2月5日,日清食品 ( 01475.HK )發佈盈利警告,預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將錄得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介於1.95億港元至2.05億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約3.3億港元。
至於預計年度溢利減少的原因,日清食品公告中表示,主要是由於根據香港會計準則第36號確認介於1.3億港元至1.4億港元的資產減值而導致之一次性及非現金費用所致。
日清食品稱,相關減值費用主要包括:與中國內地及香港8個盈利能力較低的互補業務(如非油炸面類及冷凍食品)生產設施有關的物業、廠房及設備減值虧損約8500萬港元;中國內地分銷業務的商譽及無形資產減值虧損約3500萬港元;此外,由於本地物業市場疲軟,公司就作香港倉庫用途之收購的若干使用權資產錄得重估虧損約1500萬港元。
儘管這些減值費用對淨利潤產生了較大影響,日清食品表示,如果不考慮上述一次性減值虧損,公司的經營業績仍然穩健。2024年度的經調整EBITDA(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預計在6.05億港元至6.15億港元之間,與2023年的6.08億港元基本持平。此外,2024年度的毛利預計在13.1億港元至13.2億港元之間,毛利率預計在34.0%至35.0%之間,與2023年的34.0%相比保持穩定。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爲13億港元。
同日,日清食品還披露了公司控股股東Nissin Foods Holdings Co.Ltd.( 日本日清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9個月的未經審覈財務業績。數據顯示,日本日清前三季度在中國業務分部的收入爲535.29億日元,同比增加9.6%;經營溢利28.39億日元,同比減少47.2%。
公開資料顯示,被稱爲方便麪“鼻祖” 的日清食品,1958年其創始人安藤百福始創全球首款即食麪“雞湯拉麪”。日清食品於2017年在香港上市,其旗下品牌最爲消費者熟悉的便是合味道、出前一丁及UFO炒麪。
中國市場在日清食品發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24年上半年,中國內地業務佔據日清食品集團總收入的61.3%。然而,日清食品在華收入下滑趨勢在近幾年已日漸凸顯。
事實上,從2021年開始,日清食品在中國內地的業績增速便持續下滑,2021年下滑爲14.3%;2022年其在中國內地的收入增速再次大幅下滑至2.1%;2023年,日清食品在中國內地市場收入減少5.3%。
2024年前三季度,日清食品在中國內地市場的收入同比減少2.7%,在中國香港及其他亞洲地區業務收入同比減少3.9%。公司解釋稱,收入下滑乃由於消費者信心疲弱及人民幣兌港元貶值所致。
作爲日清食品在中國市場的主推品牌,合味道方便麪曾一度受到歡迎,但最近幾年,合味道在中國似乎不太好賣了。
梳理日清食品歷年業績報告,日清食品持續強調要堅持進行“高端化”策略。與康師傅、統一普遍售價4元左右的碗麪相比,日清食品旗下合味道等品牌杯麪售價在6元及以上。
業內人士分析稱,隨着白象、今麥郎等品牌逐步進入高端市場,在逐漸壓縮日清的市場份額。面臨國內方便麪市場的激烈競爭,以及消費者對品質和口感的追求不斷提高,未來日清食品如何定位自己的高檔方便麪產品,以及制定更加精準的市場策略,對扭轉日益下滑的業績而言,就顯得尤爲關鍵。
(文章來源:深圳商報·讀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