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2月12日,頂着“浙江茶企第一股”、“新茶飲第三股”光環的古茗控股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古茗”)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1364”。本次發行共計1.82億股,募資18.13億港元,扣除發行應付費用後募資淨額爲17.21億港元。
然而,上市首日古茗股價便遭遇破發,開盤價9.50港元,較9.94港元的發行價下跌4.4%,午後更是跳水最低跌超10%,最終以9.30港元/股收盤,單日跌幅達6.4%,市值蒸發超50億港元。2月13日開盤後,古茗股價繼續下挫,盤中一度跌近11個百分點,騰訊投資、美團龍珠、元生資本、正心谷資本等基石投資者已浮虧7.6%。
下沉市場失速:規模神話與單店衰退的悖論
據艾媒諮詢《2024-2025年中國新式茶飲行業發展現狀與消費趨勢調查分析報告》預測,2024年中國新式茶飲將達到3547.20億元,同比增長6.4%,與2021年之前高達50%以上的增速相比大幅放緩,其中10-20元價格帶競爭尤爲激烈。古茗作爲該價格帶的頭部品牌,依託“農村包圍城市”戰略,截至2024年9月30日門店數達9778家,80%位於二線及以下城市,40%深入鄉鎮市場。
然而,看似成功的擴張背後暗藏危機。2024年1-9月,古茗核心市場浙江的同店GMV下降0.7%,單店日均銷售額從417杯跌至386杯,單店GMV同比下滑4.4%。下沉市場的“加密策略”在浙江、福建等成熟區域已現天花板,但北方市場因冷鏈配送成本高企難有突破,古茗在東北、西北的門店覆蓋率不足1%。
招股書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營收64.41億元,同比增長15.6%,但增速較2023年的38%“腰斬”。報告期內,公司整體毛利率錄得30.5%,略低於2023年的31.3%。“增收不增利”的矛盾根源是日益白熱化的價格戰。爲應對蜜雪冰城、滬上阿姨的猛烈進攻,古茗將鮮奶茶價格甚至壓至9.9元。此舉雖帶動銷量增長20.4%,但也導致其客單價同比下降18%,利潤空間被嚴重侵蝕。消費降級下,下沉市場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度提升,但古茗的供應鏈成本無法支撐長期低價競爭,形成“以價換量難換利”的惡性循環。
古茗的“冷鏈護城河”是一把雙刃劍。其自建22萬平方米冷鏈倉庫、362輛配送車輛,實現門店“兩日一配”,但這也導致單店配送成本高達8%-10%。高成本限制了擴張半徑,北方市場因人口密度低、配送成本無法攤薄,門店存活率不足60%。相較之下,蜜雪冰城的配送成本僅約3%,憑藉原料的輕供應鏈模式,其全國門店已超4萬家,古茗的“重資產”反而成爲擴張枷鎖。
更深層的矛盾在於,古茗試圖通過“萬店規模”換取資本市場溢價,但單店模型持續惡化。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新開加盟店的GMV總額約爲7.85億元,同比驟降43.3%,對GMV總額的貢獻率不足5%;售出總杯數約爲4779.42萬杯,與2023年同期相比徑直減少3798.89萬杯。
由此可見,新開加盟店的經營效率較低,未能達到預期的銷售目標,對整體業績的貢獻有限。投資者擔憂,在行業滲透率接近飽和的背景下,古茗可能面臨邊際效益遞減的窘境。當規模擴張無法轉化爲盈利能力時,公司市值或將面臨戴維斯雙殺。
加盟模式失靈:利益博弈與資本套現的連鎖反應
據招股書披露,古茗在2024年前三季度,80%的收入來自向加盟商銷售原材料及設備,19.8%來自加盟服務費,直營店貢獻僅0.2%。這種以加盟體系爲核心的商業模式,雖然在早期實現了快速擴張,但在市場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其弊端逐漸顯現。
爲了爭奪市場份額,古茗在2024年推出了“0加盟費”、“三年分期”等優惠加盟政策,但這一策略並未能有效緩解加盟商的資金壓力。2024年1-9月,加盟商閉店率攀升至36.2%,上半年僅新增門店525家,約爲2023年上半年的四分之一,擴店增速降至近5年新低。加盟商流失率在近四年內持續上升,從2021年的6.2%激增至2024年9月的11.7%。
上市前夕,古茗突擊派發17.4億元股息,創始人王雲安獨攬7.52億元,紅杉、龍珠等機構合計套現超9億元,與IPO募資淨額17.21億港元幾乎相當。這一操作被市場解讀爲“收割二級市場”,加劇投資者對長期價值的質疑。
可比公司的表現更強化了悲觀預期。奈雪的茶市值較峯值縮水93%,茶百道上市首日暴跌26.86%,行業平均PE從2021年的40倍跌至15倍。古茗雖以219億港元市值暫居行業第一,但其估值邏輯仍建立在“萬店規模”的想象上,而實際增速已難以支撐。2024年門店總數僅同比增長7.7%,遠低於2023年的35%。
古茗的破發表明,資本市場不再爲單純的規模故事買單。當行業從“跑馬圈地”轉向“精耕細作”,企業必須通過提高供應鏈效率、平衡商業模式、重置價值錨點等維度重構競爭力,證明其盈利模式的可持續性。
對古茗而言,公司可以借數字化降低損耗率,進一步壓縮冷鏈成本;探索“直營控品質+聯營擴規模”的混合模式,減少加盟商利益摩擦;從“萬店神話”轉向“單店盈利”,通過會員體系提升用戶生命週期價值。新式茶飲的資本化浪潮遠未結束,但唯有打破“規模至上”的路徑依賴,方能穿越週期,真正贏得市場敬畏。
本文創作藉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場數據和行業信息,結合輔助觀點分析和撰寫成文。
責任編輯:楊舒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