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布恩(Georg Boehm)來自德國,是一家德國企業中國分公司的運營總經理,並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取得了全球EMBA學位。近日,他回到學校,圍繞“德國企業在上海”的主題,分享了自己在中國經商辦企業的感受。
沙龍現場,喬治·布恩邀請了朋友約爾格·加伯特博士在線參與。他是德國Gabert工業控股有限公司(GIB)總經理,該公司與中國企業有一些業務的合作往來,前不久在上海蔘與了法院訴訟。
約爾格·加伯特說,2023年底,GIB公司因一起案件需要向上海市徐彙區人民法院提交五份公文書及附加證明書。得益於法院依法適用《取消外國公文書認證要求的公約》,在短短15個工作日內就完成了所有手續,“徐匯法院高效的司法流程使我們公司切實感受到了上海優越的營商環境”。
上海市徐彙區人民法院商事審判庭法官宋思傑介紹,我國於2023年3月正式加入《取消外國公文書認證要求的公約》,同年11月在我國生效實施。此前,涉外公文書通常需辦理出具國外交部或其委託機構辦理的領事認證和使用國駐出具國使領館辦理的領事認證,俗稱“雙認證”。公約生效之後,“雙認證”被簡化爲適用附加證明書的一步式證明手續,大大降低了公文書跨國流轉的時間和經濟成本。
該案中,德國也是公約的締約國,因此公約在案件中應當被適用。法院根據公約條款,嚴謹審查了5份公文書。相比於此前一起類似的公司決議糾紛,當時境外形成證據時間長達2至3個月,如今案件審理週期大大縮短,當事人可以儘早得到公正的判決結果。
喬治·布恩說,2005年他來到中國,與中國結緣近20年。無論是約爾格·加伯特所在公司的涉訴經歷,還是他個人在華經商的切身體驗,從這些案例中,他越來越感受到中國特別是上海主動與國際接軌、與世界同頻的勇氣與決心,“希望今後能有更多的外國企業來到上海這塊營商沃土創業,共創更美好的未來!” 本報記者 陳佳琳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