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加強數字金融應用場景的普利性、普惠性、普適性

中國金融信息網
03-11

轉自: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北京3月11日電(記者劉玉龍、杜康)全國政協委員、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金融數字化是做好數字金融大文章的關鍵,是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的重要支撐。從實踐來看,“金融監管+大數據技術”爲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提供新路徑。

楊成長說,近年來金融業在數字化轉型上擴大投資、建設系統、確立標準、優化流程,在金融業務、產品以及服務的數字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如金融數字化提升了金融業的普利性,大大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面;金融數字化提高了金融業的普惠性,持續賦能中小微企業發展;金融數字化強化了金融業的普適性,全方位提升客戶服務效率。

“過去,企業獲取銀行貸款需要前往銀行網點開展專項審覈、提交申報材料,導致部分中小微企業因財務報表不健全無法獲得貸款支持。”楊成長結合調研情況說,現在部分地方的商業銀行改變單純考察企業財務報表的放貸模式,建設大數據平臺,引入徵信、稅務、工商等外部數據平臺,通過數據集成的方式考察企業的正常經營情況,例如針對生產型企業關注“水錶”和“電錶”,針對外貿型企業關注“海關報表”,通過多元化的數字信息高效開展信貸業務,緩解了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

楊成長說,隨着金融風險的綜合性、隱蔽性不斷上升,傳統的金融監管模式存在一定的侷限性。從實踐來看,“金融監管+大數據技術”爲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提供新路徑。例如部分金融機構根據自身業務特色,利用金融大數據實時開展產品和業務風險監控,有效實現外部業務平穩運行;同時通過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對業務人員的執業規範開展監督,對違法違規行爲進行監測與預警,推動金融機構內部合規經營。

“總體來看,金融數字化要向全面降本、提質、增效發展,要加強數字金融應用場景的普利性、普惠性、普適性,要提升數字金融監管質效,通過系統化轉型推動‘五篇大文章’協同發展。”楊成長說。

編輯:王春霞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