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汽車業陷危機,盼新政府救助

智通財經
02-19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德國汽車產業正深陷危機泥沼,銷量持續下滑,生產成本卻一路飆升,這使得大衆汽車集團、梅賽德斯-奔馳集團以及數百家零部件製造商在向電動汽車轉型的道路上,已被遠遠甩在後面,處境岌岌可危。如今,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威脅對德國汽車加徵關稅,汽車行業的高管們把希望寄託在2月23日的德國選舉上,期待新的德國政府能夠緩解他們的困境。

當前,德國的處境岌岌可危。作爲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正深陷工業衰退的泥沼,這一困局是由中國先進製造業的迅猛崛起,疊加疫情衝擊、廉價俄羅斯天然氣供應中斷等一系列危機共同導致的。倘若缺乏新的刺激舉措,德國極有可能將數以萬計的製造業崗位,拱手讓予那些積極招攬投資的低成本國家。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主席希爾德加德·米勒(Hildegard Müller)表示:“我們現在急需實現經濟好轉。”她還補充說,下一屆政府必須減少繁文縟節、推動經濟增長,讓德國重新恢復競爭力。

佔德國經濟總量約5%、僱傭近78萬人的德國汽車產業前景黯淡。在受到中國市場競爭加劇和歐洲電動汽車需求減弱的沉重打擊後,汽車製造商們如今正在削減成本、調整產品組合並更換高層管理人員。行業信心已降至新低。

儘管如此,德國各政黨仍未提出能讓汽車產業重振雄風的重大計劃。距離選舉僅剩幾天時間,以下是汽車行業高管們最爲關注的關鍵問題:

貿易爭端

德國製造的汽車中,約四分之三銷往國外,這使得汽車產業對不斷上升的貿易壁壘格外敏感。特朗普決定從下個月開始對鋼鐵和鋁進口徵收25%的關稅,這加劇了自他重返白宮以來不斷累積的緊張局勢。這位美國總統還威脅要對加拿大、墨西哥(大衆、寶馬和梅賽德斯在這些地方設有工廠)以及歐盟實施懲罰性措施。

德國汽車行業高管們多次發聲反對關稅,其中包括歐盟針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的關稅。本月早些時候,寶馬首席執行官奧利弗·齊普澤(Oliver Zipse)稱自由貿易是“推動增長和進步的最關鍵因素之一”。

美國對大型運動型多用途汽車(SUV)具有強勁需求,疊加其向電動汽車轉型的緩慢進程,對寶馬、保時捷和梅賽德斯銷售高利潤燃油車型而言,該市場成爲一塊富礦。德國汽車製造商在美國運營着多家工廠,既爲當地消費者生產汽車,也用於出口。這意味着,如果歐洲採取反制措施(這種情況似乎越來越有可能發生),貿易爭端的負面影響將會加劇。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股票策略師貝內迪克特·洛威上週表示:“歐洲將會反擊。”她還預計,歐盟和美國之間的談判將持續一段時間。

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已表示願意支持歐洲做出回應。高管們將關注有望接替朔爾茨的基督教民主黨人弗里德里希·默茨,若他當選,他們希望他能採取更緩和的態度。默茨曾是貝萊德集團德國子公司的監事會主席,他對特朗普表達了更爲樂觀的看法,稱特朗普是一位“行事可預測的領導人”,有着明確的議程。

高昂成本

對於汽車行業高管們來說,可預測性是一個關鍵議題,尤其是在製造成本方面。他們主要抱怨的是能源價格,自俄烏衝突並切斷德國廉價管道天然氣供應以來,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德國仍嚴重依賴化石燃料來維持電力供應,尤其是在冬季。

德國的電價約爲美國和中國的三倍,仍比鄰國法國高出約40%。法國依靠數十座核反應堆獲取廉價且穩定的能源。所有主流政黨都承諾要降低能源成本,但在如何實現這一目標上存在分歧。朔爾茨所在的社會民主黨(SPD)支持增加可再生能源並限制電網費用,而默茨則提出重新考慮德國退出核能的決定。

來自漢堡附近的獨立汽車分析師馬蒂亞斯·施密特指出:“德國是歐洲最後幾個真正的工業化國家之一,薩爾茨吉特和巴斯夫爲德國汽車產業提供鋼鐵和化工產品。低能源成本或至少價格穩定至關重要。”

依賴中國市場現隱憂

中國是大多數德國汽車製造商最大的單一市場,大部分收入和利潤均源於這一重要市場。但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製造商一直面臨着日益激烈的競爭,並面向該市場趨於疲軟的奢侈品消費趨勢,此外,特斯拉和包括比亞迪在內的中國本土製造商引發的激烈電動汽車價格戰也讓這些製造商叫苦不迭。

在烏克蘭戰爭暴露了過度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危險後,朔爾茨政府試圖重新調整與中國的關係,並呼籲德國企業減少在中國的業務風險。默茨上個月也發出了類似的警告,稱在中國投資存在“巨大風險”。

但德國汽車製造商並沒有退縮。他們正在加大投資,並期望通過與中國本土企業合作以奪回市場份額。大衆在中國運營着三十多家工廠,目標是到2030年將其在中國的汽車年銷量從去年的293萬輛提高到約400萬輛。寶馬則計劃在瀋陽製造基地再投資200億元人民幣(合27億美元),以擴大當地電動汽車的生產。

電動汽車發展放緩

去年,在朔爾茨政府意外取消補貼後,德國電動汽車銷量暴跌,將歐洲最大電動汽車市場的頭銜拱手讓給了英國。此後,包括大衆和梅賽德斯在內的主要汽車製造商因市場需求不足都放緩了電氣化戰略。保時捷預計今年將因擴大燃油發動機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組合而遭受8億歐元(8.37億美元)的損失。向電動汽車轉型過程中遇到的挑戰,讓這個豪華品牌在中國付出了慘重代價,去年其在華銷量下降了28%。

施密特表示:“保時捷的戰略轉變傳遞出一個明確的信息,即德國燃油汽車可能會有更長的市場壽命,我預計默茨領導的政府會支持這一舉措。”

默茨領導的保守派希望在歐盟計劃於2035年禁售新燃油車後仍能繼續銷售此類車型。而朔爾茨則呼籲出臺電動汽車稅收優惠政策,以重振電動汽車銷售。兩黨都認爲,汽車製造商不應因未能達到今年歐盟更嚴格的排放目標而被處以鉅額罰款。

繁文縟節

埃隆·馬斯克支持極右翼德國選擇黨(AfD),這一舉動在德國引發了軒然大波。在繁瑣的手續導致特斯拉位於柏林附近的工廠建設延遲後,馬斯克一直是最積極反對德國官僚作風的人士之一。他並非個例:德國汽車工業協會呼籲柏林加快審批流程,削減過多的文件要求,並確保歐盟不會出臺更多阻礙經濟增長的官僚障礙。

所有主要政黨,包括朔爾茨所在的社會民主黨和綠黨,都承諾要減少繁文縟節。默茨的競選綱領包括降低稅收、減少監管以及僅提供基本的社會救濟。但他領導的保守派也不願大幅放寬德國的公共支出限制,即所謂的債務剎車,而大多數分析師認爲,要實現德國經濟的復甦,取消債務剎車是必要的。

施密特表示:“德國需要經濟刺激,但問題是:預算中是否有足夠的資金用於新的援助?我不太確定。”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