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國信證券發佈研報稱,今年以來,AI眼鏡在技術進步、產品推新和行業標準逐步完善下,整體迎來較好的發展趨勢。如中國信通院泰爾終端實驗室聯合S–DreamLab,以RayBan-MetaWayfarer智能眼鏡爲例進行全面測試,爲AI眼鏡行業提供可參考評價指標,推動技術創新升級和產業標準化進程,促進行業生態良性可持續發展。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鏡銷量152萬臺,且預計在技術進一步升級、需求開發下2025年增長達到230%。行業快速發展下整個產業鏈環節都將迎來發展機遇,包括上游鏡片提供商,中游各類AI眼鏡品牌,以及下游眼鏡銷售渠道商等。
1)線下眼鏡門店未來是AI/AR眼鏡銷售推廣的重要且難以替代的核心渠道,早期物理卡位特別是品牌合作有望重構該產業鏈環節的核心競爭要素。建議關注眼鏡連鎖龍頭博士眼鏡(300622.SZ)。2)鏡片製造商有機會通過提供高質量的鏡片來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從而獲得更高的利潤空間。建議關注龍頭樹脂眼鏡鏡片製造商康耐特光學(02276)。
國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智能眼鏡邁入C端商業化重要年,迎來多維度發展機遇
從2012年首款智能眼鏡GoogleProjectGlass誕生至今,智能眼鏡已走過12年歲月。其技術也歷經多次迭代,從一個小衆市場逐步實現了質的飛躍,也是AI硬件設備中少數已經開始產生規模化產品需求的品類。
據WellsennXR,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鏡銷量152萬臺,預計2025年全球AI智能眼鏡銷量350萬臺,較2024年增長230%。伴隨着AI眼鏡市場的持續爆發,整個產業鏈環節都將迎來發展機遇,包括上游鏡片提供商,中游各類AI眼鏡品牌,以及下游眼鏡銷售渠道商。
市場驅動一:大模型落地加速,AI眼鏡迎技術突破
相對於此前的AR眼鏡設計,AI眼鏡功能主要聚焦於視、聽領域,並增加了個性化的AI助手。因此一方面,其產品更加輕薄且更加貼近日常生活場景,且佩戴舒適感有所提升,有助於降低消費者使用門檻;另一方面,通過AI大模型強化影像以及語音等交互功能,進一步融合人體的視覺、聽覺及語言等交互方式,有望成爲AI技術落地的最佳硬件載體之一。
而近期國產大模型紛紛迎突破性進展,特別是2025年1月DeepSeek-R1的問世,其單次訓練和推理對算力的需求低,因此基於DeepSeek二次訓練的成本也更低,有利於企業低成本訓練及本地化部署。同時其開源的屬性也爲企業提供了技術底座,便於各行業基於自身的業務場景搭建垂直應用場景的助手,有望進一步加速AI技術在應用行業的滲透。
市場驅動二:國內外廠商積極佈局,產品供給持續豐富國
外廠商當前市場中,MetaLensChat和RayBanMeta,分別爲無攝像頭/帶攝像頭智能眼鏡,此外RokidGlasses等相關產品爲帶顯示屏智能眼鏡,整體AI眼鏡產品軟硬件持續突破。國內廠商目前也陸續發佈了諸多AR+AI的眼鏡產品,如雷鳥創新的雷鳥X2、星紀魅族的StarVAir2、EvenRealitiesG1等產品。隨着產品的持續豐富,給了消費者越來越多的選擇,也進一步刺激了市場快速擴容。
渠道和產品端共同迎來發展機遇
一是在渠道端看,不同於其他消費電子品類,AI眼鏡因爲購買過程中存在驗光和佩戴體驗等環節,因此線下眼鏡店的相關配套服務在消費者作出購買決策中有着關鍵作用:1)驗配,目前我國近視人羣超7億,購買眼鏡基本均涉及鏡片驗配,該過程難以線上完成;2)佩戴體驗:近年來眼鏡也逐步成爲了消費者的個性化配飾物,通過線下佩戴感受可以實現直觀體現。3)此外,AI眼鏡作爲創新品類,也需要線下門店中的人員,承擔教育消費者,包括演示和宣傳這些品類功能的職責。
