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打破國外壟斷,實現進口替代” 這家IPO公司質地如何?

微博財經-財道工作室
03-14

來源:@證券市場紅週刊微博

文 | 王宗耀

上市融資將很好地解決泰金新能的資金壓力,爲企業長遠發展打下基礎。

陰極輥實現進口替代

本刊編輯部: 今年春節以來,截至3月12日,在上證指數上漲3.73%、深證成指上漲6.77%的同時,專用設備行業指數上漲了14.95%,顯示出市場資金對專用設備公司的看好。在此期間,同處專用設備行業的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泰金新能”)也進入了 IPO審覈流程。對於這家公司,能否分析一下?

木槿:可以。泰金新能是國際上可提供高性能電子電路銅箔和極薄鋰電銅箔生產線整體解決方案的龍頭企業,也是國內貴金屬鈦電極複合材料及電子封接玻璃材料的主要研發生產基地。這家公司的產品終端主要應用於大型計算機、5G高頻通信、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溼法冶金、氫能、航天軍工等領域,是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本刊編輯部:泰金新能的基本面如何?

木槿:泰金新能的基本面數據還是不錯的。2021年到2024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19億元、10.05億元、16.69億元和9.95億元,其中2022年和2023年分別同比增長93.41%和66.18%;實現淨利潤5498.28萬元、9829.36萬元、15534.62萬元和9611.78萬元,其中2022年和2023年分別同比增長了78.77%和58.04%。

本刊編輯部:泰金新能在招股書中提到自己“打破了國外壟斷”,解決了行業“卡脖子”,這是怎麼回事?

木槿:這得從電解銅箔設備的核心——陰極輥說起。陰極輥技術門檻高,製造困難,核心技術長期被日美等國外企業所壟斷,泰金新能通過自主研發,掌握了鈦材旋壓成形和晶粒度控制技術,目前已實現4μm-6μm極薄銅箔生產用陰極輥的製造,實現了進口替代。其生產的陰極輥晶粒度最高可達12級,並且還攻克了大規格鈦材的旋壓成形難題,掌握了大規格陰極輥用鈦筒旋壓成形技術,研製出全球首臺直徑3.6米的陰極輥及生箔一體機,刷新了該領域的世界紀錄,比直徑2.7米的陰極輥,生產效率提高36%以上。本刊編輯部:陰極輥對泰金新能的收入貢獻如何?木槿:從泰金新能收入結構來看,核心技術產品陰極輥的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在2021年時尚不足9%,但截至2024年6月末時,佔比已經接近40%。另外,單價方面,根據泰金新能披露的信息,2021年時,陰極輥銷售均價每臺不足百萬元,到2023年時,平均單價已接近140萬元,2024年的價格雖然有所降低,但仍超過132萬元。

表1:陰極輥銷售情況

來源:據招股書整理

本刊編輯部:陰極輥的單價會受哪些因素影響?

木槿:陰極輥的單價變動受產品尺寸規格及技術標準影響較大,直徑及幅寬越大、技術標準要求越高,產品定價也越高,同樣市場需求及自身技術工藝成熟也一定程度影響產品定價。以單價相對較低的直徑爲2.016米的陰極輥爲例,2021年該產品確認收入的比例佔該類產品收入的比例爲22.25%,到2023年佔比已經不足5%。此外,2022年,其先後研製成功直徑3米和3.60米的陰極輥,極大提升了在行業內的地位與影響力,其產品議價能力也越來越高。

本刊編輯部:泰金新能的盈利能力怎麼樣?

木槿:從毛利率指標來看,2021年至2024年1-6月,泰金新能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爲 25.95%、24.44%、25.14%和24.69%,整體比較穩定。其中,其核心產品陰極輥產品毛利率分別爲16.07%、39.89%、40.45%和37.48%。後面幾期,其核心產品的毛利率比主營業務毛利更高,預期隨着核心產品收入的提高,毛利率有望進一步提高。

本刊編輯部:爲何泰金新能2021年陰極輥毛利率不高,2024年數據較前2年有所下降?

木槿:對於2021年陰極輥毛利率較低的情況,泰金新能在問詢函回覆中進行了解釋:“受前期個別大額訂單定價影響,合同簽訂時間較早定價較低,合同執行過程中受原材料價格上漲成本上升,導致毛利率較低,進而拉低了整體毛利率。”而對於2024年1-6月陰極輥毛利率較2022年及2023年略有下降的情況,泰金新能解釋爲:“公司爲了獲取包頭比亞迪、廣西華創及九江德富的訂單,在價格上給予這些大客戶一定優惠。同時,向嘉元科技(寧德)銷售的34臺生箔一體機因產品極間距(衡量生箔一體機安裝銅箔鈦陽極後銅箔鈦陽極與陰極輥的距離)未達到技術協議要求,影響生箔質量,要求返修,導致其成本上升,影響了毛利率。”

核心產品市佔率超40%

本刊編輯部:泰金新能主要產品的市場佔有率高不高,優質客戶多嗎?

