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車:前兩月鐵路客流量創新高,技術創新與海外佈局提速

金融界
03-16

2025年1—2月,全國鐵路運輸數據表現亮眼,客運量與貨運量雙雙實現增長。客運方面,鐵路發送旅客7.38億人次,同比增長6.4%,其中動車組佔比達73.8%;貨運方面,集裝箱、礦建材料等品類運輸量同比分別增長18.2%、58.4%。同期,鐵路營業里程持續擴容,疊加“十四五”規劃目標,未來十年鐵路網規模加速推進,爲軌交裝備行業注入發展動能。

技術創新驅動:聚焦核心技術與全球競爭力

中國中車近期在技術創新領域動作頻頻。3月14日,中國中車聯合中國鋼研科技集團等企業成立高速列車(青島)技術創新中心,註冊資本1.25億元,重點佈局新材料研發、工業互聯網服務等方向。這一動作被視爲中車強化技術協同、搶佔高端製造賽道的關鍵舉措。此外,3月10日,中國中車與三峽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深化在科技創新、深遠海風電等領域的合作,探索新能源技術與軌道交通裝備的融合應用。

技術突破同樣體現在海外市場拓展中。3月10日,中國中車旗下資陽公司自主研製的SDD1型內燃機車首次出口莫桑比克,針對非洲特殊環境進行了輕量化設計、智能控制系統等多項創新,提升了機車在高溫、多塵等複雜工況下的可靠性。這一項目不僅標誌着中國鐵路裝備進一步打開非洲市場,也爲中車全球化佈局提供了技術驗證案例。

市場空間擴容:鐵路基建目標催生長期需求

根據《“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到2025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16.5萬公里,其中高鐵5萬公里;到2035年,鐵路網規模將擴展至20萬公里,高鐵7萬公里。這意味着未來十年年均需新增鐵路里程約3500公里,其中高鐵2000公里。這一目標爲軌交裝備製造、運維及智能化升級創造了廣闊市場空間。

貨運需求的增長同樣值得關注。前兩月鐵路貨運總量8.08億噸,同比增長0.3%,其中礦建材料運輸量同比增幅高達58.4%,反映出基建投資對鐵路物流的拉動效應。隨着“公轉鐵”政策持續推進,鐵路在煤炭、金屬礦石等大宗商品運輸中的佔比有望進一步提升,推動貨運裝備需求的結構性增長。

結語

中國中車通過技術創新與海外市場開拓,持續鞏固其在全球軌交裝備領域的領先地位。鐵路網擴容目標與客貨運量的穩步增長,爲行業中長期發展提供了確定性支撐。未來,如何將技術優勢轉化爲市場競爭力,將成爲企業突破的關鍵。

責任編輯:櫟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