因此線下眼鏡門店未來是AI/AR眼鏡銷售推廣的重要且難以替代的核心渠道,早期物理卡位特別是品牌合作有望重構該產業鏈環節的核心競爭要素。
多數AI眼鏡產品也在積極入駐連鎖眼鏡門店,並且利用“先體驗,後購買”的模式提升產品轉化率。如據蜂巢科技報道,界環AI音頻眼鏡已進駐全國超700家眼鏡門店,其中70%爲專業眼鏡店。2024年9月10日,星紀魅族與博士眼鏡簽署戰略合作,授權博士眼鏡作爲XR智能眼鏡的經銷合作伙伴,通過博士眼鏡的線上銷售平臺和線下100多家零售門店進行產品銷售和品牌推廣。
核心龍頭:博士眼鏡
作爲國內頭部眼鏡渠道商,截至2024年6月30日,博士眼鏡共有530家門店。其智能眼鏡的佈局一方面就是體現在渠道銷售,承接智能眼鏡產品紅利:公司早在2019年與華爲建立合作關係,成爲其智能眼鏡產品在線下眼鏡零售渠道的獨家合作商;近年來又與業內頭部智能眼鏡品牌星紀魅族、李未可、雷鳥創新、ROKID建立了穩定合作關係。公司爲消費者提供光學+智能眼鏡一站式驗配服務,截至2024年10月底已在全國100家線下門店鋪設智能眼鏡專櫃。
另一方面,公司與智能眼鏡品牌方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共同參與研發等。如2024年8月與智能眼鏡企業雷鳥創新簽訂合作協議,雙方成立合資公司,博士眼鏡出資300萬元,持股20%。合資公司將計劃研發拍攝眼鏡、音頻+AI眼鏡第一代產品,並通過授權收費形式獲得收入,博士眼鏡主要負責線下渠道銷售和推廣,參與產品研發設計,並對產品、渠道、營銷等關鍵策略有共同決策權。到2025年1月,雷鳥創新公佈了與公司聯合研發的雷鳥V3AI拍攝眼鏡,定價1799元,可實現高清拍攝、音頻和智能AI等功能。
產品端,光學顯示單元在智能鏡的成本結構中佔比較高,鏡片作爲關鍵核心部件,其質量直接關係到產品的光學性能和用戶體驗。因此,鏡片製造商有機會通過提供高質量的鏡片來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從而獲得更高的利潤空間。從成本結構上看,以市面上暢銷的智能眼鏡RayBanMeta爲例(Meta聯合雷朋推出)。據維深wellsennXR數據,RayBanMeta成本總結174美元,主板芯片99.1美元,佔比57%;包括鏡片/鏡架在內的結構件成本16.9美元,佔比10%,其中鏡片+鏡架佔比高,且是解決體驗感的重要一環。
核心龍頭:康耐特光學
公司主營樹脂眼鏡鏡片製造,按2020年樹脂眼鏡鏡片產量計算,是國內第一大廠商,且產品覆蓋全球90個國家。從AI眼鏡布局方面看,主要體現在:1)2024年已成立XR(拓展現實)研發和服務中心,分別從技術端和市場端爲潛在精密光學業務提供支持和服務。2)在泰國購置土地,用於建造自動化生產線,以供XR產品配套鏡片的生產和加工。3)外部合作:引入智能硬件企業歌爾股份作爲戰略股東,配售所得款項將用於智能眼鏡和XR頭戴設備的鏡片和視覺解決方案的研發、設計和製造。以及公司已與全球多家科技頭部企業在XR產品領域合作,並根據簽署的採購訂單,已陸續收到研發費用和訂單款項。
此外,公司2024年11月發佈了股權激勵計劃,進一步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公司擬將1193萬股限制性股份作爲股份獎勵授予激勵對象,約佔公司發行股份總數的2.8%。計劃的績效指標條件爲,2025/2026/2027年公司應占淨利潤增長率不少於21%/17%/15%。
風險提示
消費景氣度不及預期;AI技術發展不及預期;新技術應用前景不明朗下企業盲目投入帶來盈利壓力;AI產品同質化的風險,導致行業惡性競爭和價格戰。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