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行動》面臨鉅虧,博納影業因何失利? | BUG

新浪財經
02-05

  文 | 新浪財經 徐苑蕾

  在電影市場黯淡了大半年後,2025年春節檔迎來史詩級大爆發。不過在熱鬧的行情中,博納影業和其主控出品的主旋律電影《蛟龍行動》卻遭遇票房失利,成爲了今年春節檔中最落寞的存在。

  爲此,博納影業董事長、《蛟龍行動》的總製片人於冬在春節檔期間多次對外發聲。他不僅稱給《蛟龍行動》打一星的都是“黑水”,還表示《蛟龍行動》絕不撤檔,並呼籲影院增加排片支持中國重工(維權)業電影。

  博納影業曾連續多年在《湄公河行動》《長津湖》《中國機長》等主旋律項目上喫到紅利,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爲,博納影業對於主旋律的依賴或會成爲公司發展的包袱。“當前市場的風向已經發生了改變,部分觀衆對主旋律電影出現審美疲勞,但是這些項目又佔據了電影公司大量資金,反而對現金流造成負擔。“

  票房墊底,逆襲無望?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2月4日大年初七23點,春節檔總票房達到約95億元,創造了中國影史全新的春節檔票房紀錄,不過檔期內6部新片的票房成績卻異常懸殊。

  其中,《哪吒之魔童鬧海》斬獲了約48億元的票房,將檔期冠軍的寶座穩穩地拽在手裏,而《蛟龍行動》僅拿下約2.7億元的票房,在6部新片票房中墊底,票房佔比僅爲3%左右。

  作爲《紅海行動》的續集,《蛟龍行動》這般成績與前作相比無疑是黯然失色的。

  2018年春節檔,《紅海行動》雖然前期的關注度和市場預期都相對較低,但是憑藉宏大且逼真的戰爭場面以及真實事件改編的口碑發酵,《紅海行動》以黑馬姿態上演了低開高走的逆襲戲碼,最終以36.52億元的票房成績奪得當年春節檔以及年度票房冠軍。

  實際上,從資方和製作班底來看,《蛟龍行動》可以說與《紅海行動》如出一轍,該片同樣由博納影業主控出品併發行,由香港導演林超賢執導。演員陣容也非常強勁,包含張涵予、黃軒、段奕宏、王俊凱、於適等。

  那麼《蛟龍行動》爲何無法復刻《紅海行動》的成功?首先在上座率、場均人次等指標上,《蛟龍行動》在整個檔期都處於末位且未見起色。而春節對於院線和影院全年的經營來說又是最爲重要的檔期之一,大部分排片和黃金場均讓位給更受歡迎的影片。

  一位二線城市的影院經理表示,“大年初二《蛟龍行動》兩場只賣了4張票,排片還得要看預售情況。”到了大年初六,該影院給《蛟龍行動》的排片僅剩下1場,而當天《哪吒之魔童鬧海》的場次達到18場,《唐探1900》爲13場。

  “市場其他影片的排片都被《哪吒2》和《唐探1900》吸走了,今年競爭太激烈,所以《蛟龍行動》被壓制了,要是能放在往年或者其他檔期表現可能會更好一點。”該影院經理表示。

  而《蛟龍行動》上座率指標的不理想,關鍵問題還是在於口碑的兩極分化。截至發稿,《蛟龍行動》豆瓣評分爲6.4分,且不乏諸多一星點評。

  不少觀衆認可《蛟龍行動》的製作水平,表示“第一次看核潛艇軍事題材的大場面大製作,戰鬥畫面很激烈”。但與此同時也有觀衆認爲,相比起《紅海行動》《蛟龍行動》劇情上有自身的硬傷,而且宣發力度也沒有跟上。

  在票房失利的情況下,博納影業董事長、《蛟龍行動》的總製片人於冬在春節檔期間多次對外發聲。於冬回應稱,給《蛟龍行動》打一星的都是“黑水”。此外,於冬重申,《蛟龍行動》絕不撤檔,並呼籲院線影院增加排片以及黃金場,以此支持中國重工業電影。

  “主旋律”鉅虧,業績“變臉”

  於冬對《蛟龍行動》寄予厚望,認爲這部電影能夠複製《紅海行動》的成功。不過,目前來看,《蛟龍行動》大概率面臨鉅額虧損,並將會對今年博納影業的業績和現金流造成極其消極的影響。

  截至發稿,根據燈塔專業版的AI預測票房數據,《蛟龍行動》的總票房或爲4.28億元。在扣除約9%的稅費後,按照片方約40%的分賬比例來計算,博納影業等出品方僅能在4.15億元票房的基礎上獲得約1.5億元的分賬票房。

  這無疑是無法覆蓋一部重工業戰爭大片的製作成本。去年4月,於冬在北影節上提到,博納影業已經把資金全部集中在《蛟龍行動》上。當時於冬提到,這部電影拍攝製作週期過長,把公司的現金流都焊在裏面了,這就導致中小成本的影片製作必須停下來。

  博納影業在主旋律項目上喫到的紅利給了於冬投資《蛟龍行動》的底氣。2019年,博納影業推出由《中國機長》《烈火英雄》及《決勝時刻》組成的“中國驕傲三部曲”,累計票房收入接近50億元。2021年和2022年,博納影業又相繼推出了《長津湖》和《長津湖之水門橋》,兩部影片總票房分別達到57億元和40億元。

  憑藉這些表現優秀的主旋律項目,即便在電影行業備受衝擊的2020年和2021年,博納影業仍然保持着盈利狀態。同時,博納影業也向監管部門證明了自身的經營經得起市場和行業調整的考驗,並最終在2022年8月順利回A股上市。

  不過上市後,博納影業業績卻迅速變臉。2022年和2023年,其歸母淨利潤分別爲-7551萬元和-5.52億元。這兩年期間上映的《海的盡頭是草原》《平凡英雄》《無名》等非主旋律項目均無法撐起電影投資業務的業績。2024年,博納影業預計歸母淨虧損爲6.37億元至8.8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虧損進一步擴大。

  根據博納影業的公告,目前公司儲備項目中還有《克什米爾公主號》和《四渡》等主旋律電影。有電影行業人士認爲,從《蛟龍行動》的市場反饋來看,主旋律電影或會成爲博納影業的包袱。

  “博納影業前幾年大殺四方,對主旋律項目形成一定的票房依賴。但是當前市場的風向已經發生了改變,喜劇、懸疑等類型片拍得好照樣賣座,而部分觀衆對主旋律電影出現審美疲勞,但是這些項目又佔據了電影公司大量資金,反而對現金流造成負擔。“該人士稱。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博納影業的貨幣資金爲17.16億元,短期借款爲7.42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爲12.72億元,貨幣資金無法覆蓋短債。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郝欣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