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半佛仙人
1
安踏發財報了。
很炸。
千億營收。
安踏集團營收同比增長13.6%至人民幣708.26億元,疊加上控股的亞瑪芬的營收,成爲全球行業千億(年營收)俱樂部的第三位成員。
前兩個是,耐克跟阿迪。
而在國內市場,可以說是對手只有昨天的自己了,什麼外國牌子都不夠格來比。
看到這個財報的時候,我很感慨。
今年開局有點兒過於夢幻了。
先是DeepSeek騎臉輸出外國各類大模型,給美股直接冰桶挑戰。
華爾街都整哭了,不是說好的萬卡起練嗎。
得,科技股都重新估值吧。
小覷東方力量的代價,屬實是有點兒過於大了。
然後是,《哪吒2》搞出了150億票房,躍升到影史前五(截止當前)。
再然後,安踏突破千億營收了,還把很多半死不活的外國牌子直接帶起飛了。
之前過得不行,一進安踏立馬就起飛。
什麼叫做橘生淮南呀。
過去大家只是覺得中國製造厲害,現在是連最前沿的AI敢跟硅谷直接拼刺刀了。
DeepSeek的出現,意味着其實不需要仰視硅谷。
動畫工業敢和迪士尼皮克斯掀桌了。
哪吒2的票房,意味着也不需要仰視好萊塢了。
運動鞋服這個歐美傳統賽道里,居然也可以給人上眼藥了。
安踏突破千億營收,意味着也不需要仰視北美鞋服巨頭了。
紡織服裝曾是“八億件襯衫換一架飛機”的辛酸註腳,只能在全球價值鏈中困守代工圍城。
現在我們同樣可以在這個行業裏做出品牌,賣高價值產品給全世界了。
看似不相關的三槍,打的其實是同一個靶心。
在這三個歐美統治最深、技術最密、品牌最厚的絕對控場領域,中國企業撞開了缺口,撕開了裂縫,殺出了血路,把西方百年老店的遊戲手冊塞進碎紙機了。
製造業封神只是前傳了。
新的事實是我們所有行業都可以掀桌子,彎道超車了。
沒有誰就一定是標準答案了。
誰一直死磕,誰就是標準。
2
掀翻巨頭不是光靠口嗨。
畢竟人家也不傻,人上了車以後第一件事兒就是趕緊關車門,不讓別人上車。
前腳你搞出個你覺得666的黑科技,後腳律師函就能砸你臉上。
去掉一個現成答案後,這難度係數就不只是翻倍了,而是指數級上升。
看似後來者要彎道超車,但想過沒有,萬一繞不開呢?萬一只有這一個正確答案呢?
你以爲是個好賽道,其實是個很窄的單行道。
還是一個在前面跑的人不斷往後扔香蕉皮的單行道。
在這種不確定性之下,還敢押重注,這是勇敢者的劇本,這是死磕者的遊戲。
你得對技術突破真的執着,才能研發出更炸裂的東西。
你得真的相信搞技術是要長期主義的,才能在那些巨頭打盹兒時,打它一個措手不及。
比如《哪吒2》裏只有10秒的“削骨換身”,主創團隊愣是用了整整一年死磕。
本來可以偷懶用特效粒子,但他們偏要實打實做上千根擁有獨立控制器的穿刺。
當其他大模型還在堆芯片卷算力的時候,DeepSeek採用了FP8混合精度訓練,得同時處理精度損失和運算效率的平衡,難度跟走鋼絲差不多。
安踏面對前輩們的材料專利牆時,轉頭攻向材料改性這個“髒活累活”,最終用氮科技實現錯位競爭。
死磕不一定能搞出技術,但不死磕肯定出不來。
安踏去年光研發就砸了20個億,平均每天燒掉500多萬。
以前高端衝鋒衣面料被GORE-TEX所把持,導致防水好的衝鋒衣都是大幾千塊錢。
爲了打破這種壟斷,安踏拉上東華大學、國內膠水大廠以及每一道工序的供應商,經過幾年時間死磕出來防水性能不輸GORE-TEX的“安踏膜”。
最終搭載“安踏膜”材料的“風暴甲”產品定價,僅相當於同類產品定價的四分之一。
這纔是真正的【給家人們把價格打下來了】。
安踏自研的柔心紗、性能炸裂的C10 Pro,也都是這麼死磕下來的。
做別人不願啃的硬骨頭,啃下的每一口都是技術壁壘。
不死磕,永遠超不了車。
不死磕,永遠掀不了桌。
3
跟巨頭掰手腕最邪門的地方在於什麼。
在於技術很重要,但如果你以爲只需要悶頭拼技術,那哥們兒你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挑戰者的真正對手,是根深蒂固的產業慣性、偏見和潛規則。
動畫電影要做大片?
行啊,交錢給人歐美公司做特效,最後做成啥成色,得看人臉色。
想做大模型是吧?
好啊,先堆足顯卡吧。
想把鞋賣到北美是吧?想把貨鋪到渠道商Foot Locker貨架是吧?
不好意思,小老弟你誰啊。
人心中的成見,是座大山。
這句話還是太溫柔了,怕太殘酷了小朋友們接受不了。
真相是,人心中的成見,是喜馬拉雅山。
想在別人的單行道上去彎道超車,是真的很難。
要麼老老實實跟在後面喝湯就好了,要麼用更快速度和更強力量把人幹翻,但如果弄不翻別人,自己就要翻。
安踏頭鐵,選擇的是後者。
硬碰硬。
你有技術,我也有啊。
你們把氣墊吹成太空科技是吧,把椰子鞋炒成潮流聖經是吧。
我也可以死磕三年搞氮科技,讓頂級球星願意穿我鞋秀技藝。
你能讓全球渠道都搶着賣你,那我也可以把貨鋪到你的主場。
Foot Locker不正眼看我是吧?
