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懼iPhone在華銷售乏力!高盛仍看漲蘋果:核心競爭力提升收入增長可見性

智通財經網
03-19

高盛在3月17日發佈的研報中指出,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的數據顯示,2025年1月中國市場手機出貨量爲2720萬部(同比下降14%),其中中國品牌手機出貨量爲2280萬部(同比下降13%),外國品牌手機出貨量爲440萬部。高盛表示,1月外國品牌手機出貨量(該行將其視爲蘋果iPhone在中國市場銷量的代表指標)同比下降21%,儘管相較於2024年12月1%的同比增幅有所放緩,但仍優於2024年9月至11月期間的同比降幅(分別爲40%、44%、47%)。高盛補充稱,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的數據可能受到了庫存積累的推動,因爲自2025年1月20日起,中國正式實施國家智能手機消費補貼政策。

高盛表示,從環比來看,2025年1月外國品牌手機出貨量增長了17%,但低於過去三年同期(2022-2024年)的平均環比增幅(51%)。而從市場份額來看,2025年1月,外國品牌手機在中國市場的份額爲16%,較2024年12月的11%有所提高(主要是季節性因素),但與2024年1月的17%相比略有下降,且相較於歷史水平,16%的市場份額仍遠低於2023年1月的48%和2022年1月的22%。

從外國品牌手機出貨量和市場份額的數據可以推斷出,蘋果iPhone在中國市場表現疲軟,而中國市場對蘋果而言十分重要。除了在中國市場增長乏力之外,對蘋果股票高估值的擔憂以及關稅戰帶來的不確定性拖累蘋果股價在今年以來已跌近15%,該股股價在上週一度跌至去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不過,高盛仍維持對蘋果的“買入”評級,12個月目標價爲294美元。這一目標價較蘋果3月18日收盤價212.69美元有約38%的上漲空間。

高盛指出,蘋果的核心競爭力包括:設計類別定義和創新產品(如iMac、iPhone、iPad、Apple Watch、AirPods)、數字隱私保護、提供優質服務和體驗。這些競爭力爲其無與倫比的品牌實力做出了貢獻。蘋果的品牌忠誠度帶來了不斷增長的用戶基礎,通過減少用戶流失、降低新產品和服務發佈的用戶獲取成本,爲蘋果提供了可見的收入增長。

高盛認爲,市場對蘋果產品收入增長放緩的擔憂掩蓋了蘋果生態系統的強大實力以及相關收入的持續性和可見性。蘋果的活躍設備基數不斷擴大、服務業務的長期增長趨勢和創新產品帶來的增量需求應該足以抵消產品收入的週期性逆風(比如iPhone需求受換機週期拉長影響,以及PC/平板市場需求減弱)。

高盛認爲,蘋果當前估值相較於歷史水平仍具吸引力(無論是絕對估值還是相對科技同行)。未來五年,蘋果的服務業務將成爲主要的毛利潤增長引擎,這應該標誌着其服務業務投資敘事的拐點,並支撐蘋果的高估值水平。蘋果活躍設備基數的持續性、以及通過附加更多服務和產品帶來的收入增長可見性,是支撐該公司經常性收入或蘋果即服務機會的因素。

不過,高盛也指出了蘋果面臨的主要風險,包括:宏觀經濟逆風、產品耐用性提高、產品創新乏力等導致的消費者對其產品和服務需求減弱;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導致的供應鏈中斷;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監管風險;資本配置執行。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