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研客
如果說茶百道、古茗陸續上市,還不足以證明新茶飲賽道加盟制模式,在商業模式比自營制有多優越,那麼坐擁現制飲品門店全球第一、千億市值的蜜雪冰城橫空出世,則基本可以蓋棺定論了。
從A股到港股,籌備上市近兩年半時間的“雪王”蜜雪冰城(2097.HK,港股證券簡稱則爲“蜜雪集團”),3月3日在港交所主板掛牌。
蜜雪冰城發行價爲202.5港元,凍資近1.8萬億港元,成爲港股新“凍資王”,募資約34.6億港元。
此前,茶百道(2555.HK)2024年4月登陸港股。古茗(1364.HK)在2025年2月完成港股IPO。更早的2021年6月,奈雪(2150.HK)摘下新茶飲第一股。
蜜雪冰城成爲第四個在港交所上市的內地新茶飲品牌,市值也最高,發行總市值爲764億港元(718億元人民幣),超過先上市的3個同行市值總和。
3月第一個交易日,古茗、茶百道、奈雪收市的市值分別爲254億元、150億元、38億元,合計市值442億元,比蜜雪冰城發行市值要少276億元。
3月3日,蜜雪冰城正式交易時,以262港元高開,收市時大漲43%,市值1093億港元(超過千億元人民幣),一時風頭無兩。
新茶飲品牌有兩大陣營,自營派以奈雪、喜茶爲代表,加盟派則以古茗、茶百道、蜜雪冰城、滬上阿姨等爲代表。滬上阿姨也在2024年12月末遞交港股招股書,若進展順利,應該在上半年完成上市。
如此一來,從上市數量來看,加盟派是“3+1”,而自營派只有“獨苗”奈雪。上市和公司經營狀況,以及實際控制人的意願,乃至早期投資的股東套現訴求,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
而市值與業績是考察新茶飲企業優質與否的核心。目前來看,加盟派完全佔上風。
市值已很顯然了。奈雪發行價爲19.8港元,發行市值超過300億港元。不過奈雪上市即巔峯,隨後近4年時間,股價再也沒有超過20港元。
蜜雪冰城IPO,非但沒有帶動奈雪股價上漲,反而重挫18個百分點,最新股價1.71元,和發行價相比,已經跌掉9成以上。最慘時,奈雪股價逼近1港元,已快成“仙股”,誰能想到呢。
茶百道發行價17.5港元,至3月3日股價爲9.7港元,同樣深度破發。古茗發行價9.94港元,最新股價爲11.24港元,雖短期破發過,最近卻頑強地站在發行價以上。
從上市後股價走勢看,自營派奈雪“一路向西”,茶百道則有較大波動,古茗守住發行價。蜜雪冰城上市日就漲三成,也是此前沒有過的境況。加盟派明顯佔優。
從盈利指標看,加盟派完勝。
自營派是重資產運營,在一二線城市佈局較多,奈雪在一二線直營門店佔比超過90%,成本過高,導致長期虧損。奈雪2023年僥倖盈利,規模只有1300萬元,而2024年前三季度再虧4.35億元,全年虧損應該是跑不了。
茶百道和古茗一直盈利,規模在10億元級別。蜜雪冰城2021年、2022年分別盈利近20億元,2023年盈利31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盈利就近35億元。
它也沒有其他祕密,就是門店開得多。
截至2023年末,茶百道和古茗門店總數分別是7800家、9000家,而蜜雪冰城的門店在2020年就超過萬家,2024年末高達4.65萬家,是同行5-6倍。蜜雪冰城還超過星巴克,在全球現制飲品中位列第一。
蜜雪冰城的主要模式是向門店銷售設備和物料。設備一次性交易,原材料則是消耗品,每天都在用,都由蜜雪冰城提供,佔收入絕大部分。
2023年,蜜雪冰城總營收203億元,其中設備銷售貢獻7.4億元,商品銷售191.6億元,加盟和相關服務4.1億元。
另外,商品銷售的毛利率也不低,2024年前三季度達到31.5%,比賣設備高出11.6個百分點。誠然,加盟和相關服務毛利率可以達到80%左右,但規模有限,毛利潤佔比也就有限了。
雖然蜜雪冰城平均單價在6元左右,是現製茶飲中的平價品牌,但能在全球開出4.65萬家店,海外大約5000家店,說明其定價還是擊中了很多消費者內心。
而從單店收入看,每家門店爲蜜雪冰城貢獻額,並不比茶百道、古茗差多少,其門店數量遙遙領先對手,毛利率也不低,斬獲了高額利潤,也就水到渠成。
堅持自營的奈雪也開放加盟,2024年三季度末,奈雪直營門店1531家,加盟店353家,是妥協,也是無奈之舉。
而自營陣營中的另一個玩家喜茶,2022年9月開放事業合夥人申請,今年2月宣佈暫停暫停,力扛自營旗幟,能否在同質化競爭中殺出一條血路呢?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