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4年財報看金斯瑞(01548):戰略聚焦核心主業,業績拐點助力價值重估

智通財經
03-14

2024年,全球生物科技行業在資本寒冬中迎來結構性調整,而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卻完成了一次關鍵性轉變。

去年10月,金斯瑞正式宣佈解除合併傳奇生物及其附屬公司,至此,傳奇生物不再是金斯瑞的控股子公司,而是投資的聯營公司。

時至2024年報發佈的關鍵節點,金斯瑞也在此次年報中透露出了更多關於未來的“細節”,從中並不難看到,金斯瑞的增長故事仍在延續。

與傳奇生物解除合併:輕裝上陣,聚焦核心

衆所周知,創新藥物的研發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的過程,而CAR-T細胞療法作爲一種革命性的癌症治療手段,在研發上的投入更是巨大。成立初期,傳奇生物依靠母公司金斯瑞生物的資源和技術支持,迅速搭建了自己的研發平臺,並開始了針對多發性骨髓瘤的CAR-T細胞療法的研究。

至此,傳奇生物開始走出一條中國藥企的自主創新之路,其研發的西達基奧侖賽是首個在海外實現上市的中國原創CAR-T細胞治療藥物,金斯瑞也由此於近年獲得了資本市場極大的矚目和聚焦。同樣,這也令市場更加好奇金斯瑞在與傳奇生物解除合併之後,未來之路將如何探索。

不難看出,解除並表這一動作不僅是金斯瑞從撕下“傳奇生物母公司”標籤到走向“多元化生物科技平臺”的轉折點,更標誌着其資源重新聚焦核心主業、優化資本結構的決心。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3 月 12 日早間,金斯瑞公佈了其 2024 年年度業績。財報顯示,公司實現持續經營業務收益約 5.94億美元,同比增長6.1%; 與此同時,公司錄得淨利潤 29億美元,來到了由虧轉盈的業績拐點。

其中,受傳奇生物脫表影響,其轉爲聯營公司實現解除合併收益約32億美元,於期內爲金斯瑞帶來重大利潤增長。可見,在剝離高投入、高風險但長期依賴外部輸血的CAR-T細胞療法業務之後,金斯瑞未來將通過聯營模式,按持股比例分享傳奇的利潤或虧損。

也由此,金斯瑞轉而聚焦生命科學服務、CDMO和合成生物產品三大主業。解除合併傳奇後,金斯瑞的經營層面利潤將更準確地反映非細胞治療業務情況,隨着集團非細胞業務收入增速復甦,扭虧爲盈路徑將進一步清晰。

在淨利潤層面,2024 年起金斯瑞進入盈利區間。隨着每股收益(EPS)由負轉正,公司釋放出盈利能力修復的明確信號,這一轉折不僅意味着估值模型的切換,更標誌着金斯瑞進入由非細胞治療業務帶來的可持續盈利階段,同時在業績會上,公司預期未來兩年均能保持盈利狀態。

在業績拐點與估值修復的雙重邏輯加持下,資本市場的反應也將印證這一轉變。隨着地緣因素相關短期擾動逐步出清、創新藥支付利好政策落地和優秀創新藥資產加速出海,有望催化 CXO 板塊投資情緒企底回升,伴隨業績兌現,金斯瑞亦有望加速形成估值修復的向上突破動能。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細胞治療業務脫表之後,公司的研發資源將向三大主業高度集中,年內公司在研發方面的佈局和投入均有所提速,研發開支達到5380萬美元,佔總收入比例超過9%,遠高於國內CXO企業3-7%研發開支佔比的平均範圍,而戰略聚焦與全球化佈局的協同效應將進一步放大金斯瑞的競爭優勢,爲其釋放出巨大潛力。

押注未來增長:三大支柱業務牢築護城河

作爲一家處於高速成長階段的生物醫藥企業,金斯瑞在具備戰略眼光和長遠佈局的同時,更難能可貴是一直擁有穩健的基本面情況。從業務佈局來看,公司非細胞治療板塊中的三大核心業務在2024年展現出差異化的發展動能,這也成爲金斯瑞未來實現中長期優質高效發展的底氣所在。

其中,生命科學板塊作爲抗週期的“現金牛”,是金斯瑞最悠久的一塊業務。在過去的20多年公司歷史中,金斯瑞專注在生物CRO的基因合成業務,2005年就佔到了全球基因合成服務市場的第一名,2018年開始佔據全球30% DNA合成分額,亦是全球領跑。

一直以來,生命科學業務的穩健成長爲金斯瑞的發展持續貢獻可觀的收入及利潤。2024年,金斯瑞生命科學服務及產品的收益約爲4.55億美元,同比增長10.2%。經調整經營利潤約爲9040萬美元,較上期的約7830萬美元增加15.5%。資本寒冬下,這在國內一衆當期營收利潤雙降的CXO企業中,是非常亮眼的成績。

金斯瑞經過20多年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深耕,爲其在基因和細胞治療,生物藥CDMO以及合成生物學等一系列新興產業的佈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截至目前,金斯瑞的生命科學業務逐漸向多元化發展,基因編輯,蛋白生產、抗體開發及多肽合成業務逐漸構成公司新一輪的增長曲線,與其他業務形成了較好的協同效應。受平臺協同效應所驅動,其下半年業務收入增長加速,尤其在AI相關應用及抗體藥研究需求強勁,公司的蛋白業務增長勢頭強勁,期內收入增長十分迅速。

不難看出,這種同時具備技術壁壘與成本優勢的全流程服務爲金斯瑞構建了堅實的護城河,吸引全球高附值客戶羣體,也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地緣政治波動對行業的影響,具備較強的穩定性和確定性。

