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加班文化“急剎車”背後,我們跟廠友聊了聊

科技研究所
03-11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最怕朋友突然的關心。

如果這個朋友是你公司的HRBP,然後他關心的,還是你是否可以早點下班的問題,那就更有意思了。

近幾天,幾家大廠強制下班的消息先後登上熱搜,把一衆廠友看傻了,感嘆過了個年,怎麼各家老闆跟商量好的一樣,紛紛開始在“下班”這事兒上有動作:

先是大疆,按內部最新的考勤要求,工作日最晚下班時間爲9點,據說執行力度相當大,主要手段爲:主管帶頭+大主管督促+HRBP清場+區域性關燈。

反正一到晚上9點你就看吧,HR配合部門主管立即開始行動,主管帶頭拎包走人,先從心理上爲員工破除”到點兒下班不好意思走”這個障礙。

動作一般是這樣的,主管起身收拾東西的同時順便清下嗓子,然後走到每一排工位中氣十足的喊幾聲“下班了下班了”,以此來做進一步的下班push。

如果遇到“領導讓我下班,我充耳不聞”這種的,幾分鐘後項目組的大主管就會出手,他們往往扔下一句讓你沒法回答的話:“有什麼事是一定要現在做的嗎”。

假如你還不走?這個時候HRBP就該進場了,迎接你的將是他們的定點“關心”,難道這個班非上不可嗎?

在接下來的10分鐘裏,整個公司都是密集收拾東西的聲音,員工們會在幾分鐘內全部走光,看着跟消防演習一樣,樓下的街道人多的像進了某個景區。

相比大疆,美的這邊相對要溫和一些。

有美的廠友告訴廠哥,他們的hrbp差不多6點就開始在美信羣裏“通知”了,催促部門內的同事早點兒下班,並強調,非必要情況,工作可以留到明天再開展。

至於HR趕人的情況,因爲美的的業務實在是太多,廠哥跟幾位美的廠友聊下來,有的表示確實在強制執行,像08空間這邊就是準時走人,領導跟員工一起走;有的則表示正常加班, 晚上8點半纔出的寫字樓。

不管執行力度怎麼樣吧,目前“不準提加班流程,不準在公司加班”的精神已經傳達到位了,可能有的業務比如研發這種節奏太趕,具體還在進一步過渡。

但有一點不同的是,美的在內部溝通,開會彙報,減少無效內捲上明顯要下了更大的力氣。

就拿彙報來說吧,一位美的廠友告訴廠哥,他已經三個多月沒做過PPT了,現在用的最多的是Excel表格。

內部溝通方面,線上會議一般不超過30分鐘,參會人員也很精準,主打一個能少開就少開,能不開就不開,能三個人說完的事兒,堅決不喊第四個。

更狠的是“解散羣”,顧名思義,就是把一些沒用的、過期的羣聊統統解散。現在美的內部會專門去考覈建羣的總數,如果數量過多可能就會被通報。

這導致出現一種讓人哭笑不得的現象:

有的廠友本來就只靠一個羣觸達信息,結果羣被解散了以後他不得不想辦法重新拉回來…

一位美的廠友告訴廠哥,這樣一套組合拳下來,他感覺效率比以前確實提高了不少。

核心兩個點,一是因爲低效的會議溝通少了,然後加上內部現在不準寫PPT,限制開會時間,特別是取消了那種項目日清會後,讓有效工作時間大大增加;

二是工作的流程得到了優化,比如內部數據看版,IT會按照部門的需求做出來,有點兒倒逼公司提升數字化能力的意思,這樣的結果也帶來了效率提升;

不過感受最強的,還得是從心理上。

HR也說了,比較緊急的活兒,建議回家把工作over掉,所以實際上該乾的活兒一樣都不會少。那與其逃不掉,還不如在單位的時候就高效完成,少摸魚不摸魚。

聊聊海爾這邊的情況

海爾這個就有點兒抽象了,”強制雙休“的消息發出後很快被官方闢謠,人家內部根本沒發過這種通知。

但廠哥跟海爾廠友聊下來,雙休這個確實從開年就在落實,小紅書上也有帖子說,爲了響應周總年前在海爾全員大會上所提到的,內部還專門成立了相關工作組。

然後工作組的第一場會議就是以【週末無效加班】爲議題展開討論,明確拒絕週六加班、特殊情況加班。

具體到落實層面,總部的廠友普遍反饋還可以。之前是因爲上面有幾個大領導會來,他們一來,下面小領導也來,然後員工只好跟着來。說白了,就是被上面領導卷的。

現在落實雙休後,大家都不來也沒人說啥了。反正目前的情況是,不強制,如果自己想去可以去。但有一點,之前食堂週六是正常營業的,現在規模驟減,只剩下三四個攤位。

最後說說周總做IP這個事兒。

年前海爾總部開會就曾提到要推幾個總部高管出來做個人IP,結果沒多久,就遇上週總意外走紅這個狀況。

所以有廠友預測,今年海爾肯定會出一批副總裁,效仿周總入駐社交媒體平臺,用直播短視頻的方式,試水個人IP。

在他本人看來,這無疑是件好事。

讓老闆們走出辦公室,不要總躲在後面看PPT彙報,哪怕偶爾出來挨挨罵,也能聽到最真實的反饋。

但挑戰無疑也是有的,海爾的一些領導年紀都不小了,這麼說吧,周總66年的…所以下一步走進直播間,面對鏡頭,開不開得起玩笑,玩不玩得了梗,可能還有個學習的過程。

就說話這工夫,有廠友已接到通知,相關部門這每週開會將繼續研究怎麼取消無效加班,相信後續還會有措施出來。

大廠加班文化“急剎車”背後:

說起這次大廠們的集體“反內卷”,有廠友分析,這其中也伴隨着一些組織調整,加班文化剎車背後是組織臃腫的問題。

傳統行業,尤其製造業,特性之一就是中層太多,中層一多“領導”就多,甚至多到遍地都是“領導”,真正幹活的卻很少。

這種情況下,信息傳達鏈條被拉的很長,效率嚴重低下。

所以在一些廠友看來,管理層也在藉此清理臃腫的組織架構,下一步看人效的反饋,類似部門的合併,相同崗位的合併,這種調整後續多多少少肯定會有一些。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