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XT減速器尚未量產,巨輪智能實控人三年累計減持1.4億股

藍鯨財經
02-19

出品 | 創業最前線 段楠楠

作爲近段時間資本市場最耀眼的明星股之一,因爲身具人形機器人概念,自2月5日至2月13日,巨輪智能股價漲幅超50%。

公開資料顯示,由於其正在研發可用於人形機器人的XT減速器,巨輪智能被投資者貼上了人形機器人概念,公司股價接連大漲。

但除此之外,巨輪智能公司業務本身並無太多亮點可言,2024年公司預計虧損1.2億元至1.8億元。公司主營業務已經連續多年低迷,在此背景下,僅靠尚未量產的XT減速器,能否讓巨輪智能成功翻盤?

1、減速器尚未量產,股價半年漲超3倍

隨着人形機器人在春晚的亮相,資本市場對於人形機器人概念股追逐更加狂熱。

自2月5日以來,巨輪智能股價從6.15元/股,漲至2月13日的9.38元/股,僅7個交易日,公司股價大漲超50%。若從2024年8月12日公司股價低谷計算,巨輪智能股價漲幅更是超過3倍。

公司股價接連大漲,與其是人形機器人概念股有很大關係。2024年11月26日,巨輪智能在董祕問答互動平臺透露,公司XT減速器項目正在穩步推進當中,預計第一批次XT減速器將在年內試製裝配完成,公司董祕表示該減速器可用於人形機器人。

在該消息刺激下,巨輪智能股價連續5天漲停。自此,巨輪智能也被投資者貼上“人形機器人概念股”標籤,公司股價頻繁被“炒作”。

據悉,XT減速器是一款正在研發的微型減速器,專爲人形機器人而設計。據巨輪智能董祕問答披露的信息,與傳統的諧波減速器相比,XT減速器具備體積小、重量輕、扭力大、扭矩密度大等特性,可用於人形機器人領域。

隨着人形機器人技術不斷突破,人形機器人大規模量產時間越來越近,據東北證券預測,202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數量將突破1萬臺,2030年將達到66萬臺。

作爲人形機器人附加值最高的零部件,屆時減速器市場份額將從9億元增長至150億元,在如此寬闊的增長空間下,市場對正在研發生產XT減速器的巨輪智能給予了極大肯定,這也是巨輪智能股價被接連爆炒的核心原因。

不過與諧波減速器相比,由於負載能力較輕,巨輪智能研發的XT減速器只有少數部分環節能用到,應用場景較諧波減速器相對較少。

此外,目前巨輪智能XT減速器並未量產。在最新董祕問答中,巨輪智能表示,目前公司XT減速器樣機已經裝配完成,正在進行內部檢測。

對於頻繁大漲的股價,巨輪智能不止一次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同時公司還提示人形機器人相關業務對公司短期業績影響有限。

目前來看,由於巨輪智能XT減速器尚未公佈,外界對於該產品實際性能如何不得而知。

對此,“界面新聞·創業最前線”試圖向巨輪智能瞭解,公司XT減速器在內部檢測時實際效果如何,未來在業務開展過程中,公司的目標客戶又有哪些,長期來看,這部分業務給公司帶來的增長空間有多大,截至目前,尚未獲得巨輪智能回應。

2、剝離金融業務,扣非後淨利潤持續虧損

在“人形機器人概念”加持下,巨輪智能在資本市場風光無限,但公司日常經營卻並不理想。近幾年,公司主營業務異常低迷,2024年巨輪智能更是預計虧損1.2億元至1.8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巨輪智能2001年註冊成立,成立初期公司專注於輪胎生產,是國內最早上市的輪胎模具開發製造企業。

2009年,巨輪智能開始涉足工業機器人領域,公司先後與國外公司合作,並設立比利時瑞博機器人有限公司,通過引進機器人核心源代碼及工業自動化技術。

在佈局工業機器人領域及原有輪胎業務持續發力後,巨輪智能業績逐年增長,2013年巨輪智能歸母淨利潤達到1.68億元。

或許是主營業務的出色讓巨輪智能有了更多的想法,2015年巨輪智能開始涉足金融領域,以現金的方式獲得融資租賃業務和商業保理企業上海理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48%股權。

2016年,巨輪智能又以5.57億元的代價收購和信(天津)國際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信保理”)51.00%股權。

爲了擴大旗下金融業務,巨輪智能不斷爲旗下金融子公司提供借款及爲其提供借款擔保。

但併購而來的保理公司發展並不理想,也導致公司經營及現金流變得捉襟見肘。加之主營業務表現不理想,2016年巨輪智能歸母淨利潤大幅下滑,此後雖然有所復甦,但整體盈利水平較2013年仍有較大差距。

