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DeepSeek大模型,平安健康(1833.HK)有望加速數智醫療高質量發展

格隆匯
02-13

隨着DeepSeek技術的突破,人工智能板塊應用行情高漲,AI醫療概念再度活躍。

作爲互聯網醫療行業龍頭,平安健康已在春節接入DeepSeek大模型,並已完成部署及部分場景應用驗證。在其“平安醫博通”多模態大模型和“平安醫家人”醫生工作臺基礎上,再度探索提升醫療AI技術賦能及場景應用。

同時,一場由控股股東發起的要約收購,意外成爲市場重新認知平安健康價值的契機。

今年1月,中國平安宣佈擬以62.83億港元對平安健康進行要約收購,完成後平安健康將成爲中國平安的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並納入集團合併財務報表。據悉,平安集團旗下安鑫有限公司宣佈將以每股6.12港元發起強制性現金要約。

值得注意的是,獨立財務顧問八方金融表示,股份要約價於除息期間低於股份的收市價(2024年12月6日的收市價6.04港元除外),且較股份於除息期間的平均收市價6.49港元折讓約5.70%。

這也就意味着,在集團“綜合金融+醫療養老”的核心戰略下,當前要約價未能充分反映出平安健康的長期增長潛力和內在價值。不妨來進一步探討。

1、中國版管理式醫療的差異化創新內核構築不可複製的增長飛輪

身爲互聯網醫療行業的領導者,平安健康是平安集團管理式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醫療養老生態圈的旗艦,廣泛佈局在線及線下醫療、健康和養老服務領域,已經成功構建了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差異化的市場競爭力。

相較於傳統醫療機構的單點服務模式,以及多數互聯網醫療平臺依賴流量變現的侷限性,平安健康的核心優勢在於構建了完整的價值閉環,創新性的構建出具備中國特色的管理式醫療戰略。

簡單來說,平安健康的中國版管理式醫療戰略可概括爲“3+2+3”模式,即三大支付方(F端綜合金融客戶、B端企業客戶以及C端個人客戶),兩大服務樞紐角色(家庭醫生、養老管家),以及三到服務網絡(線上、線下以及到家/到企業的O2O醫療健康服務生態)。

這種模式的核心優勢在於,公司能夠代表支付方整合供應方資源,打造一站式醫療健康養老管理服務平臺,精準滿足市場對多元化大健康服務的需求,展現出獨有的差異化創新能力。

在支付方領域,平安健康通過深化金融F端與企業B端的協同能力,構建多層次服務體系。

其中,金融F端以管理式醫療、保險+醫養會員、醫健權益服務三大創新模式爲核心,賦能保險客戶健康管理,降低出險風險並提升保單競爭力。例如,公司針對不同保費客戶差異化提供居家養老服務,覆蓋更多城市與客羣;通過醫療險、健康險與年金險的協同創新,逐步擴大對集團2.4億個人客戶的滲透率;同時深化高價值客戶運營,推出到家檢測、生命科學等高端服務,強化客戶黏性。

企業B端則依託平安集團渠道優勢,以健康保障委託管理、體檢及健康管理產品快速搶佔市場,並結合線上線下方式提升企業客戶體驗,如基於員工健康檔案精準推薦服務、通過健康職場活動增強用戶黏性等。

在服務端,公司圍繞家庭醫生與養老管家兩大樞紐展開創新,構建差異化服務護城河。

其中,家庭醫生會員服務品牌“平安家醫”已形成“11312”主動健康管理服務體系,通過一個專屬家庭醫生入口,爲用戶提供一站式的家庭健康管理解決方案。而養老管家則協同壽險業務,聚焦醫、食、住、行、財、康、養、樂、護、安十大場景場景,爲長者提供高品質居家養老服務。

此外,醫療AI技術也被深度融入服務流程,公司升級發佈“平安醫博通”多模態大模型、“平安醫家人”醫生工作臺,通過打造12個系列的業務模型羣,實現AI賦能醫療全流程業務場景,通過升級醫生工作臺SOP提升服務效率與精準度,實時提供醫學知識輔助,助力家醫服務效能提升約30%。同時積極探索AI商業化路徑,實現技術與服務的雙向賦能。這些舉措不僅強化了平安健康在客戶分層運營、資源整合及技術應用上的獨特優勢,更凸顯其在健康管理領域的創新佈局與戰略前瞻性。