可以。
先找準機會簽下歐文,再讓歐文參與設計的ANTA KAI 1直接包圓60家潮流尖店搞突襲式上架,最終讓Foot Locker追着補籤陳列合同。
上一秒還是【安踏是誰】,下一秒就切換成【安踏666】。
當賣我的產品也能賺大錢的時候,潛規則偏見和慣性,就都自動消失了。
大家,都是很誠實的。
4
體育的本質是文化,文化的本質是實力帶來的自信。
講道理,在運動鞋服這個賽道,哪怕同時起步,歐美同行開的也是easy模式。
一是,人籤個大牌球星跟玩兒似的。
二是,對於從小就穿耐克阿迪的北美消費者來說,他買的也不是鞋,而是飛人傳奇,是曼巴精神、是嘻哈切片和青春回憶。
你一外來牌子,懂這個文化嗎?
申公豹老師的故事告訴我們,搞技術易,挪人心難啊。
難,就對了。
這條路本來就是九死一生,不不不,九千九百九十九死一生的。
不然爲什麼千億營收巨頭之前只有耐克阿迪?
安踏知道要死磕,但要聰明地死磕。
安踏的解法是買買買。
收購那些已經成名已久但已不再活躍在一線的牌子。
消費者聽到這些牌子後第一反應是,哦哦哦,那個牌子,有點兒印象。
FILA在被安踏收購前連年虧損,門店只剩50家,迪桑特和可隆在國內的知名度堪稱沒什麼知名度,亞瑪芬旗下的品牌也是光有名氣沒什麼增長。
安踏把三十多年攢下的渠道功夫和供應鏈絕活,複製到這些牌子裏。
做好FILA,做迪桑特,做好始祖鳥,再做薩洛蒙。
一個牌子接一個,不斷刷經驗。
這其實是一條很兇險的路,蛇吞象的結局很多時候是【被噎死】。
全世界都等着看這個劇情。
不好意思,等不到了。
因爲安踏對亞瑪芬的改造堪稱全球品牌操盤教學級別。
5
第一招,精準分家。
始祖鳥攻戶外硬核、薩洛蒙抓登山老餮、威爾勝打高端球類。
就更本分點兒,幹好你那攤兒事兒就夠了。
啥都想幹,就等於啥都幹不好。
緊接着是直營控場。
200家直營店就是200家品牌體驗館。
這些品牌體驗館的目標不是賣多少,而是和消費者建立羈絆。
位於上海南京西路始祖鳥博物館就不僅僅是賣東西,而是在門店裏還原了高山峭壁叢林,還定期舉辦戶外教學活動。
直接把歐美同行都看傻了,成了倫敦和巴黎始祖鳥直營店的學習樣本。
這不是倒反天罡,這只是中國零售運營經驗對歐美市場反向輸出的一個小小例子而已。
線下造夢,線上收網。
三年內,亞瑪芬電商銷售額幹出了88%增長。
最6的操作是全球資源縫合術,日本設計、意大利麪料、北美營銷、中國供應鏈,全被安踏打包成“樂高式篩選”。
哪個好用留哪個,哪個好用用哪個。
最後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了。
他們都不看好你,可你偏偏最爭氣。
迪桑特成了中產三寶,可隆變年輕人露營必備戰袍,薩洛蒙成了越野跑圈“鞋皇”。
始祖鳥大中華區的會員數從2018年的1.4萬名增到超過150萬名。
沒看錯,是100倍。
說白了這些牌子之前是真的過的不好,不然也不會賣,但在安踏手裏,他們直接第二春。
象沒把蛇噎死,反倒把蛇喂成蟒了。
安踏的錢包更鼓了,也對怎麼做品牌理解得更透了。
別人學東西交學費,安踏學東西還能倒賺不少。
手裏玩的大牌子多了,安踏搞起來就更遊刃有餘了。
6
後面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現在安踏主品牌闖北美,也是選擇直接在對手家門口中門對狙。
在美國建倉庫、僱本地團隊、搭IT系統,連設計都按老美腳型特調,完全不怵。
正面打,硬碰硬。
當安踏把歐文一代球鞋擺進Foot Locker的Home Court專區,一上來就把首發價定在125美元的中高端專業籃球鞋價格區間的時候,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妥。
125美元?這不是應該的嗎?
中高端?難道我不是嗎?我都覺得自己很謙虛了老師。
當安踏把已經不是巔峯的FILA再度扶起,迪桑特從滑雪專業戶拓展到高爾夫果嶺標配的時候,已經沒人再敢小瞧安踏這兩個字了。
幹進千億俱樂部,本來就不只靠運氣。
靠死磕技術,死磕渠道,死磕供應鏈,也包括死磕本身。
用氮科技搶跑鞋服賽道,用開源策略改寫AI遊戲,用東方美學重構特效標準。
這三個故事沒那麼多轟轟烈烈,就只是一羣不信邪的人,把昨天的野路子走成今天的陽關道。
真正的較量,本來就是看誰能把自己的標準,變成全世界的參考答案。
要麼死磕,要麼死。
不怕死,才能活得漂亮。
就像沒有重生,哪來哪吒。
責任編輯:楊紅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