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成兩會新“熱詞” DeepSeek掀起家電智能化潮流

中國經營網
03-08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在2025年全國兩會上,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即人工智能)大模型成爲多位代表、委員建言獻策的關鍵詞。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雲傑聚焦AI,提出了以工業大模型爲關鍵變量賦能新型工業化和以高質數據構建智慧家庭大模型,助力家電家居產業升級等多項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長虹控股集團董事長柳江也在兩會期間表示,目前,公司正積極推動“數據+AI”融合,加速AI技術應用落地。

  對此,仲量聯行方面分析認爲,2025年,AI技術將邁入轉型關鍵期,數智化成果將在多領域深度融合滲透。憑藉超大規模市場和龐大用戶基礎,中國有望成爲AI技術創新與應用的最佳土壤。

  AI大模型成熱議話題

  “目前,長虹正積極推動‘數據+AI’融合,加速AI技術應用落地。”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柳江表示,AI已在運營、製造、產品等方面爲長虹賦能。

  據瞭解,在“AI+運營”方面,長虹已率先接入私域DeepSeek模型,將AI技術應用到文字處理、圖像處理、合同對比等領域;在“AI+製造”方面,AI檢測已應用於整機質檢、零部件缺陷檢測等領域;在“AI+產品”方面,長虹在業內率先推出了搭載通用大模型的AI TV“雲帆”平臺,支持語音、手勢、表情情感識別等多模態交互。

  在周雲傑看來,智慧家庭領域大模型是支撐傳統智能家電和家居轉型躍升的關鍵基礎設施,能夠催生包括家庭服務型機器人在內的、實現全球引領的新質消費品產業,從而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形成10萬億元以上的新增長空間。

  周雲傑同時表示,AI大模型需要算力、算法、數據三大要素支撐,這些問題靠行業、企業無法快速解決。“算力依賴重大突破,在短期內難以解決,DeepSeek已大幅降低模型的算力需求,然而大規模高質量數據的支撐作用依然無法替代,行業數據建設依然面臨採集成本高、跨域融合難、訓練數據少等斷點堵點。 ”

  “目前,數據流通利用以公共數據和社會數據的開發利用爲主,依賴企業數據、個人數據的規模化利用尚未形成,對AI技術應用的支撐效果尚不明顯。”柳江也表示,AI技術運用面臨着可信數據空間技術路線和標準不統一,數據要素市場機制不健全,法律法規滯後等問題。

  “應當培育數據採集產業,構建智慧家庭大模型多元統一的數據源。”周雲傑建議,應制定統一數據標準體系,規劃並發展智慧家庭數據合成、數據標註產業;實施數據貢獻參與工程,通過全民貢獻、羣企共創的形式構建行業全覆蓋的垂域數據基礎。

  “加快可信數據空間建設與應用落地對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意義重大,是推動數字經濟賦能實體經濟的關鍵抓手。”柳江則建議,應當加快技術標準化,加強互聯互通,在規範數據流通利用、強化監管合規的同時,加快數據產業發展,着力人才培養。

  技術應用助力降本增效

  隨着數字經濟不斷發展,AI技術已經開始進一步賦能家電消費。

  2025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方面,將持續推進 “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製造裝備。

  在此背景下,AI大模型正成爲家電領域的熱詞。目前,海信、長虹、海爾等多家企業均表示,旗下產品已開始接入DeepSeek。

  今年2月,海爾冰箱方面宣佈旗下產品已接入DeepSeek大模型,並將進行新一輪的智能化升級;海信方面宣佈自研星海大模型已接入DeepSeek,所有搭載智能體的海信電視將完成升級並全面支持DeepSeek;長虹電視方面也官宣,用戶終端升級工作已全部結束,所有搭載滄海智能體的長虹AI TV均已正式接入DeepSeek。

  華西證券相關研報分析認爲,AI技術快速發展,催生了一系列新型硬件載體,這些硬件不僅成爲AI能力落地的物理依託,還極大地拓展了消費場景的邊界。“新硬件正在通過集成大模型技術,實現從單一功能到多功能、從被動響應到主動服務的跨越。”

  “AI軟件通過大模型技術的應用,正在爲各行各業帶來顯著的降本增效效果,成爲推動行業智能化升級的核心力量。”華西證券方面進一步表示,隨着AI調用成本持續下降,AI軟件將在更多行業中實現深度滲透,推動消費全產業鏈的智能化升級。

  對此,周雲傑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建議,以工業大模型爲關鍵變量賦能新型工業化

  “支持龍頭企業,示範工業大模型應用價值。”周雲傑建議,以財政補貼的方式,支持家電、汽車、醫療等重點行業的龍頭企業,開展基於工業大模型的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先行先試,打造行業標杆,示範應用價值;以財政補貼的方式,鼓勵龍頭企業提煉並共享其在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經營管理等關鍵環節深度應用人工智能的典型案例。

  政策支持催生消費新亮點

  受AI技術加速普及和優質消費供給增加等因素影響,家電領域有望迎來新的增長點。

  記者注意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制定提升消費能力、增加優質供給、改善消費環境專項措施,釋放多樣化、差異化消費潛力,推動消費提質升級。同時,創新和豐富消費場景,加快數字、綠色、智能等新型消費發展。

  事實上,從2024年至今,我國已推出了多輪消費品以舊換新方面利好政策。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的總體考慮是增加資金規模,擴大支持範圍,優化實施機制,放大撬動效應。

  具體到家電方面,享受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的家電產品已由2024年的8類增加至12類,單件最高可享受銷售價格20%的補貼。每位消費者購買空調產品最多補貼由1件增至3件,同時實施手機、平板電腦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

  仲量聯行方面分析認爲,相關支持政策有望催生更多消費新亮點。“這些趨勢將推動零售企業和零售物業加速創新,提升服務體驗,進而提振消費活力。”

  不過,以舊換新政策在執行過程中仍有一些堵點需要疏通。全國人大代表、海信集團董事長賈少謙表示,以舊換新政策惠民生、利產業,但落地過程中還存在一些“梗阻”。

  “國內部分地區對商家准入範圍有限,部分鄉鎮消費者‘進城才能領補貼買家電’,對偏遠地區消費者及老年羣體極爲不便。”賈少謙建議,由國家相關部委統一各省市以舊換新參與條件,擴大縣鄉中小商家參與範圍,允許鄉鎮家電個體工商戶參與,保障偏遠地區用戶尤其是老年羣體權益,在家門口就能便捷地享受到補貼活動,讓政策紅利惠及更多消費者,進一步激發縣域經濟活力。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