對於未來,金斯瑞還強調了生命科學業務在產能上的積極擴充,其位於新澤西、新加坡、南京的產能擴張進行中,公司致力於大規模提供高質量、本地優化的解決方案。鑑於生物醫藥產業複雜而特殊,整體的規劃、改善和產能提升需要通過對業務流程的不斷優化完善、對標準化操作的多年積累以及自動化技術的深入研究,這也從側面驗證了金斯瑞在技術創新之外的軟實力。

在生物藥CDMO方面,金斯瑞子公司蓬勃生物打造了一站式生物藥研發生產平臺,主要致力於爲細胞和基因治療(CGT)藥物、抗體及重組蛋白藥物等提供從靶點開發到商業化生產的端到端CDMO服務。

據瞭解,蓬勃生物在生物藥CDMO方面擁有多項創新關鍵技術提高了靶點研發效率、成藥性和安全性,極具核心競爭力,目前已經成長爲國內生物藥CDMO領域第一梯隊企業,並逐漸向全球擴張。2024年,蓬勃生物在抗體蛋白藥領域新獲28個CDMO項目,其中50%來自中國以外地區,幫助客戶獲得12個IND批准,累計支持47個IND批件。

值得關注的是,於2024年內,蓬勃生物再由合作模式創新迎來新一輪“蝶變”:默沙東宣佈與禮新醫藥正式簽署了一項規模高達33億美元的戰略合作協議,獲得後者的創新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LM-299的全球開發權、生產權及商業化許可。此次合作中,蓬勃生物憑藉此前與禮新達成的關鍵技術授權,亦享有一部分收益:在新藥研究申請(IND)獲批至許可產品一期臨牀試驗完成的階段內,對於此期間發生的任何再許可活動,蓬勃生物有權獲取40%的預付款及25%的其他里程碑款項;以及還將從禮新所獲得的特許使用費(即收入分成)中分得25%的比例。

由本次交易的背景來看,默沙東研發的PD-1抑制劑Keytruda(帕博利珠單抗),憑藉其廣譜性和卓越的安全性,自2014年獲批以來便在多種癌症治療中確立了核心地位,共獲批用於40多種適應症,引領了整個生物醫藥行業的加速轉型。目前該藥是全球銷量最高的藥物,預期到 2028 年其關鍵專利到期前,年銷售額預計將達到 310 億美元以上。

因此,默沙東積極尋找能夠填補Keytruda在專利到期後所帶來收入缺口的新產品,在衆多潛在的下一代 PD-1 免疫療法中,PD-1/VEGF 雙特異性抗體被認爲最具前景。通過阻斷 VEGF 信號通路來抑制局部腫瘤血管生成,該療法可能會增強局部程序性細胞死亡的發生,從而進一步增強 PD-1 抑制抗體的抗腫瘤效應,擁有着巨大的市場潛力。

這意味着,蓬勃此次與禮新醫藥的合作不僅是單一服務合同的升級,更是向聯合開發夥伴轉型。這種模式下,公司不僅能獲得CDMO的短期收益,還能分享藥物後續收入分成,這樣所形成“短期現金流+長期管線價值”的雙重收益結構,令蓬勃生物後續可通過靈活的合作模式,爲業績成長增添重要發展引擎。

與此同時,工業合成產品分部百斯傑成爲了本次年報中另一亮點。在被諾維信杜邦所壟斷的酶製劑市場,百斯傑憑藉合成生物學技術異軍突起。2024年,該分部營收達537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4.6%,經調整毛利約爲2260萬美元,較上期的約1660萬美元增加36.1%。經調整毛利率由上期的38.5%增加至42.1%。

受益於政策對合成生物學的大力扶持,百斯傑通過高性價比產品切入市場,並逐步向高端領域滲透,形成差異化競爭路徑。截至目前,百斯傑關鍵大客戶貢獻穩步提升且採購量增加,專利儲備位列中國區酶製劑市場第一梯隊水平,未來有望憑藉自主酶製劑技術打破了寡頭企業在高端市場的壟斷,挑戰傳統巨頭的地位,更將在動物飼料、食品工業、日化等領域開闢了新增長極。

綜合來看,三大板塊業務開展齊頭並進,共同爲金斯瑞構築了最爲核心的競爭壁壘。依託長期積累的集研產銷及內部孵化於一體的競爭優勢,公司正不斷擴大生物創新版圖,通過持續的業務成長和創新研發,鞏固公司體系化競爭優勢,鑄就公司快速增長的飛輪。

不曾止步於研發創新,在運營層面,金斯瑞於年內持續進行多項重大戰略投資,包括收購美國質粒和病毒載體業務,消除客戶對供應鏈風險和數據儲存、保護問題的憂慮。其在中國、美國、新加坡等地打造的全球協同模式,成功構建了風險對沖機制,有效平衡地緣政治波動帶來的潛在影響。這種全球化佈局也強化了供應鏈韌性,爲技術交流與市場拓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站在當下時點,極具代表性的金斯瑞轉盈,絕非故事的終點,而是全新的起點。在行業集體“擠泡沫”的背景下,其通過聚焦主業、強化技術壁壘、深化全球化佈局,展現出稀缺的確定性。站在投資者的角度來看,金斯瑞的未來價值不僅在於當下的盈利修復,更在於其作爲“平臺型公司”的長期潛能——從基因合成到酶製劑,從CXO服務到創新藥生態,每一塊“拼圖”都指向一個更龐大的生物科技版圖。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