目前,平安健康再度探索,接入DeepSeek大模型,並已完成部署及部分場景應用驗證。華泰證券發佈研究報告認爲,近期國內DeepSeek 技術突破推動AI 大模型技術平權,或有利於平安健康作爲垂類龍頭進一步高效率地將AI 大模型應用於互聯網醫療服務實踐中,推動其優質的醫療服務數據釋放實際價值。

反映到數據上,平安健康的增長軌跡也已經在最新的財務指標中得到了體現。

最新財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營收20.93億元,醫療服務和健康服務板塊分別取得收入10.63億元和9.83億元,同時還首次披露了養老服務板塊的業績,同比增長204.8%;流動資產淨值爲101.44億港元,且並無應付其他獨立第三方及銀行的未償還借貸。

在盈利方面,公司不僅首次實現上市以來的半年度盈利,淨利潤達6062.9萬元,同比扭虧爲盈,經調整淨利潤達8973.9萬元,更是宣佈實施上市以來的首次分紅。

不可否認,平安健康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強勁競爭力與長期發展潛力已清晰可見。

2、醫療健康養老與金融主業協同賦能,失衡的內在價值與要約價

那麼,此次要約收購又能爲平安健康帶來什麼?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要約人希望平安健康將繼續其現有的主營業務,無意重新部署任何固定資產或終止僱傭僱員,無意私有化平安健康且認爲不存在私有化的合理可能性。

這意味着,要約交割後,平安健康在保持其獨立運營特性的同時,將獲得平安集團在資金、技術共享、客戶資源以及品牌影響力等優勢資源的全方位支持。

一方面,平安健康會繼續加強和集團綜合金融主業的協同,不斷提升對金融主業個人和企業客戶的服務能力,助力集團打造服務能力壁壘和加強差異化競爭優勢,從而賦能集團金融主業持續增長。

另一方面,在醫療和養老服務能力上,平安健康也將持續夯實家庭醫生和養老管家兩大樞紐建設,加強服務網絡建設,充分利用平安集團的支付方優勢,反哺賦能支付方加強優勢,實現“保險+醫療健康”服務場景的深度融合。

據悉,目前針對平安集團壽險、產險、健康險渠道的不同險種,平安健康都已有成熟的協同模式。平安集團三季報指出,截至2024年9月末,集團個人客戶中使用了醫療養老生態圈服務的客戶其客均合同數、客均AUM分別爲其他客戶的1.6倍、3.9倍。

總的來說,在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劇以及人們對健康意識提升的大趨勢下,醫療健康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在此背景下,中國平安也早已將醫療健康養老作爲集團推進的一大核心戰略。

在這樣的長期戰略指引下,相信隨着平安健康不斷優化管理式醫療模式,積極拓展新的業務領域,提升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未來其在集團資源支持及優勢下的未來潛力空間更是非常廣闊。在筆者看來,平安健康的內在價值應當遠高於此次要約價。

3、結語

顯而易見,此次要約收購事件是平安健康邁向更高層次發展的新起點,揭示了醫療健康產業從規模擴張向價值深耕的一個轉型機遇。

近日,華泰證券發佈研報指出,在特別分紅相關安排結束及平安健康在平安集團內實現並表後,後續平安健康與集團內其他業務線的協同加強將是其基本面實現改善及估值提升的關鍵,並維持平安健康“買入”評級。

花旗也在研報中預計,平安集團的下一步行動將在3月份的2024財年業績發佈會上公佈更多細節,或會加強對平安健康的控制,並可能進行注資。給予公司“買入”評級。

對於洞察中國管理式醫療發展趨勢的投資者而言,平安健康展現的不僅是短期估值修復機會,更是醫療、養老、保險三大萬億賽道融合創新的長期價值載體。

當市場仍在糾結要約價折讓時,真正讀懂“家庭醫生樞紐+金融生態賦能”戰略內涵的投資者,已在佈局健康中國2030的確定性未來。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