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芝能汽車
松下控股發佈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三季度:
● 松下銷售額爲21526億日元,同比下降1%。但剔除汽車業務的影響,銷售額同比增長5%。
● 調整後營業利潤達1502億日元,
● 淨利潤降至995億日元。
在汽車業務剝離、生成式AI驅動新興業務增長的雙重作用下,其核心業務板塊展現出強勁的盈利韌性,松下通過剝離低效資產、聚焦高附加值領域,正在重塑競爭力框架。
松下計劃在2026財年進行重大管理改革,集中解決結構性和根本性問題,以促進長遠發展。
公司將審視並調整增長乏力、回報率低的業務,如工業設備、廚房電器和電視等,通過精簡或重組不具戰略契合度的業務來優化資源配置。
01
財務表現與2025財年預測
● 2025財年第三季度
◎ 松下銷售額爲21526億日元,同比下降1%,剔除汽車業務的影響,銷售額同比增長5%。
◎ 調整後營業利潤達1502億日元,淨利潤降至995億日元。
汽車業務的剝離影響了銷售額,但松下仍維持全年利潤預測不變,僅對銷售額預測下調3000億日元,在調整業務結構的同時,仍具備穩定盈利的能力。
● 業務板塊表現分化
◎ 生活方式業務:銷售額同比增長3%,HVAC、電氣建築材料及消費電子業務表現良好,推動調整後營業利潤增長88億日元至456億日元。
◎ 連接業務:銷售額同比增長9%,得益於自動化業務在中國市場的拓展及Blue Yonder SaaS業務的增長,營業利潤提升至227億日元。
◎ 工業業務:受益於AI服務器相關產品需求增長,銷售額同比微增2%,但利潤增長明顯,達到140億日元。
◎ 能源業務:業務銷售額爲 2149 億日元,同比下降 6%,
車載業務因原材料價格下降導致產品價格調整,銷售額有所下降,但北美內華達工廠因客戶需求增加,銷售量達到 10GWh;工業 / 消費業務則受益於數據中心儲能系統的持續增長。
調整後營業利潤爲 426 億日元,同比增長 120 億日元,利潤增長得益於內華達工廠生產力提升、IRA 稅收抵免增加以及數據中心儲能系統銷售增長 。
松下公司維持其全年利潤預測不變,對內部成本控制措施及業務結構優化具有堅定的信心。
增長戰略聚焦於幾個關鍵領域,生成式 AI 相關業務在第三季度持續向好,預計全年將保持高增長態勢。
◎ 在工業業務中,用於生成式 AI 服務器的導電聚合物電容器和多層電路板材料等產品銷售額大幅增長;
◎ 能源業務裏,數據中心儲能系統需求隨着生成式 AI 市場的發展而增加,在新興技術領域的佈局逐漸取得成效,生成式 AI 相關業務成爲重要的增長驅動力。
通過拓展HVAC(供暖、通風與空調)及電氣建築材料市場,尤其是提高高能效產品的銷售份額,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
Blue Yonder的SaaS(軟件即服務)業務也將加速擴張,推動軟件和解決方案業務的盈利提升,還將增強公司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 松下預計 2025 財年
◎ 銷售額將達到 8.3 萬億日元(約合3977億人民幣);
◎ 運營利潤預計將增長 5%,達到 3800 億日元(約合182億人民幣);
◎ 而淨利潤則預計下降 30%,爲 3100 億日元(約合148.5億人民幣)。
02
松下的改革與成效評估
松下面臨着顯著的市場挑戰,包括電動汽車(EV)市場增長放緩、歐洲HVAC(供暖、通風與空調)業務競爭加劇以及供應鏈管理(SCM)軟件領域的激烈競爭。
松下積極推進內部改革,通過業務結構調整、成本優化及資源重組來增強其市場競爭力。公司意識到,只有通過優化現有資源和聚焦於高利潤領域,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 松下實施了一系列戰略舉措。
◎ 在業務結構優化方面,決定剝離汽車系統業務,集中資源發展新能源、電氣建築材料和數字化解決方案等核心盈利領域,並強化如Blue Yonder SaaS業務和AI服務器相關電子元件等高毛利業務。
通過提升自動化水平及優化全球供應鏈,松下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降低了原材料波動帶來的成本壓力。
◎ 在新能源領域加強了與北美數據中心及儲能市場的合作,並通過HVAC和電氣建築材料的高端產品佈局提升了在歐洲及亞洲市場的競爭力。
短期來看,這些改革措施已經初見成效,特別是在生活方式業務、連接業務及工業業務的盈利能力提升上表現尤爲突出。
松下仍需面對EV市場放緩對車載電池業務的影響,以及在歐洲HVAC市場和SCM軟件市場上持續存在的挑戰,需要進一步降低成本、優化產品結構並加大市場推廣力度以維持其競爭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或立場,不代表新浪財經頭條的觀點或立場。如因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需要與新浪財經頭條聯繫的,請於上述內容發佈後的30天內進行。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