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瞭解到,國華(00370)近日發佈公告,稱於2025年3月5日,其全資附屬公司AI集團與達闥將通過重組在香港合資成立香港仔機器人,在香港及海外發展與人形機器人智能技術及產品有關的業務營運。重組完成後,香港仔機器人將分別由AI集團間接持有51%及達闥間接持有49%。
其實在2月20日,該公司就公告稱將與達闥機器人將在香港成立一間合資公司,而公司持股份額爲51%,香港仔機器人的火速落地也充分向市場證明了公司管理層的決策力和執行力,以及加大人工智能轉型的決心。作爲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新軍,國華或將主要資源及精力都放在香港仔機器人的高質量發展上。
國華對此次轉型擁有十足的底氣,一方面是國華紮根於香港幾十年,擁有雄厚的資源整合能力,以及龐大的政企及C端客戶羣,能夠爲香港仔機器人投融資及渠道搭建鋪好道路。根據協議,該公司要在兩年內,協助香港仔機器人分別於2025年及2026年籌集1億美元及2億美元的資金,以供香港仔機器人研究及開發產品之用。
另一方面合資方爲達闥機器人,是全球領先的雲端機器人創造者,具備“具身智能雲端大腦+人形機器人”軟硬件一體的獨角獸公司,其在香港仔機器人上能夠快速搭建核心團隊。根據協議,達闥將在五個月內完成組建核心營運團隊,該團隊將涵蓋產品規劃、技術研發、生產管理、市場營銷及售後服務等領域。
更爲重要的是,在協議後兩個月內,達闥將向香港仔機器人中國公司授予達闥知識產權的獨家許可;及達闥應完成向香港仔機器人或香港仔機器人中國公司轉讓海睿雲腦及其迭代和升級版本的知識產權。另外,在協議後兩年內,達闥應分階段完成向香港仔機器人中國公司轉讓達闥知識產權的擁有權。
可以說在兩位強大的股東保障下,香港仔機器人未來的路已經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管理團隊、人才、技術、客戶資源以及發展資金等,都不需要焦慮,剩下的交給香港仔機器人的全力以赴。
據披露,香港仔機器人將在香港科學園設立港仔機器人研究院,負責研究人形機器人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大數據模型訓練、AI代理設計,以及向外部人士推廣香港仔機器人的業務;同時在香港設立並營運人形機器人的生產線,由達闥在技術層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從需求層面看,人形機器人商業化浪潮已來。
2025年將是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比如2月份,宇樹科技旗下備受矚目的Unitree H1和G1人形機器人在京東平臺正式開啓預售並已售罄,售價並不低仍售空,表明了市場對人形機器人的高度期待。中信證券預測,到2030年,預計人形機器人市場需求約7500億元。香港仔機器人成立於香港,將更好地配合中國與香港在創新產業的引領方向和產業政策,以先發優勢佔領人形機器人這一塊科技制高點。
香港仔機器人項目落實後,將爲國華基本面帶來質的飛躍。根據公告,達闥承諾香港仔機器人將在2025年實現經審覈收入不低於5億元(相當於5.35億港元),及2026年不低於10億元(相當於10.7億港元)。另外,達闥承諾其所擁有的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優勢資源(包括機器人本體相關產品和技術、柔性關節生產線等)將優先用於支持香港仔機器人的業務發展及實現上述收入目標。若目標營業額實現,國華將通過並表,實現業績釋放。
而人工智能的轉型也讓投資者對國華的投資價值有了全新的認識,該公司股價於去年9月開始啓動,市值已翻了近10倍,成交量也逐步放大,尤其是近兩週,日成交量持續放大,市值也在不斷走高,可見越來越多的價投者發現了國華,並通過真金白銀予支持。人工智能是未來的趨勢,而人形機器人是AI終端應用的投資首選,國華順勢而爲選擇這個賽道,基本面及市值也迎來了重要拐點。
國華按下人工智能轉型加速鍵,但人形機器人或是其業務轉型的第一站,隨着未來更多AI終端應用投資落地,其市值仍有望進一步重估。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