2020年,在金融行業遭遇滑鐵盧的巨輪智能開始剝離金融業務,公司以9900萬元轉讓了上海理盛48%股份。2021年巨輪智能又以5.52億元的價格出售和信保理及巨輪天津。由於出售資產造成鉅額虧損,2021年巨輪智能虧損高達4.69億元。

剝離完金融業務的巨輪智能開始聚焦輪胎和機器人主業,但公司經營並未迎來好轉。2022年及2023年,巨輪智能扣非後淨利潤分別虧損7066萬元、7384萬元。

2024年巨輪智能發佈業績預告,2024年公司預計再度虧損1.2億元至1.8億元。對於公司持續出現虧損,巨輪智能主要歸結爲地緣政治及子公司仍在建設期,產能未有效釋放,因此加劇了公司財務壓力。

從巨輪智能披露的數據來看,其市場份額或許也在丟失。2021年公司核心三大產品液壓式硫化機、輪胎模具、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收入分別爲5.76億元、3.86億元、3.08億元。2023年,該三項產品收入分別爲2.07億元、3.27億元、2.29億元。三項產品收入全面下滑,直到2024年上半年,公司三大產品收入纔有所復甦。

對此,“界面新聞·創業最前線”試圖向巨輪智能瞭解,公司核心三大產品收入全面下滑的原因何在?未來公司將通過何種措施推動三大核心產品收入回升?截至發稿,未獲得巨輪智能回應。

3、實控人三年累計減持1.4億股,原總經理因公殉職

經營不善,公司實控人吳潮忠對公司似乎失去了耐心,自2021年開始,吳潮忠便開始鉅額減持公司股份,2020年吳潮忠持有公司近4億股。

2021年,吳潮忠開始集中減持公司股份。截至2024年9月30日,實控人吳潮忠持有公司股份下降至2.59億股,持股比例爲11.79%。

這也意味着,過去幾年吳潮忠減持股份總數約爲1.4億股,從吳潮忠減持的時間計算,其減持期間,公司股價大部分時間均在1.8元/股左右波動。

截至2025年2月18日,經歷跌停後的巨輪智能股價仍高達8.08元/股,較其減持時漲幅高達300%。除吳潮忠減持外,公司第二大股東洪惠平也曾減持公司股份。

除減持公司股份外,吳潮忠治下的巨輪智能高管變動極爲頻繁。2024年1月8日,巨輪智能召開董事會會議,對部分人員進行調整,公司證券總監何錦彬因個人原因辭去職務;同時聘任許玲玲女士爲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祕書。

在更換證券總監後,通過董祕問答平臺,巨輪智能將其正在研發XT減速器的消息傳向資本市場,公司股價因此接連大漲。僅從結果來看,其更換證券總監無疑較爲成功。

除更換證券總監外,公司董監高變動也較爲頻繁。據“界面新聞·創業最前線”統計,自2023年以來,公司非獨立董事累計更換3人、監事更換3人,財務總監也更換2次。

據巨輪智能公告,公司原董事、總經理、董事會祕書吳豪先生於2023年7月28日在公司檢查工作中不幸因公殉職。此外,董事林瑞波與陳志勇以工作安排爲由辭職。

原董事、財務總監林瑞波離任後,財務總監一職由肖燕璇接任,然而肖燕璇於2024年1月30日又因個人原因辭職。

財務總監作爲財務負責人,對公司投融資有極爲重要的作用,巨輪智能財務總監頻繁變動是何原因外界不得而知。

不可否認的是,巨輪智能自身財務狀況並不理想,除不斷虧損的業績外,公司自身現金流也並不理想。截至2024年9月30日,巨輪智能在手貨幣資金爲1.72億元,同期公司有息負債餘額爲12億元,此外公司還有大量工程等待完工。以此來看,公司現金流並不寬裕。

由於此前股價一直低迷,加之經營不夠理想,巨輪智能自2019年發行3億元短期融資券後,便未能通過資本市場融資。

巨輪智能頻繁更換財務總監是否與其捉襟見肘的現金流有關?對此,“界面新聞·創業最前線”試圖向巨輪智能瞭解情況,截至發稿,未獲得公司回覆。

對於巨輪智能而言,在主營業務持續低迷的情況下,搭上人形機器人的東風讓公司股價暴漲。至於公司能否徹底扭轉頹勢,還要看XT減速器量產後公司的業績表現,未來巨輪智能將走向何方,“界面新聞·創業最前線”將持續保持關注。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