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概念追蹤|國內各大醫院紛紛引進AI大模型 企業有望藉助AI進一步提高競爭優勢(附概念股)

智通財經
02-20

2月13日,北京兒童醫院多學科會診引入全國首個“AI兒科醫生”,這是該院兒童健康人工智能大模型系列產品之一,整合了300多位知名兒科專家臨牀經驗和數十年的高質量病歷數據,通過結構化臨牀推理範式訓練驅動而成,其具備強大的臨牀推理能力。

2月16日,北京協和醫院與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共同研發“協和·太初”罕見病大模型正式進入臨牀應用階段。

2月18日,瑞金醫院發佈與華爲合作開發的瑞智病理大模型RuiPath,該大模型使用華爲DCS AI解決方案,利用瑞金醫院病理科百萬級的數字切片庫訓練。

智通財經APP獲悉,醫院本身留存的數據量非常大,接入大模型無疑一方面能夠提升各層面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推出AI醫生助手或者推出自己的AI模型或應用,來突破現有的業務邊界,對現有的經營模式實現突破和變革,這顯然是值得期待的。

AI虛擬醫生能夠解決的痛點有哪些?包括:

1)爲醫生的診斷和給出治療意見進行提質和提效,提升患者的就醫滿意度;

2)解決國內醫療資源分佈不均的痛點,AI虛擬醫生可以在基層醫療機構或者線上提供不間斷地諮詢服務,並且可根據患者症狀和病史進行智能分診引導,優化醫療資源的高效運用;

3)在慢病診治和健康管理層面爲患者提供個性化的專業醫療意見,有助於患者在無醫護人員看護下的精準治療和管理。

不只是病理大模型,其他的專科疾病大模型亦有望達到相似的對醫療機構的賦能和收效,這對醫院商業模式突破、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以及優化運營效率和降低成本均可能帶來極大反饋。

AI+醫院相關港股包括:

海吉亞醫療(06078):截至2024年,海吉亞醫療已運營和管理的醫院數量達到16家,其中擁有4家三級綜合醫院。並且,公司以腫瘤治療爲核心,接入大模型或者自身訓練驅動專科大模型能夠快速賦能或接入所有醫院,收效較高。公司以放療設備起家,在設備技術上積累深厚,切入AI進行智能化改造更容易;另外,放療前,患者需要進行一些系列的檢查來明確病情和評估身體狀況,包括影像學檢查(CT、MRI和PET-CT)、血液檢查、病理學檢查、心臟超聲等等,這意味着海吉亞醫院集團將積累大量患者的多模態數據;

公司醫院自建或收購策略以下沉市場爲主要目標,若未來接入病理大模型可極大提升醫院醫生診斷效率,可能將提升醫院的日均診斷和治療患者數量,提升醫院盈利能力。

華潤醫療(01515):華潤醫療是華潤集團在醫療健康領域佈局的主平臺。截至2022年底,華潤醫療共管理運營116家醫療機構,分佈於華北、華東、華中、華南等主要區域,涵蓋大型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及社區醫療機構。公司淨利潤受旗下醫院變動影響波動較大,預計隨着旗下醫院及結構進入穩定運營期,淨利潤有望企底回升進入快速成長階段。

康聖環球(09960):康聖環球旗下互聯網醫院康聖友醫正式接入人工智能領軍企業 Deepseek 的技術服務,通過 AI 大模型能力重塑就醫全流程,從精準導診/問診、高效處方服務到智能報告解讀,打造“一站式”智慧醫療新體驗。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