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總覺得電信詐騙離自己很遠,聽了今天的講解,才知道騙子的手段這麼多,以後可不能大意了。”一位消費者感慨地說。
守護金融消費者權益,不僅是銀行的責任,更是構建社會信任與金融安全的基石。作爲浙商總會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單位,今年“3·15”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活動期間,浙商銀行凝聚126家成員單位、4200名金融顧問力量,組織金融顧問主動走進鄉村、社區、企業,深入開展防範非法金融和反詐騙活動,將金融知識送到百姓家門口,切實維護金融消費者權益。
同時,該行發動全行力量積極開展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活動,助力廣大人民羣衆“學金融、懂金融、信金融、用金融”,將“善”的消保文化貫穿金融服務全流程、各環節。據介紹,2025年,浙商銀行將牽頭組織金融顧問力量,圍繞重點羣體、下沉基層,開展常態化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宣教活動500場次,爲提升居民百姓金融素養和防範意識築牢防火牆。
下沉一線:勇擔社區到田埂的“金融守護者”
浙商銀行始終堅持“金融向善”“消保爲民”的理念,將金融知識普及觸角延伸至基層,進社區進校園、深入田間地頭,成爲百姓身邊的金融守護者。本次“3·15”活動截至目前,該行共組織開展金融教育宣傳活動1734次,觸及金融消費者約5445萬人次。
以西安分行爲例,3月7日,浙商銀行西安世紀大道支行開展“健康義診進社區 金融科普護萬家”活動,在爲居民提供血壓血糖檢測、中醫問診的同時,還專門設置“金融科普區”講解理財風險識別、電信詐騙防範等實用知識。
浙商銀行西安世紀大道支行開展“健康義診進社區 金融科普護萬家”活動
在湖南,浙商銀行長沙分行走進湖南師範大學,開展了一場主題爲“保障金融權益,助力美好生活”的金融教育宣傳活動。金融顧問團隊圍繞“新反洗錢法”熱點,針對校園金融風險高發場景,結合“刷單返利”“非法集資”等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洗錢犯罪手段及法律後果。活動特別設置了“反洗錢知識競答”“風險情景模擬”等互動環節,學生們通過參與答題贏取文創禮品,在趣味互動中掌握了洗錢風險識別、個人信息保護等實用技能。
“我們的金融顧問團隊以網格化方式走進社區學校、田間地頭,尤其在鄉村,在提供整村授信等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同時,融入防非反詐宣傳;還爲鄉村幹部等提供反詐培訓、理財投教,助力優化鄉村金融服務供給。”浙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園區企業,浙商銀行通過設立金融顧問工作室,開展反詐活動及理財教育宣傳,提升企業員工金融素養。近日,浙商銀行蘇州崑山支行的金融顧問走進南亞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企業員工講解電信詐騙的常見手法,如虛假中獎信息、網絡交友詐騙等,幫助大家有效避免落入詐騙陷阱,現場員工紛紛點頭,表示受益匪淺。
浙商銀行金融顧問走進企業科普防範電信詐騙知識
此外,金融顧問還通過揭祕“高息理財”詐騙套路、拆解“代理維權”陷阱、講解個人徵信保護要點、解答賬戶風控疑問等,積極宣傳金融消保知識,築牢防非反詐防火牆。
數智賦能:打造線上線下的“反詐先鋒隊”
“有些錢幣已絕版?聽說投資翻幾番?徵信記錄想修復,聽說花錢能銷戶?金融謠言花樣多,浙商銀行請AI給消費者細細說!”
此次“3·15”,浙商銀行藉助AI技術,以消費者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打造消保AI視頻《謠言套路深,千萬別當真!》,使消費者對金融消保知識入心入腦。同時,該行蘇州、成都、西安、南寧等分行通過製作原創短視頻,以生動的表現手法演繹非法金融活動慣用手段,一步步揭開非法金融活動的神祕面紗。
數字媒體“雲”上智慧宣傳成了金融顧問金融知識投教的有效工具。
今年以來,浙商銀行不斷優化金融顧問企業微信平臺,鏈接“浙裏辦”等渠道,打造“數字金牌顧問”,充分運用公衆號、視頻號、直播等新媒體方式,助力“識騙局·護錢袋”,構建起“指尖上的防護網”拓展線上線下聯動服務範圍。此外,積極完善各類宣教工具,開發豐富的投教課件及視頻,開展常態化微講堂,覆蓋了居民、企業、學生等不同羣體。
接下來,浙商銀行將始終踐行“善本金融”理念,以數字化賦能,線上線下渠道雙向發力,不斷拓寬拓新金融知識普及渠道,切實發揮金融消保工作在提振消費者信心、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中的重要作用,爲護航金融安全、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