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深夜,香港恒生指數公司突然官宣:把地平線機器人(下稱「地平線」)塞進科技股「尖子班」!
這個班裏的同學,都是騰訊、美團這樣的超級學霸。

這也是港股最快紀錄——上市才4個月就進榜,比當年小米還猛。
截至今日收盤,其股價表現已從1月初的最低點3.32港元衝到8.51港元,漲幅超過150%,總市值1123.34億港元。
地平線是何方神聖?
如果說,在當今汽車科技的變革中,智能駕駛芯片是汽車的「大腦」。
地平線,就是「大腦」頂流供應商。
比亞迪的智能駕駛系統能成為行業標杆,就離不開這位頂流供應商的強力支持。
2月10日,比亞迪在深圳總部發布全民智駕戰略,天神之眼高階智駕系統將開創人人可享的智駕新時代,7萬級車型即可上車智駕。
去年全國售出的車輛中,只有不到10%配備了高階智駕功能,集中在20萬以上車型,絕大多數消費者根本摸不着智駕的邊。
比亞迪這一招,真正讓「智駕平權」具象化了。而其背後的祕密武器,正是地平線的征程6芯片。

地平線是比亞迪推進全民智駕的過程中,國內唯一智駕芯片合作伙伴。
除了比亞迪,地平線還與一汽、上汽、奇瑞、吉利、大衆、長城、理想、深藍等全球超過40家車企和品牌達成合作。
數據顯示,2024年,地平線以33.97%的份額,稱霸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智駕計算方案市場。
自2025年起,地平線征程6系列芯片將搭載超過100款中高階智駕車型上市,征程家族出貨量預計在2025年突破1000萬大關。
創始人的「開掛史」
地平線的創始人名為餘凱,他的人生就像部開掛史:
江西師大附中保送南大,德國慕尼黑大學博士畢業,在微軟、西門子當過高管。
2012年,他回國加入百度,還搞出過無人駕駛自行車這種黑科技。

但真正讓他封神的,是2015年的決定——放棄百度百萬年薪,帶着兩個同事在中關村創建地平線。
大佬紛紛拋來橄欖枝。
線性資本王淮第一個押注,在談及這筆投資時,王淮說他是把餘凱「忽悠」出來創業的。
王淮提到,在之前與餘凱聊天時,他總在用一種潛移默化的「種草策略」:時不時討論「要不要一起出來做點大事?」「如果選擇創業我能如何支持?」云云。
不久後,在王淮的引薦下,餘凱與高瓴張磊得以見面。兩人見面1.5小時之後,張磊就拍板做出了投資決定。
高瓴對地平線不僅連投了7輪,張磊還搬出明朝戰略教餘凱「高築牆、緩稱王」。
而在2024年4月,比亞迪王傳福直接衝到發佈會現場,給地平線最新芯片站臺帶貨。
更狠的是寧德時代、立訊精密等產業鏈巨頭集體入局。用基金經理的話說:「現在不買它,就像10年前沒買騰訊!」
可以說,地平線背後站着半個投資圈的大佬。從成立到現在,9年時間,這些大佬砸出170億孖展。
到2024年10月,地平線在港股敲鐘,直接創下三年來最大科技IPO。
如今,地平線不僅能硬剛英偉達、Mobileye,連特斯拉都要抖三抖。
結語
地平線的故事,是給所有中國創業者的一劑強心針——
當餘凱們開始用芯片定義汽車,當王興興們讓機器人走進消防隊,當梁文鋒們把大模型做成白菜價。
我們終於可以說:屬於中國硬科技的時代,真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