木槿:泰金新能的產品包括陰極輥、生箔一體機、表面處理機、高效溶銅罐等銅箔鈦陽極爲核心的銅箔生產線相關產品。按出貨量測算,泰金新能陰極輥及生箔一體機的市場佔有率均超40%,位居國內第一。客戶方面,泰金新能客戶主要分佈於電解銅箔、綠色環保、鋁箔化成、溼法冶金等行業。其電解成套裝備的境內客戶包括比亞迪、嘉元科技、中一科技等知名企業,另外還包括匈牙利Volta能源、盧森堡電路箔業、金居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等境外客戶;鈦電極及玻璃封接製品的境內客戶包括青島雙瑞、金川集團、華友鈷業等公司,境外客戶則有韓國樂天、美國Aegion、法國Daqua等。本刊編輯部:2021年至2023年,泰金新能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爲4.08%、3.74%和2.91%,出現持續下降情況,這會否影響其技術迭代?木槿: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對比,泰金新能研發費用率確實偏低了一些,其選擇的7家行業公司2021年到2023年研發費用率均值分別爲5.61%、5.33%、5.80%,可即便如此,其近幾年的研發金額還是有較大提高的,比如2021年投入研發費用爲2117.34萬元,到了2023年時已經提高至4854.30萬元,翻了一倍還多。泰金新能研發費用率持續走低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的營收增速過快,大幅超過研發投入的增速。當然,對於泰金新能而言,公司雖然已經擁有一定的技術積累,但後續研發投入仍需快速跟上,畢竟在市場競爭中要保持自己的領先優勢,還是需要有足夠的研發投入。

表2:同行業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對比情況

來源:招股書

未來發展空間大

本刊編輯部:泰金新能主營電解成套裝備,下游市場空間大嗎?

木槿:泰金新能電解成套裝備目前主要是電解銅箔成套裝備,近年來,受益於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快速增長,全球及國內鋰電銅箔市場需求增速較快,很多主流電解銅箔企業都在投資擴產,比如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維權)、中創新航、蜂巢能源等頭部電池廠商正在加快5µm、4.5µm、4μm等極薄鋰電銅箔領域佈局。根據高工鋰電(GGII)數據,2023年中國電解銅箔設備的市場規模爲200億元,較2022年市場規模增長33.33%,2024-2026年將進入行業調整期,新的產能擴建項目有所減少,預計2024年中國銅箔設備市場規模將下滑至134億元,同比下滑33%。但隨着行業的修復、更高性能的銅箔設備的推出、海外出口及複合銅箔市場的發展等因素影響,高工鋰電(GGII)預測2028年中國銅箔設備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95億元,較2023年市場規模增長47.50%。從一個相對較長的週期來看,泰金新能後續還有不錯的增長空間。本刊編輯部:泰金新能海外市場的拓展情況如何?

木槿:根據泰金新能披露的數據,報告期內,其境外業務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爲5.27%、5.62%、0.92%和1.18%,境外客戶主要爲韓國、匈牙利等國家。目前公司海外市場開發尚處於初始階段,後續如果加大海外開拓力度,海外客戶增加訂單,有望給泰金新能帶來新的增長點。本刊編輯部:從2021年到2023年,泰金新能的總營收從5.19億元增長到了16.69億元,增幅高達221.41%,但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則從2.7億元減少到了2.1億元,減少幅度爲22.41%,2024年1-6月,甚至出現了4.33億元的淨流出,其營收和現金流兩者爲何脫節?

木槿:這源於行業特殊的結算模式。泰金新能結算方式主要爲“預收定金—發貨款—驗收款—質保金”的分步收款方式,在產品銷售中的預收款比一般爲30%-50%,驗收後合計收取到訂單金額的80%-95%,剩下的5%-20%的質保金在質保期結束後收齊。這一結算模式之下,使得泰金新能合同負債從2021年的6.60億元飆升至2023年的23.83億元,佔到了當年負債總額的56.66%。

此次上市,泰金新能擬募資15億元,除了擴張產能等項目,其中有1.33億元便計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通過上市來解決公司的資金壓力也是上市的重要意義所在。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