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athy
科蒂中國區又“拖後腿”了。
今日(2月11日),香水巨頭科蒂集團發佈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2025財年上半年(H1)以及第二季度(Q2)業績。財報顯示,2025財年H1(2024年7-12月),科蒂淨收入爲244.23億元,同比下降了1%,按LFL(即like-for-like,指按可比計算)增長了2%。2025財年Q2(2024年10-12月),科蒂淨收入爲122.07億元,同比下降了3%,按LFL下降了1%。
值得一提的是,科蒂在財報中多次提及中國市場,並表示在2025財年H1以及Q2亞太區業績均錄得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受中國大陸和亞洲旅遊零售渠道的影響所致。
2024年1-12月,科蒂賣了445億元
科蒂稱,公司在2025財年H1的淨收入之所以按LFL計算實現了2%的增長,這主要得益於高端香水業務的增長。科蒂集團首席執行官Sue Nabi(蘇·納比)表示,儘管全球美容市場增速有所放緩,但香水品類表現依然強勁,成爲公司業務的重要驅動力。“2025財年H1,科蒂的高端香水和大衆人氣香水均實現銷量增長,其中Hugo Boss、Burberry、Chloe和Marc Jacobs等品牌表現尤爲突出。”
▍截自科蒂財報
青眼梳理了科蒂近五個財年H1和Q2的業績發現,該公司的業績一直處於增長與下滑不斷交替的狀態。總體來看,從近五個財年的Q2業績來看,科蒂在2021財年Q2的淨收入下降幅度最大,爲-15.92%,並在2024財年Q2錄得淨收入最高增幅,爲13.39%。
而從科蒂近五個財年的H1來看,其淨收入也是在2021財年的下滑幅度最大,爲-17.94%,而其增長幅度最高則是在2022年H1,增幅爲16.15%。此外,在2024財年H1,科蒂的淨收入實現了15.63個百分點的增長。
此外,青眼還梳理了科蒂近五個財年的業績發現,該公司在2021財年錄得淨收入1.86%的輕微下滑後,在此後的連續三個財年中均錄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在2022財年,科蒂淨收入的同比增幅最高,爲14.57%。而連續的業績增長,也使得科蒂首次在2023財年突破了400億元的淨收入大關。
不過,在2025財年H1,科蒂的淨收入則錄得了1%的輕微下滑。也就是說,該集團在實現連續三年淨收入增長後,開始出現了下滑勢態。
此外,根據科蒂各季度財報數據梳理來看,該集團在2024年1-12月的淨收入爲445.17億元,較上一年同期的439.18億元,微增了1.37%。
Burberry增長超30%
蘭嘉絲汀實現兩位數增長
分部門來看,2025財年H1,科蒂高端美容部門(Prestige)與大衆消費美容部門(Consumer Beauty)的表現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期內,前者淨收入爲163.01億元,佔科蒂銷售額的67%,較2023年同期增長2%,按LFL增長了4%;而後者淨收入爲81.21億元,收入佔比爲33.2%,較2023年同期下降了6%,按LFL下降了2%。
▍截自科蒂財報
其中,在2025財年Q2期內,科蒂高端美容部門與大衆消費美容部門則均錄得業績下滑。具體來看,高端美容部門淨收入爲81.52億元,同比下降1%,按LFL計算增長1%。大衆消費美容部門的淨收入則爲40.45億元,同比下降8%,按LFL計算,下降幅度爲4%。
▍截自科蒂財報
對於高端美容部門在2025財年H1的淨收入增長表現,科蒂稱,主要是由歐洲、中東和拉丁美洲推動,部分抵消了中國大陸、澳大利亞和亞洲旅遊零售渠道的疲軟,以及外匯帶來的1%負面影響。此外,科蒂還表示,“2025財年Q2期間,高端美容部門淨收入的下降,主要是由於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大陸和亞洲旅遊零售渠道)淨收入同比下降,但歐洲和中東地區的增長抵消了部分不利影響。”
具體到品牌,財報稱,Burberry香水在2024年的銷售額增長超過了30%,是市場增速的3倍,進一步鞏固了科蒂在香水領域的領導地位。Hugo Boss香水則憑藉強勁勢頭躍升爲歐洲第二大男性香水品牌。此外,香水品牌莫傑Marc Jacobs 旗下Daisy Wild系列在英國地區發展良好,成功推動了該品牌在2025財年H1中實現了中個位數的增長。
此外,財報還稱,科蒂正在持續加碼護膚品牌戰略,且旗下多個品牌表現亮眼。其中蘭嘉絲汀(Lancaster)憑藉全新Golden Lift護膚系列的推出,以及其在光老化預防和修復領域的專業定位,實現了兩位數的淨收入增長。
