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廣發證券發佈研報稱,2024年是人形機器人產業化進程的重要一年,經過了數年的探索、開發和方案迭代,目前全球大部分頭部人形機器人產品都已經在24年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陸續投入實際生產場景進行試點測試。通用AI賦能通用機器人時代已經開啓,也給中國汽車行業帶來了新的增長空間。但考慮到技術路徑以及競爭格局的動態變化的不可預測性,落實到投資上傾向於更多做好邏輯側推演。
整車:底層技術相通+天然應用場景,車企加速入局人形機器人。車企需求或將加速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落地。相較於其他參與者,車企在人形機器人的製造與應用上具備天然優勢。在製造端,人形機器人與汽車製造二者供應鏈存在一定重疊之處,且在軟件方面經過自動駕駛領域的多年研究,車企擁有大量人工智能人才,具備研發具身智能的基礎。汽車總裝環節涉及多配件組裝,操作非程序化,這類目前仍需依賴人工的環節將成爲人形機器人落地的最佳場景。
零部件:建議關注原有業務頭部客戶重疊程度高、底層技術路徑相通、原有業務專注度高和自身應用場景較豐富的零部件公司。複用車企供應鏈優勢,汽車零部件公司基於下游客戶逐步發包的機器人增量業務中,綜合考慮以下四個指標:
(1)公司原有汽車業務下游客戶和人形機器人頭部企業的重疊情況;(2)公司原有汽車業務和人形機器人業務在技術上的相通程度;(3)公司原有業務的專注度(參考公司汽車業務營收佔比);(4)自身應用場景(參考公司生產人員人數),對具備拓展人形機器人業務潛在能力和客戶資源優勢的部分汽車零部件公司在表2 中進行了梳理。靜態看原有業務頭部客戶重疊程度高、底層技術路徑相通、原有業務專注度高和自身應用場景較豐富的零部件公司在人形機器人產業趨勢下或具備一定的優勢。
標的方面:建議重點關注主營業務靜態具備相對優勢的拓普集團(601689.SH)、銀輪股份(002126.SZ)、愛柯迪(600933.SH)、敏實集團(00425)等;和主營業務靜態不具備相對優勢但原有業務專注度較高和原有技術相通度較高的貝斯特(300580.SZ)、北特科技(603009.SH)等。
風險提示:人形機器人產品落地不及預期;核心技術迭代風險;國產廠商進入相關產業鏈的不確定性風險等。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