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鈦媒體
蜜雪冰城的上市狂歡剛剛落下帷幕,霸王茶姬也加入了這股上市風潮。
3月6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發佈了關於Chagee Holdings Limited(茶姬控股有限公司,即霸王茶姬關聯公司)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公告信息顯示,霸王茶姬計劃發行不超過6473.1929萬股普通股,擬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或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作爲近兩年最受市場關注的新茶飲品牌,霸王茶姬的上市進度一直被市場所關注。此前,有媒體報道稱霸王茶姬籌備赴美國上市,募資規模預期介於2億至3億美元,將由花旗、摩根士丹利負責上市事宜。而在2023年7月,霸王茶姬拿到美國對沖基金寇圖資本(Coatue Management)的投資時,其估值規模就已經達到了30億元。
近年來,霸王茶姬的門店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據窄門餐眼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霸王茶姬在營門店數已達6306家,覆蓋340個城市,江浙一帶和廣東地區是門店數最多的區域。而在2023年,其門店數僅爲2000多家,兩年多的時間裏增長了近三倍。
門店的高速增長,也帶來了收入的快速提升。霸王茶姬創始人張俊傑曾公開表示,公司2024年一季度的GMV(商品交易總額)超過58億元,預計全年GMV將超200億元。
而在霸王茶姬飛速狂奔的背後,離不開投資機構的支持。經歷了數輪融資,目前霸王茶姬的投資方包括XVC、復星集團、琮碧秋實等。
霸王茶姬的擴張離不開其獨特的加盟模式。公司採取“1+1+9+N”模式,即每進入一個城市時,先建設1家在地子公司或辦事處,再開1家以上直營店,隨後開9家聯營店,最後開放加盟。這種模式確保了單店模型的成功複製。
然而,霸王茶姬的加盟門檻較高。以80平米門店爲例,總投資額近100萬元,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儘管如此,加盟商依然趨之若鶩,原因在於其高利潤回報。
後來,隨着市場逐步趨於飽和,高利潤也逐漸成爲了過往。據媒體報道,多位市場人士估計,霸王茶姬2024年同店下滑 30% 以上。從去年二季度開始,在北京、上海市中心經營的四位霸王茶姬加盟商表示,2023年一個月能賣出 100 萬元,2024年同期只能賣出 35 萬元 - 60 萬元。租金、人力和材料費用幾乎不變,回本週期從幾個月拉長至二到三年。
雖然遭遇着增長挑戰,但新茶飲仍然是當下餐飲市場中最具增長價值的存在。美團外賣連鎖業務部飲品甜點KA負責人周思銳曾表示,飲品仍然是連續3年帶領整個餐飲大盤增長的品類,雖然與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但增長還是最快的。
這或許也成爲了新茶飲行業仍然能夠持續上新迭代,吸引全行業關注的原因。
2024年底,麥當勞中國前CFO(首席財務官)黃鴻飛(Aaron Huang)於2024年10月14日離職後,加入了霸王茶姬。黃鴻飛在麥當勞任職近20年,在他任職CFO期間,麥當勞中國不僅成功引入了戰略投資方,更推動了該公司股權結構的升級。不僅僅是高層管理人員的引入,霸王茶姬還在拓展全新的業務線。
雖然大單品“伯牙絕弦”2024年全年銷量超3億杯,累計銷量突破6億杯。但是僅憑一款產品是否能夠獲得消費者持久的偏愛,一度備受質疑。
今年2月,霸王茶姬的子品牌“第二杯茶”首店登陸上海五角場萬達廣場,該品牌以東方樹葉和三得利爲對標,提供現場製作的 “茶中式” 和 “茶拿鐵” 兩大類產品,定價在10-20元區間,門店爲30至50平方米小店型。
不過,這種嘗試在新茶飲圈早已不再新鮮。相較之下,海外市場的增量或許更受市場關注。
自2018年起,霸王茶姬便成立了海外事業部,目前已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國家開設超100家門店。自2023年7月起,霸王茶姬便開始在美國搭建團隊,預計在2025年第一季度開出首店,首批門店將選址於加利福尼亞州的爾灣市和洛杉磯市,爾灣市也將成爲霸王茶姬美國的總部所在地。
不過,雖然霸王茶姬的上市備受關注,但資本市場曾經對新式茶飲賽道仍持謹慎態度。此前,古茗和茶百道在港股上市首日即遭遇破發,奈雪的茶一直以來均表現低迷。上個月,蜜雪冰城憑藉低價策略成爲“港股凍資王”,創下5324倍的認購紀錄。但是資本市場對於新茶飲的認知是否真正翻轉,仍需時間檢驗。
雖然,張俊傑曾表示,霸王茶姬的目標是成爲“東方星巴克”,相對於港股而言,霸王茶姬赴美上市,則會與真正的星巴克處於同一市場話語體系中。想要向美股市場講述一個“中國星巴克”的故事,霸王茶姬需要講出自己的特色。霸王茶姬能否打破美國資本市場對中國消費企業的固有認知,讓人充滿期待。(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謝璇,編輯|房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或立場,不代表新浪財經頭條的觀點或立場。如因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需要與新浪財經頭條聯繫的,請於上述內容發佈後的30天內進行。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