不過,科蒂高端彩妝業務則在2025財年Q2和H1均表現疲軟,主要原因依舊是“受中國大陸和亞洲旅遊零售渠道持續低迷的影響”。
據悉,爲了進一步豐富香水產品組合,繼續保持在香水市場的優勢地位。2024年2月,科蒂拿下意大利奢侈時尚品牌Etro和Marni的授權,爲其生產和分銷標誌性香水系列和家居香水系列。同年5月,科蒂宣佈與時尚品牌LeGer簽署一項長期許可協議,以開發、生產和分銷LeGer的首款香水,後者將加入科蒂大衆香水產品組合。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科蒂還推出了集團自有高端香水品牌英菲曼蒂INFINIMENT COTY PARIS,並在去年進博會上正式亮相。
另據財報披露,科蒂在2025財年H1和Q2期內,其電子商務業務表現強勁,其中,電商銷售額已佔公司總銷售額的20%。而且,其高端美妝和大衆消費美容部門業務的電商銷售銷售額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遠超同期電商市場的整體增速。
Q2亞太區下降11%
中國市場持續“拖後腿”
從各地區表現上來看,科蒂除了在EMEA(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收穫了淨收入的同比增長外,其在EMEA和亞太區兩大區域均錄得不同程度的下滑。
▍截自科蒂財報
據科蒂2025財年H1財報顯示,得益於英國、愛爾蘭、西班牙和葡萄牙等歐洲市場的增長,以及非洲地區的強勁表現和新出口分銷商的加入。該集團在EMEA地區表現穩健,淨收入爲118.97億元,佔科蒂總銷售額的49%,同比增長了4%,按LFL增長5%。其中,在2025財年Q2,該地區的淨收入也增長了2%,爲61.38億元。
相比之下,科蒂在美洲地區的業績則不盡人意。財報顯示,在2025財年H1和Q2,該地區則分別同比下降了5%和7%。原因是受美國彩妝市場疲軟和巴西身體護理收入下滑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科蒂亞太地區的表現則最爲疲軟,根據財報,該地區在2025財年H1的淨收入爲爲27.9億元,佔科蒂總銷售額的11%,同比下降了11%;其中在2025財年Q2,該地區的淨收入爲14億元,也同比下降了8%。
科蒂稱,“亞太區的業績下滑主要是受中國大陸市場低迷和旅遊零售渠道下滑的拖累,同時,零售商大幅削減庫存進一步加劇了這一趨勢。”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科蒂在發佈2025年Q1財報時,也提到亞太地區的淨收入下滑了5%的原因,即在於“中國大陸和地區旅遊零售渠道表現不佳”。
青眼梳理了科蒂在2024年1-12月亞太區的業績發現,該集團已連續三個季度在中國區“失守”。值得一提的是,科蒂在2024財年(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中還強調,雖然亞太區錄得LFL+11%的增長,“但並不包括中國市場”。
科蒂表示,整體而言,中國市場、亞洲旅遊零售、澳大利亞以及美國大衆美妝業務的壓力在2025財年Q2進一步加劇,導致銷售表現低於預期。“儘管如此,公司對香水品牌的強勁銷售增長充滿信心,認爲當前面臨的挑戰是暫時的,並預計在2026財年恢復更強勁的銷售增長。”
不只是科蒂,雅詩蘭黛、歐萊雅等集團也在財報中“點名”中國市場。譬如,雅詩蘭黛在2025財年Q2(2024年10-12月)期間,旗下亞洲/太平洋地區的淨銷售額降幅也高達11%。對於亞太地區業績的下滑,雅詩蘭黛集團指出,這是由於整體零售環境充滿挑戰,包括中國、韓國等地消費者購買力持續下降。同時,雅詩蘭黛集團CEO Stéphane de La Faverie還表示:“鑑於集團在中國市場高端美妝領域的戰略份額很高,我們因此受到了不成比例的影響。”
而歐萊雅也在近日發佈的2024年財報中稱,除北亞市場外,其餘四個市場均實現了增長,且該集團還在中國地區出現了十年來的首次業績下滑。
不難發現,3年前,曾紛紛將中國市場視爲增長引擎的國際美妝集團,而今隨着中國市場的業績不佳,卻反倒成爲了它們的“拖油瓶”。毫無疑問,各大集團對此也在積極應對當中,然而,以當下中國市場的複雜性和本土品牌的強勁競爭力來看,國際美妝集團若要重回“中國增長”,仍需付出不少努力。
(注:1、LFL即“like-for-like”,是指在一個時間段內,與前一個相同時間段(通常是年度或季度)相比,在相同的零售店鋪或業務單元的銷售比較。這個指標排除了因新店開張或舊店關閉所引起的銷售變化。
2、除文內財務報告中的貨幣單位爲美元及特別說明外,其餘均已按實時匯率換算爲人民幣。)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