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行業觀察:產業化進程加速;輕量化材料應用突破

金融界
03-02

2025年,人形機器人產業化進程顯著提速,全球範圍內技術迭代與量產規劃同步推進。特斯拉提出2025年生產數千臺Optimus人形機器人,2027年產量目標達50萬臺;國內企業如優必選、宇樹科技的產品已進入實訓與預售階段,市場熱度持續攀升。與此同時,碳纖維增強PEEK(CF/PEEK)等輕量化材料憑藉優異性能,成爲人形機器人降本增效的關鍵突破口,拉動相關材料需求邁入新增長週期。

一、人形機器人產業化進程加速

全球頭部企業持續推進技術研發與量產落地。特斯拉Optimus-Gen2通過應用輕量化材料實現性能優化,爲後續規模化生產奠定基礎。國內企業中,優必選WalkerS1在比亞迪工廠完成第一階段實訓,預計2025年第二季度實現規模化交付;宇樹科技G1人形機器人預售首日即售罄,市場對低成本商用產品的接受度逐步提升。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預測,2030年中國人形機器人銷量有望突破27.1萬臺,複合增長率超70%。

技術與場景應用雙向突破。上海智元機器人推出全棧開源機器人靈犀X1,結合百度視覺大模型技術,推動具身智能向教育、工業等領域滲透;廣汽集團第三代具身智能機器人GoMate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計劃2026年實現小批量生產。開源生態與模塊化設計加速產品迭代,智元靈犀X1等產品將組裝成本降至10萬元級,爲產學研協同創新提供新路徑。

區域產業鏈協同效應顯現。河南、廣東等地依託工業場景優勢,推進機器人本地化應用。河南漢威科技凱旺科技佈局傳感器與線纜組件,廣汽集團圍繞“三維立體交通”構建全鏈條移動生態。儘管部分企業如徐工機械明確暫未涉足人形機器人整機制造,但特種機器人研發與場景定製化解決方案已形成差異化競爭力。

二、輕量化材料驅動產業升級

PEEK及碳纖維複合成型技術成爲性能突破核心。特斯拉Optimus-Gen2通過使用PEEK材料實現減重10公斤、行走速度提升30%,其耐熱、耐磨特性適用於關節與四肢結構。碳纖維增強PEEK(CF/PEEK)進一步優化機械性能,以君華股份產品爲例,填充30%碳纖維後,材料拉伸強度、熱膨脹係數等指標顯著優於純PEEK,爲高精度部件製造提供理想選擇。

國內PEEK產能與需求同步擴張。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PEEK市場規模約19億元,2025年產能有望突破萬噸;智研諮詢統計顯示,2017-2024年國內PEEK產量從200噸增至3808噸,需求量從700噸增至3894噸。儘管中研股份等企業因研發投入增加導致短期利潤承壓,但行業長期增長趨勢明確。

人形機器人需求拉動材料增量空間。單臺機器人約消耗6.6kgPEEK及2.4kg碳纖維,GGII預測2030年國內銷量27.1萬臺,將帶動PEEK需求1790噸、碳纖維需求651噸。隨着量產規模擴大,CF/PEEK複合材料在輕量化、高強度領域的應用潛力將進一步釋放,上游原絲、氟酮等原材料企業及中游復材加工廠商或同步受益。

責任編輯:櫟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