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發佈公告,自1月16日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以來,國際市場油價波動運行,按現行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測算,2月6日的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與1月16日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相比,調價金額每噸不足50元,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本次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未調金額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衝抵。
春節長假結束,國內油價停止漲勢
本輪國內油價調整是2025年的第3次調整,也是春節後的首次調整。
在此前的三個月中,油價經歷了從“三連擱淺”到“兩連漲”的趨勢轉變,1月16日的調整還出現了近16個月以來的最大漲幅(汽油價格每噸上調340元,柴油價格每噸上調325元),也導致燃油車主出行成本持續增加。
在本輪包含了8天春節假期的“最長週期”內,油價調整參考的原油變化率在正值區間內不斷收窄,最終收於0.73%,相對應的汽、柴油價格上調幅度爲30元/噸,未達到50元/噸的調價最低標準線,因此出現了年內的首次擱淺。
算上前兩次上調,今年以來,國內汽油價格每噸累計上調410元,柴油價格每噸累計上調395元。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方面,除油價一直較高的海南、西藏外,其他地區92號汽油價格主要集中在7.5元/升-7.9元/升之間,95號汽油價格主要集中8元/升-8.5元/升之間。
對於下一輪油價調整方向,隆衆資訊分析稱,下一輪調價週期將以較大跌幅開局,考慮到近期頻出的利空政策,預計成品油價格最終下調的概率較大。根據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十個工作日”的調整原則,下一輪油價調整時間爲春節假期過後的2月19日24時。
特朗普關稅來襲,國際油價衝高回落
今年年初,國際油價以強勢上漲開局,布倫特原油、WTI原油均在10多天的時間內漲超10%,一舉衝至去年八月以來的新高。不過,就在1月15日布倫特原油達到82.63美元/桶,WTI原油價格觸及79.39美元/桶的價格高點後,油價即持續回落。尤其在特朗普於1月20日就任美國總統,併發布了一系列刺激油氣增產的行政令後,油價跌幅進一步擴大。2月1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加徵關稅,雖然關稅落地仍存博弈空間,但原油市場明顯再次受到衝擊。根據卓創資訊能源研究員李心悅的分析,市場普遍預期美國加徵關稅會加大經濟下行壓力,拖累需求令油價走弱,再加之特朗普要求歐佩克增產以降低油價,近期油市情緒明顯偏向謹慎,原油價格整體呈現震盪下跌走勢。
不過,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佈的數據,美國商業原油庫存水平處在相對較低的位置,對油價形成了一定支撐。此外,據路透社報道,特朗普已於美國當地時間2月4日恢復了對伊朗的“極限施壓”政策,其中即包括加大制裁力度,將伊朗的石油出口降至零,這也再次引發了市場對供應趨緊的焦慮。值得注意的是,作爲美國原油的重要供應國,特朗普“對來自加拿大的能源資源徵收10%關稅”的政策正對美、加兩國的石油貿易形成持續影響,申銀萬國期貨能化高級分析師董超表示,美國目前對加拿大的進口原油仍有較大依賴性,短期內美國國內的頁岩油也無法替代加拿大,包括墨西哥的重質油,目前來看,這些商品仍會流入美國,並導致美國成品油價格大幅飆升,美國消費者將承擔更高的油價。在中石油經研院近期發佈的《2024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中則提到,特朗普的上臺將對國際油價形成“短空長多”的影響,一方面美國油氣增產導致供給增加,加徵關稅則影響需求回暖,短期來看國際油價會承受較大壓力;但另一方面,特朗普上臺後即退出了旨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並撤銷了拜登政府多項支持清潔能源、綠色轉型的政策,全球能源轉型、化石燃料退場的步伐也將因此放緩,石油需求達峯的時間點也可能後移,從長期來看,這對油價提供了更多利好。至少從2月初的情況來看,“短空”的效應已有所顯現,截至2月6日,布倫特原油價格降至75美元/桶以下,較一月中旬高點降超9%,WTI原油價格也降至71美元/桶左右,較一月高點跌了約10%。
對於2月的油價走勢,隆衆資訊方面認爲,隨着原油需求預期減弱,2月油價下行壓力較大。卓創資訊方面亦表示,2月是傳統需求淡季,在需求偏弱、供應端不確定性較大的背景下,油價或將有所走弱,波動性也可能進一步加劇。(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胡珈萌,編輯|劉洋雪)
更多宏觀研究乾貨,請關注鈦媒體國際智庫公衆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